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干扰素相关发育调节蛋白1 (IFRD1)基因rs380721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53例胃癌患者为病例组,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提取全血DNA,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DNA后,对IFRD1基因rs3807213位点进行测序,分析3个基因型 (AA,AC,CC)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并研究其与胃癌风险及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内rs3807213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 (OR值为3.759,95%CI为1.521~9.294;P=0.003)。与对照组相比,胃癌患者具有更高频率的rs3807213位点CC基因型 (OR值为4.028,95%CI为1.513~10.720;P=0.004)。将病例组按病理分期进行分组分析,rs3807213位点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IFRD1基因rs3807213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胃癌发生有关,但与胃癌的病理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疼痛的原因和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2年5月42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线形视觉模拟标尺评分法(VAS)评估术后疼痛程度,分析疼痛原因并予以有效治疗。结果:42例中,术后患侧腰腹部轻度到中度疼痛可耐受者(VAS评分1~6分)34例(81%),经解痉、止痛等治疗后疼痛症状缓解;疼痛剧烈不能耐受者(VAS评分6~10分)8例(19%),采用杜冷丁或吗啡等肌注后缓解。伴血尿4例,发热3例;2例术后腹部平片示双J管位置下移,膀胱镜下调整双J管位置后疼痛症状缓解。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重度疼痛主要由术后留置的双“J”管、血块或碎结石刺激引起的输尿管痉挛所致;排石引起的肾绞痛发作,及时给予解痉止痛治疗大部分缓解。提高手术技巧,术中降低灌注压,能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63.
冠心病是一种环境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疾病。从基因方面对冠心病的发生进行阐明,将会使冠心病的预防、诊治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目前被认为是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因此,现从巨噬细胞抑制因子的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4.
【摘要】 目的 利用决策树、随机森林、梯度提升的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2年12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有381例;其中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44例,未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137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和影像学特征,包括前交通动脉瘤的高度、瘤颈宽度、是否有A1优势、动脉瘤是否规则、动脉瘤朝向。利用机器学习方法纳入上述特征建立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结果 对比破裂组与未破裂组年龄、动脉瘤高度、瘤颈宽度、动脉瘤不规则及A1优势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决策树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37(95% CI:0.637~0.837),准确率为73.15%;随机森林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675(95%CI:0.569~0.7806),准确率为68.52%;梯度提升模型ROC中曲线下面积为0.758(95%CI:0.6569~0.8587),准确率为77.78%。结论 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进行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预测。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比较单纯经颞钻孔引流和经颞联合经额钻孔引流的优缺点.方法 针对基底节区椭圆形(或肾形)脑出血,分别采用单纯经颞钻孔引流(单管组,28例)以及经颞联合经额钻孔引流(双管组,30例)血肿.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合并症及3个月后GOS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双管组手术时间(93.13±10.19)min,明显长于单管组的(57.29±11.06) min(t =-12.851,P=0.000);双管组拔管时间(2.78±0.78)d,明显早于单管组的(4.34±0.97) d(t=6.729,P=0.000);双管组肺部或颅内感染率13.3%,明显低于单管组的32.1%(x2=5.087,P=0.024).两组术后出血增多、消化道出血及3个月后GOS分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治疗基底节区椭圆形(或肾形)脑出血,双管置入引流法与单管法相比,虽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明显增加引流速率,缩短引流时间且降低感染发生率,有利于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和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评价双源CT双能量自动减影去骨去钙化技术在颈动脉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1月~2014年2月在本院就诊应用双源CT双能量颈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126例,分析全部患者颈动脉双源CT双能量自动去骨去钙化技术对颈动脉的显示,并评价图像质量.其中阳性结果患者中有27例患者接受了头颈部血管造影(DSA)检查,并以DSA图像为金标准对照,评价双源CT双能量自动减影去骨去钙化技术诊断颈动脉狭窄与DSA对照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126例患者颈动脉双能量自动去骨后,对颈总动脉(CCA)血管满意显示率为71.0%,颈内动脉颅外段(ICA-E)血管显示满意率为96.0%,颈内动脉颅内段(ICA-I)血管满意显示率为74.2%,ICA-E血管满意显示率最高,与CCA及ICA-I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血管总满意显示率为80.4%.27例阳性患者颈动脉双能量自动去骨后与DSA对照,狭窄吻合率一致性很高(P>0.05),尤其重度及闭塞吻合率达到95%以上.结论 双源CT双能量自动去骨去钙化技术在颈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是一种快速、有效、无创的检查新手段,获得的图像质量好,尤其在ICA-E段血管的显示几乎可以替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67.
1、情绪不宜激动。逢年过节,尤其看到远归探亲的儿孙们,老年人应克制感情,避免过度激动与兴奋。因过度兴奋,会刺激人体交感神经而引起心跳加快、血流加速,使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易使高血压和冠心病病人发生脑出血、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危险病症。2、饮食不宜过量。老年人胃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总结颈动脉破裂临床救治的经验及措施,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1994年至2010年共抢救的11例颈总动脉破裂的患者,11例患者均诊断为喉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放疗史,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分别行全喉切除,患侧根治性颈廓清术.术中1例于缝合皮肤时,动脉壁自发破裂,引起大出血.其余10例在术后4天~2周时,由于情绪激动或剧烈的体位变化引起局部大出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修补方法.结果 1例术后出现偏身活动障碍,经功能锻炼,出院时能自行下床活动.其余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偏瘫、昏迷及失语等并发症.1个月内均痊愈出院.经随访,8例患者于术后1~3年内出现对侧颈淋巴结转移或气管瘘口复发,患者未来就诊而死亡.其余3例患者现均存活,且能生活自理.结论 颈总动脉破裂的急救是一个综合过程,其中及早阻断颈总动脉血流和合理选择动脉修补方式,是抢救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9.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研究小肽促进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 α-Syn)(Α53T, S129Α)的正常折叠.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以α-Syn的疏水区域为基础,设计了4种小肽(Pn:P1~P4);构建融合蛋白α-Syn-GFP,使α-Syn基因位于GFP上游,各种小肽以双顺反子方式与α-Syn-GFP共同表达;以文献报道的有效促进α-Syn正常折叠的小肽Pc(MGGΑVVTGR)为对照,利用融合蛋白折叠在细菌中可视化技术研究小肽Pn影响α-Syn(Α53T, S129Α)的正常折叠的效果.结果:4种小肽均能更好地促进α-Syn(S129A)的正常折叠;和对照Pc相比,小肽P2(MRGGΑVVTGR)使α-Syn(A53T)正常折叠提高了10%,小肽P4(MRVGGΑVVR)使α-Syn(S129A)正常折叠提高了83%.结论:在大肠杆菌中,小肽可以不同程度的促进α-Syn(Α53T, S129Α)的正常折叠.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对提高多层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质量的临床价值及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对比剂:A组按照1.5 ml/kg体重计算;B组按照1.0 ml/kg体重计算,另注0.9%氯化钠溶液0.5 ml/kg体重(注射完对比剂后按照相同速率注入0.9%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结果 A组和B组重建门静脉赋分为优或良的百分比分别为53.3%和58.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5).结论 低剂量的对比剂(1.0 ml/kg)加0.9%氯化钠溶液冲洗与较大剂最对比剂(1.5ml/kg)可获得同等质量的重建图像.可作为手术前后评价肝脏门静脉血管情况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