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95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86篇
  1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imaging and pathologic findings of fibrolamella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L-HCC).Methods Clinical data from 2 patients with FL-HCC confirmed by operatio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There were 1 man and 1 woman,both of them were younger than 40 years.The man had hepatitis B,the woman did not have underlying hepatitis.The 2 patients had a normal hepatic function and α-fetoprotein level.Under dynamic contrast material-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hepatic arterial phase CT images demonstrated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 of the tumor.Calcification was depicted in the CT images of 1 patients.Both of them underwent a successful operation.After 8 months of follow-up,1 patient had recurrence.And the other patient had no evidence of recurrence during 16 months follow-up time.Conclusion FL-HCC is a rare liver tumor that has distinct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comparing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Most of FL-HCC occurs in young patients with normal level of α-fetoprotein and no history of hepatitis.Tumors may have calcification and become predominantly on hepatic arterial phase CT images.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FL-HCC is surgical resection and prognosis is good.  相似文献   
62.
2004-2005年中国居民脑血管病死亡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2004-2005年我国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人口资料和脑血管病死亡的资料均来自2004-2005年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覆盖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个疾病监测点,共凋查了142 660 482人年.根据调查收集的人口资料和死亡个案数据计算年龄别、性别、疾病别粗死亡率.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标化死亡率的计算采用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将每5岁作为1个年龄组进行标化.结果 2004-2005年调查地区脑血管病死亡个案共计有194 932例,其中男性108 414例,女性86 518例;城市63 397例,农村131 535例.脑血管病粗死亡率为136.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0.1/10万.男性居民脑血管病粗死亡率为148.6/10万,女性为124.1/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44.2/10万和98.2/10万.城市居民脑血管病粗死亡率为132.4/10万,农村为138.8/10万;标化率分别为107.3/10万和127.6/10万.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血管病的粗死亡率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35~岁人群为10.6/10万(1352/12 712 639),55~岁人群为177.6/10万(10 599/5 967 274),85岁以上组最高,为4051.4/10万(25 430/627 688).其中脑内出血死亡占比重最大,为98 324例,占脑血管病死亡的50.4%;脑梗死其次,为48 305例,占24.8%.脑卒中、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未分型卒中死亡个案分别为167 147、105 766、48 305、13 076例,粗死亡率为分别为117.2/10万、74.7/10万、33.9/10万和11.3/10万.我国居民因脑血管病死亡造成的YPLL为535.5人年/10万.结论 2004-2005年我国男性脑血管病死亡率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脑血管病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快速升高的趋势;脑内出血是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对比研究自适应调强放疗(adaptive radiation therapy,ART)或单程调强放疗两种不同体外放疗模式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剂量学改变及初步临床疗效与毒性反应,探索局部晚期宫颈癌外照射合理模式。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间112例行根治性放化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IIB~IVA期)病例,根据患者外照射模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单程放疗组,共62例患者,外照射全程未更改放疗计划;B组:自适应放疗组,共50例患者,按首程放疗计划(plan1)照射完成15次(27~30Gy)后重新制定放疗计划(plan2)并且按新计划完成后续治疗。两组患者外照射结束后均接受高剂量率腔内近距离后装治疗。放疗期间两组患者均行顺铂单药同步化疗。比较B组两程计划肿瘤体积和危及器官剂量学改变,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价比较患者急慢性毒性反应发生情况及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B组中plan2与plan1相比,肿瘤平均体积从(107.67±32.02)cm3,退缩到(63.21±25.78)cm3,平均缩小(41.12±13.02)cm3,平均退缩率为(35.48±5.16)%,P<0.05。直肠平均剂量[Dmean (34.18±0.99)Gy vs.( 37.09±0.74 )Gy,P=0.011]、最大剂量[Dmax (50.15±0.69) Gy vs (52.05±0.77) Gy,P=0.003]、1cm3体积受照剂量[(D1cc 48.21±2.02 )Gy vs (49.90±4.19 )Gy,P=0.045];膀胱平均剂量[Dmean(34.46±0.50)Gy vs (35.36±0.54) Gy,P=0.023]、最大剂量[Dmax(52.53±1.19) Gy vs (54.88±0.89) Gy,P=0.028]、1cm3体积受照剂量[D 1cc(50.60±3.28) Gy vs (52.61±4.64) Gy,P=0.021],以上剂量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急性腹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39% vs. 30%,P=0.046),其它急性及慢性毒性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7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90.9%和95.2%(P>0.05),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4%和93.3%(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外照射过程中肿瘤体积可显著性缩小,采用 ART技术与单程放疗相比3年OS和PFS无明显差异,但ART技术可以降低直肠、膀胱的受照剂量,降低患者治疗期间急性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4.
内质网是真核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Ca~(2+)稳态调节及脂类合成的重要场所。当环境、遗传因素影响内质网正常功能,使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大量蓄积时,诱导内质网应激(ERS),进而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PR)。UPR为细胞自身内质网稳态调节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而持续过强的UPR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已有研究表明,T2DM中胰岛素分泌缺陷与β细胞凋亡致数量减少密切相关。本文回顾近年相关研究,对人胰岛淀粉样多肽(hIAPP)、糖脂细胞毒性、代谢性炎症、自噬障碍介导ERS反应,最终导致β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和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老年高血压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于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50例,根据是否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分为ACS组与非ACS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心功能、糖尿病、血压及血脂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高血压冠心病合并ACS组患者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Ⅲ~Ⅳ级、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CS组中的患者,而HDL–C则显著低于非ACS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10分组患者的TC、TG、LDL–C、Hcy和hs–CRP水平高于Gensini积分10分组,而HDL–C则显著低于Gensini积分10分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YHA分级、血压、血脂、Hcy和hs–CRP水平越高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更大,且血脂、Hcy和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6.
赵炎军  王建平  吴凡  谢瑞  周定荣 《中草药》2018,49(18):4269-4276
目的制备黄芩苷-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EG-PLGA)载药纳米胶束,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及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黄芩苷PEG-PLGA纳米胶束的制备工艺,优化的黄芩苷PEG-PLGA纳米胶束再进行粒径、Zeta电位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检测表征,采用体外释放实验、组织分布实验对该载药系统进行评价。结果黄芩苷PEG-PLGA纳米胶束优选的制备工艺条件为黄芩苷-PEG-PLGA的质量比为1∶10,旋转蒸发仪转动速率为80 r/min,水化温度为40℃,优化的黄芩苷PEG-PLGA纳米胶束粒径为(18.5±0.5)nm,Zeta电位为(-10.9±0.7)mV,载药量为(7.9±0.3)%,包封率为(86.2±2.5)%。采用芘测定法检测PEG-PLGA纳米胶束的临界胶束质量浓度为3.8μg/mL,TEM检测发现黄芩苷PEG-PLGA纳米胶束呈现粒径均一的圆球型;体外释放实验表明,黄芩苷PEG-PLGA纳米胶束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组织分布实验表明黄芩苷PEG-PLGA纳米胶束在正常大鼠脏器中分布大小顺序为肝脾心肾肺脑,而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脏器分布大小顺序为肝心脾肾肺脑,与正常大鼠比较,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脏中药物浓度在各时间段都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在120 min时最高药物质量浓度可达(2 897±135)ng/mL,显著高于正常大鼠中心脏的最高药物浓度(2 411±89)ng/mL,该结果表明,黄芩苷PEG-PLGA纳米胶束在急性心肌缺血区域具有良好的靶向性。结论黄芩苷PEG-PLGA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载药性能,体外释药缓慢,且可以将药物蓄积于缺血心肌部位,具有良好的心脏靶向性。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利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探讨新安“王氏内科”代表医家治疗咳嗽的药-症规律。方法:收集新安“王氏内科”代表医家治疗咳嗽效验医案共234案,利用Excel 2016建立药物、症状数据库,进行频数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药物频数分析得出治疗咳嗽前四位药物分别是苦杏仁、款冬花、紫菀、茯苓,重在化痰止咳,健脾利水;根据四诊信息频数统计结果可归纳为痰相关、热相关、风相关、郁相关;药物关联规则提取出“王氏内科”医家治疗咳嗽常用药对为苦杏仁→射干、款冬花→百部等;药物与四诊关联规则结果显示脉濡弦与五味子、葶苈子、佛耳草→紫菀等关联度较高;咳声重浊与鹅管石、远志→鹅管石、半夏→化橘红关联度较高;痰鸣与佛耳草、葶苈子、干姜→佛耳草等关联度较高;咳声重浊与舌白苔腻与半夏→化橘红关联度较高。药物与四诊关联规则结果显示脉濡弦与五味子、葶苈子、佛耳草+紫菀三者关联度较高;咳声重浊与鹅管石、远志+鹅管石、半夏+化橘红三者关联度较高;痰鸣与佛耳草、葶苈子、干姜+佛耳草三者关联度较高;咳声重浊与舌白苔腻与半夏+化橘红二者关联度较高。结论:“王氏内科”代表医家临证治疗咳嗽特点鲜明,将辨证与辨症相结合,以化痰为要,重视肺气的宣降,重视培护脾胃,培土生金。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通过比较自动IMRT计划与人工IMR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探讨自动计划在宫颈癌术后IMRT计划设计中的可行性。 方法:使用飞利浦Pinnacle3 9.10计划系统的自动IMRT和人工IMRT方法分别对25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计划设计,比较2种计划得到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机器跳数、调试次数及计划设计时间。结果:自动和人工IMRT计划靶区的Dmean、D95、CI及HI等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自动IMRT计划得到的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均优于人工IMRT计划,其中膀胱V40减少2.5%(P<0.05),直肠V40减少0.9%(P<0.05),骨V35减少2.8%(P<0.05),小肠V30减少4.2%(P<0.05),左侧股骨头V30减少5.2%(P<0.05)以及右侧股骨头V30减少5.5%(P<0.05);并且自动计划明显减少了计划调试次数,将人工IMRT计划的平均调试次数由3次减少到平均2次,计划设计时间由人工IMRT的69.5 min减少到42.7 min;但自动计划的平均跳数(1 042 MU)高于人工计划(931 MU)。结论:基于Pinnacle3的自动IMRT计划质量可以达到人工IMRT计划水平的同时,明显提高了计划设计效率,在宫颈癌术后的IMRT计划设计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0.
背景 中重度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面对着照顾患者及家庭自身的多重压力,尤其是在以成年子女为主要照顾者的家庭中。家庭对压力的适应程度决定了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确定我国以成年子女为主要照顾者的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适应的影响因素,进而促进家庭适应尤为重要。目的 确定以成年子女为主要照顾者的中重度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适应的影响因素、影响路径及影响效果。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便利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记忆专科门诊、首都医科大学安定医院老年精神科门诊及记忆专科门诊就诊或开药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家庭。基于McCubbin的家庭调整与适应的抗逆力模型(简称家庭抗逆力模型),采用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情况调查问卷对患者及其家庭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调查;采用修订版记忆行为问题量表等对家庭抗逆力模型中的12个影响因素进行测量;采用家庭适应量表对家庭适应进行测量。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筛选、影响因素路径及影响效果分析。结果 共有223个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参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03份,有效回收率为91.03%。根据验证并修订后的模型,“家庭抗逆力模型”中的12个因素(压力源、家庭架构、家庭世界观、家庭范式、家庭赋予情境的意义、家庭情境评估、家庭资源、家庭支持、亲属支持、社区支持、社会支持、解决问题与应对)对家庭适应的直接与间接路径回归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适应的影响因素。其中内层支持系统(由家庭支持和亲属支持组成)、家庭情境评估、家庭资源为直接影响因素,其余因素为间接影响因素。各影响因素对于家庭适应的影响总效应绝对值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及总效应值依次为:内层支持系统(0.673)、压力源(-0.427)、外层支持系统(0.326)、家庭资源(0.305)、认知系统(0.067)、家庭情境评估(0.045)、解决问题与应对(0.035)。结论 基于McCubbin的家庭抗逆力模型,家庭支持、亲属支持等因素均对家庭适应起到了影响作用。其中家庭支持、亲属支持形成的内层支持系统对家庭适应的影响作用最强且直接,提示未来通过促进中重度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的家庭支持和亲属支持来促进家庭适应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