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脑安胶囊的不同制剂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工艺制剂的脑安胶囊(新型及传统型)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新型脑安胶囊低剂量组(40 mg•kg 1)和高剂量组(80 mg•kg 1),传统型脑安胶囊低剂量组(40 mg•kg 1)和高剂量组(80 mg•kg 1),阿司匹林组(300 mg•kg 1);实验药物经口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3 d后取血测定血小板的聚集率.结果:新型脑安胶囊高剂量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超过传统型脑安胶囊高剂量(P< 0.01),两种脑安胶囊高剂量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均超过阿司匹林(P< 0.01和P< 0.05).结论:新型脑安胶囊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传统型脑安胶囊.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在缺血小鼠肝脏再灌注早期浸润表达的情况。[方法]雄性C57/B6J小鼠在行肝脏部分缺血后,于再灌注15min,30min,1h,2h,4h分别处死收集肝脏标本,每个时间点7只,假手术组在相同时间点处死,每个时间点5只。用HE染色观察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检测CD4+,CD8+T细胞表达。[结果]中性粒细胞在再灌注2h时才出现明显浸润,而CD4+T细胞在再灌注30min就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同时CD4+T细胞的浸润于再灌注1h到2h达到高峰。在再灌注早期各时间点,CD8+T淋巴细胞在缺血区域未发现明显浸润(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结论]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早期,CD4+T淋巴细胞先于中性粒细胞进入缺血区域,并可能对中性粒细胞浸润产生调节作用。CD8+T淋巴细胞在此过程中,未起到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了解CD4+CD25+FOXP3+T调节性T细胞在肝癌病人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8例肝癌病人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并与26例l临床对照者和24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肝癌病人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比(4.25%±3.98%)明显高于临床对照组(1.34%±1.14%)及健康对照组(1.29%±0.95%)(P<0.01),而两个对照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CD25+FOXP3+T细胞在肝癌病人外周血所占CD4+T细胞比率(2.94%±0.91%)也较临床对照组(0.76%±0.34%)及健康对照组(0.81%±0.29%)显著升高(P<0.001),且升高幅度强于CD4+CD25+T细胞水平,两个对照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D4+CD25+FOXP3+T细胞是更为准确的调节性T细胞,其在肝癌病人外周血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检测CD4+CD25+FOXP3+T水平对肝癌的预防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血及外周静脉血中内皮素-1(Endothelin,ET-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fide,CGRP)与腹水及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检测7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血及外周静脉血中ET-1及CGPR的浓度。7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有腹水42例,无腹水36例;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级35例,B级26例,C级17例。对照组20例。结果: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无腹水组门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中ET-1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腹水组门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中ET-1浓度与无腹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腹水组,门静脉血ET-1浓度与外周静脉血ET-1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腹水组门静脉血及外周静脉血中CGRP浓度与无腹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级肝功能组门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中ET-1、CGRP浓度与A级肝功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级肝功能组门静脉血中ET-1浓度与外周静脉血中ET-1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级肝功能门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中CGRP浓度与B级肝功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状态与门静脉血及外周静脉血中ET-1浓度均呈显著负相关(rs=-0.783,P<0.05;rs=-0.695,P<0.05);与门静脉血及外周静脉血中CGRP浓度也呈显著负相关(rs=-0.642,P<0.01;rs=-0.671,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血及外周静脉血中ET-1和CGRP升高与腹水形成有关,肝功能状态与门静脉血及外周静脉血中ET-1和CGRP具有相关性,血浆中ET-1、CGRP浓度可以作为反映患者肝功能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在胆管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胆管癌细胞QBC939、RBE和HCCC-9810,应用Western blot检测GRP78的表达,用CCK-8比色法和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GRP78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胆管癌细胞中GRP78呈高表达,且GRP78的高表达不依赖于内质网应激.干扰GRP78表达显著抑制胆管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5).结论:GRP78对胆管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起重要促进作用,GRP78在胆管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靶点价值.  相似文献   
66.
肝血管瘤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凯  张梦瑜  冯春红  李波 《四川医学》2010,31(7):898-900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手术方式。方法本组70例,其中45例行包膜外剥脱术,25例行肝叶切除或不规则肝部分切除。切肝时采用入肝血流阻断。结果 70例中48例出血量在400~500ml以下,其中25例出血量非常少而未输血,15例出血量400~500ml,7例出血量〉500ml;45例行包膜外剥脱术者出血量均在400~500ml以下,且术后肝功恢复较肝叶切除或不规则肝部分切除者为好。所有病理检查均为海绵状血管瘤。结论肝血管瘤包膜外剥脱术肝损伤轻,出血少,患者恢复快,近、远期疗效好;如肝血管瘤存在包膜则包膜外剥脱术可考虑为手术治疗肝血管瘤的首选术式。切肝时采用入肝血流阻断,肝内解剖清晰,出血量少,可施行一系列高难度肝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c-Myc信号调控对胆管癌(CCA)细胞接触抑制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正常胆管上皮细胞HIBEC和CCA细胞QBC939与RBE,分析高低密度培养对3种细胞增殖的影响。在采用c-Myc抑制剂10058-F4(F4)抑制c-Myc活性或siRNA干扰c-Myc表达的基础上,利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印迹分析c-Myc对QBC939和RBE细胞接触抑制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人正常胆管上皮细胞HIBEC在高密度培养时发生接触抑制,而CCA细胞QBC939与RBE在高密度培养时依然维持高增殖能力。c-Myc在接触抑制的HIBEC细胞表达下调,但在高密度培养的CCA细胞QBC939与RBE中维持高表达,抑制c-Myc可使CCA细胞恢复接触抑制。抑制c-Myc和干扰c-Myc表达能够抑制高密度培养时QBC939与RBE细胞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活性,而抑制m TOR能够重建QBC939与RBE细胞的接触抑制。c-Myc在高密度QBC939与RBE细胞中的异常高表达受控于YAP信号通路。结论 YAP/c-Myc通过调控m TOR促进CCA细胞抵抗接触抑制。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时是否发生肝细胞凋亡,胆道感染时间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及胆道感染时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为胆道感染性疾病提供基础病理认识。方法选用日本大耳白兔65只,随机分成对照组5只,实验组60只。实验组胆总管注入1mL浓度为1×106的埃希氏大肠杆菌,制成急性胆道感染动物模型。实验组动物于注入大肠杆菌后6、12、24、48、72和96h处死。对照组动物胆总管内注入1mL生理盐水。取各组动物组织,甲醛液固定后制成蜡块。每组肝组织切片作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每组肝组织切片行TUNEL试验,检测调亡肝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试验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可观察到极少量凋亡细胞。实验组早期(6 ̄12h)即可发现较多凋亡肝细胞,中期(24 ̄48h)可发现大量凋亡肝细胞,晚期(72 ̄96h)凋亡肝细胞持续增多。凋亡指数在各时相段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bcl-2,Bax表达检测结果:bcl-2在对照组和实验组早期有少量表达,在实验组中、晚期表达不明显,bcl-2的阳性率在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Bax的阳性率在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6h组与12h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6h组分别与48、72、96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2h组与24h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2h组分别与48、72、96h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4h组与48、72、96h组间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胆道感染时,不同时相段肝细胞均出现凋亡。细胞凋亡的出现早于细胞坏死,且随着胆道感染时间延长,肝细胞凋亡指数不断增加。表明细胞死亡早期以凋亡为主,凋亡的发生贯穿整个病理过程。胆道感染时,诱导凋亡基因Bax表达增强,抑制凋亡基因Bcl-2表达减弱,表明基因调控机制在胆道感染时诱发肝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