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11篇
  免费   733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009篇
基础医学   384篇
临床医学   4590篇
内科学   317篇
皮肤病学   92篇
神经病学   131篇
特种医学   3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25篇
综合类   11088篇
预防医学   440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5592篇
  66篇
中国医学   431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88篇
  2022年   468篇
  2021年   766篇
  2020年   848篇
  2019年   1007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923篇
  2016年   909篇
  2015年   1073篇
  2014年   2275篇
  2013年   2200篇
  2012年   2303篇
  2011年   2566篇
  2010年   2346篇
  2009年   2048篇
  2008年   1803篇
  2007年   1530篇
  2006年   1291篇
  2005年   1293篇
  2004年   1095篇
  2003年   1045篇
  2002年   874篇
  2001年   718篇
  2000年   543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352篇
  1997年   309篇
  1996年   237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61.
目的分析限制性输液对产后出血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东莞三局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91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1月—2018年3月,按随机分组方式将91例产后出血患者分成两组,常规组(45例)实施常规输液,治疗组(46例)实施限制性输液,对比两组的疗效、疾病经济负担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对比的出血量、住院费、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后出血患者实施限制性输液的疗效显著,能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2.
63.
<正>盆底功能障碍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盆底脏器脱垂,其症状主要包含子宫脱垂、阴道前壁或后壁膨出及压力性尿失禁等,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尿失禁、生殖道瘘、尿潴留及便秘等~([1])。产妇在分娩及妊娠过程中泌尿生殖系统及盆底肌肉会发生生理变化,通常分娩后6~8周时方能恢复,但分娩造成的损伤、产妇年龄较大、多产及生产方式等因素使其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改善产后女性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的效果,同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于山西省某院分娩并复查的女性3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235),观察组(n=117)。训练组患者分2个阶段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每个阶段治疗时间为2周,每周进行2次治疗,治疗次数共8次。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指导,不予特殊干预,自然恢复。于产后42d、产后6个月时对2组患者进行盆底电生理检测、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调查、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调查,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女性早期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结果产后42d,2组患者I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阴道最大动态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训练组患者I类肌纤维的肌力及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的肌力、阴道最大动态压力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2组患者Ⅱ类肌纤维的疲劳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中,2组患者各题选择有影响的人数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中,训练组患者各题选择有影响的人数比例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2组患者有性生活人数均较少,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训练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可改善患者盆底肌肌力及盆底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索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紧急应对措施和护理方法,评估出血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产房足月顺产的产后出血35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后出血原因,总结助产士紧急应对控制出血的方法策略。结果 35例患者在经过抢救、护理后均成功止血,无死亡病例,存活率100%。产后并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产后恢复良好,母乳喂养情况良好,平均住院时间为(3.5±1.7)天。随访半年以上,无席汉氏综合征发生。结论助产士要了解患者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出血多时,按流程紧急应对,能良好的控制住出血,保障产妇安全。  相似文献   
67.
目的获得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电生理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该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共计1600例,在产后6周登记产妇的一般情况,行盆底肌电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6周时盆底肌Ⅰ类肌肌电值90%降低,Ⅱ类肌肌电值81.5%降低;分娩年龄对盆底肌电值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次、胎儿体质量、体质指数(BMI)对产后盆底肌肌电值影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6周时盆底肌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盆底肌的收缩力普遍降低,多产、胎儿体质量大、BMI异常均是产后盆底肌受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水囊压迫联合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48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水囊压迫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水囊压迫联合欣母沛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检测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如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 27%,再次出血率为5. 4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 54%,再次出血率为1. 3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水囊放置时间、治疗后2 h内出血量、子宫切除患者例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而治疗后24 h内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及HR指标有明显恢复,而观察组患者的SBP和DBP明显低于对照组,HR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有恶心呕吐、面色潮红、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水囊压迫联合欣母沛治疗对患者产后出血止血效果好,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好,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膀胱颈移动度的变化对孕产妇妊娠晚期及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经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临床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124例孕产妇选择为临床研究病例,均进行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不同分为两组。非压力性尿失禁组73例,压力性尿失禁组51例,分别于孕周34周、36周、38周以及产后6周测量膀胱颈移动度,观察并评价不同孕周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并比较两组膀胱颈移动度水平差异。结果于孕34周、36周、38周以及产后6周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分别为12. 90%、23. 39%、43. 55%及5. 65%,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压力性尿失禁组女性膀胱颈移动度的测量值在孕周为34周、36周、38周以及产后6周分别为(3. 78±1. 34) mm、(4. 62±1. 24) mm、(6. 96±1. 22) mm及(2. 23±1. 92) mm明显大于非压力性尿失禁组女性在孕34周、36周、38周以及产后6周的膀胱颈移动度的测量值(2. 42±1. 33) mm、(3. 83±1. 12) mm、(6. 02±1. 76) mm及(1. 28±0. 5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孕产妇妊娠晚期及产后膀胱颈移动度的变化水平与压力性尿失禁疾病的表达相关,随着孕周的增加,膀胱颈移动度逐渐增大,且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也增高,膀胱颈移动度的变化水平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孕妇产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抗感染治疗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7年10月的38例产后感染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感染部位、感染相关样本检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38例产后感染产妇,以剖宫产产妇、初产产妇居多,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孕妇比例分别为31.58%和26.32%,有23.68%的孕妇于产前出现胎膜早破;孕妇产后感染部位以生殖道或子宫感染为主,占42.11%。38例感染产妇共检出4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24株占52.17%,革兰阳性菌20株占43.48%,真菌2株占4.35%,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B型链球菌为主要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的耐药率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低,未检出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的菌株。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四环素、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替加环素、莫西沙星的耐药率较低,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结论孕妇产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均具有一定的特征,临床医师应对病原菌的变迁给予密切的监控,根据其耐药性特点选用敏感性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