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118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目的探讨口袋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3例早期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通过口袋法ESD术治疗,记录临床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切下的23例病变最长径1.8~4.5 cm;手术时间为25.0~140.0 min;无术中明显出血及迟发性出血病例;无术中和迟发性穿孔病例;整块切除率为100.0%;术后病理显示,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4例,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例,腺瘤伴黏膜内癌2例,水平及垂直切缘均阴性,完全切除率95.7%(22/23),而1例术后病理示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癌变伴黏膜下浸润,垂直切缘阳性,追加外科手术;随访时所有患者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治愈性切除率为95.7%。结论口袋法ESD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582.
目的 探讨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制定的急性肾损伤(AKI)诊断标准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对心脏术后AKI的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9年4月至8月期间在本院行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KIN标准对心脏术后患者进行AKI诊断和分期;根据患者术后第1个24 h内的生理指标最差值进行APACHEⅡ和SOFA评分,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3项评估系统的分辨力和校准力。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它们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993例患者中309例术后出现AKI,发病率为31.1%。患者AKI诊断日和首次达AKIN 最高分期日距手术的中位间隔时间分别为1 d和2 d。AKIN 1、2、3期患者的APACHEⅡ及SOFA评分均高于非AKI患者(P < 0.01),且分值与AKIN分期呈正相关(APACHEⅡ r = 0.37,P < 0.01;SOFA r = 0.42,P < 0.01)。病死率亦随AKIN分期升高而升高。非AKI组、AKIN 1期患者根据APACHEⅡ分值计算所得的校正预计病死率(PDR-A)明显高于实际病死率(P < 0.01),而AKIN 3期PDR-A则低于实际病死率(P < 0.01)。APACHE Ⅱ、SOFA评分及AKIN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8,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模型拟合较好。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19(OR = 4.26)和AKIN 3期(OR = 76.15)是心脏术后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结论 AKIN标准能在心脏术后早期对患者进行AKI诊断和分期,且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预后评估的作用。APACHEⅡ和SOFA在术后第1个24 h内的评分能较好区分病情的严重程度。3者作为预测模型均显示了对于整体预后较好的分辨力和校准力,且APACHEⅡ≥19和AKIN 3期是心脏术后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需注意APACHEⅡ计算所得的PDR-A与AKIN不同分期组实际病死率相比存在偏差,动态评分可能有助于提高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583.
阿司匹林能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阿司匹林对血液透析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预防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纳入采用自身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进行透析≥3个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并进一步根据年龄分为≤60岁和>60岁亚组。干预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 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的微炎性反应和凝血指标、内瘘栓塞率以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 结果 干预组年龄≤60岁的患者服药6个月后,血小板聚集率(PAR)和 hsCRP 水平分别为(68.14±8.45)%和(4.79±4.81) mg/L,较服药前(82.37±9.12)%和(6.94±10.26) mg/L显著下降(均P < 0.05),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AR(74.7±11.50)%和hsCRP(5.12±9.25) mg/L(均P < 0.05)。研究过程中干预组和对照组各发生2例内瘘栓塞,内瘘栓塞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676)。干预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比7.2%,P = 0.052),两组间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比0,P = 0.495)。 结论 使用阿司匹林100 mg/d 6个月,可以显著降低年龄≤60岁的血液透析患者的PAR及hsCRP水平,改善微炎性反应状态,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但是对动静脉内瘘栓塞的预防作用还有待于更长时间、更大样本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84.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浆五聚素3(PTX3)水平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 方法 选取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3个月以上的患者为对象,以体检健康人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血浆PTX3。用Spearma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PTX3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PTX3与CVD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TX3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CVD的相关性。 结果 共98例MHD患者入选,其血浆PTX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87(1.34~2.50) μg/L比1.11(0.86~1.51) μg/L,P < 0.01];单次血液透析后血浆PTX3水平显著高于透析前[2.18(1.80~3.14) μg/L比1.87(1.34~2.50) μg/L,P < 0.01]。并发CVD患者血浆PTX3水平显著高于非CVD患者[2.18(1.48~2.74) μg/L比1.76(1.25~2.26) μg/L,P < 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X3水平升高对并发CVD的优势比为3.15 [95%CI(1.17~8.50),P < 0.05]。针对CVD的ROC曲线分析显示,当hsCRP>3 mg/L时,PTX3的曲线下面积为0.655±0.083(P < 0.05);而hsCRP的曲线下面积为0.562±0.083(P > 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PTX3与体质量指数(ρ = -0.248,P < 0.05)、前白蛋白(ρ = -0.218,P < 0.05)、总胆固醇(ρ = -0.265,P < 0.01)、三酰甘油(ρ = -0.246, P < 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ρ = -0.254,P < 0.05)、血红蛋白(ρ = -0.212,P < 0.05)呈负相关;与每周红细胞生成素剂量(ρ = 0.184,P < 0.01)、肌钙蛋白T(ρ = 0.287,P < 0.01)、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ρ = 0.294,P < 0.05)呈正相关。 结论 MHD患者血浆PTX3水平显著升高。血液透析过程可诱发PTX3升高。血浆PTX3与MHD患者CVD独立相关,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CVD危险因素标志物。  相似文献   
585.
[目的]探讨老年同侧股骨颈并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3月随访34例同侧股骨颈并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其中,男10例,女24例;年龄69~87岁,平均78.6岁。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6例、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7例、PFNA(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内固定术7例,DHS(dynamic hip screw)内固定术14例,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随访6~25个月,平均16.3个月。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无假体松动等并发症;PFNA内固定组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物松动、骨折再移位,1例患者发生骨不连,均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DHS内固定组2例患者出现髋关节外翻愈合伴退钉,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余内固定组患者无钢板断裂、松动、断钉现象,骨折均于术后12~30周愈合,平均18.5周。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11例,良17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2.4%。[结论]对于老年同侧股骨颈并粗隆间骨折病人,应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86.
温州市三级医院伦理委员会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病人、医务人员、伦理委员会委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温州市三级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知情况和运行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病人和医务人员对医院伦理委员会认知度低;培训机构、教育和交流、监督机制等方面有待加强。提出以下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宣传效果,进行对内和对外双重宣传;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培训和交流;建立医院伦理委员会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587.
沈波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1,(3):259-259,262
手足口病于1981年在我国被发现,之后在全国多个省区发生暴发流行,2009年我国政府将手足口病列为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为分析本市人群中手足口病发病水平和流行特点,并为今后制定手足口病防治规划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本  相似文献   
588.
消癌解毒方体内抑瘤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消癌解毒方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对荷瘤小鼠(H22肿瘤细胞株)用消癌解毒方煎剂剂量灌胃,观察光镜及电镜下肿瘤组织、细胞的形态,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含量。结果:消癌解毒方中剂量组凋亡细胞数量最大,并且所有消癌解毒方组中凋亡细胞除出现凋亡细胞一般的形态学改变,胞浆中可见大量吞饮空泡;消癌解毒方低剂量组外周血MMP-2水平显著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癌解毒方对肿瘤抑制作用可能与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MMP-2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89.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和营养不良的关系. 方法:选取治疗3月以上的MHD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受试者血清NT-proBNP.用Spearma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NT-proBNP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NT-proBNP、肌钙蛋白T(cTnT)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左心室肥大的相关性. 结果:130例MHD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皆显著高于正常参考值.合并心血管疾病(CVD)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CVD患者[4 649(2 920 ~ 14 069) pg/ml vs3 006(1 457~7 478) pg/ml,P=0.00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与年龄(ρ =0.195,P=0.026)、收缩压(ρ =0.306,P=0.001)、hsCRP(ρ=0.228,P=0.009)、cTnT(ρ=0.448,P<0.00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ρ =0.244,P=0.021)及左心室质量指数(ρ =0.537,P<0.001)呈正相关,与体质量指数(ρ=-0.153,P=0.031)、血清前白蛋白(ρ=-0.304,P<0.001)、三酰甘油(ρ=-0.246,P=0.014)、总胆固醇(ρ=-0.265,P=0.00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ρ=-0.254,P=0.012)及左心室射血分数(ρ=-0.194,P =0.040)呈负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TnT(β =0.463,P=0.001)、左心室质量指数(β=0.324,P =0.003)及收缩压(β=0.208,P=0.008)与血清NT-proBNP水平独立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肥大的相关性高于cTnT及hsCRP. 结论:MHD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NT-proBNP水平与患者伴发CVD及营养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590.
  目的 观察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住院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术前一般情况、手术类型、围手术期情况及预后等。结果 共纳入4007例心脏手术患者,死亡77例(1.9%),术后发生AKI 1250例,发病率为31.2%,接受肾脏替代治疗(RRT)者104例,RRT治疗率2.6%;AKI组院内病死率显著高于非AKI组(5.4%比0.3%,P<0.01);AKI后接受RRT(AKI-RRT)患者院内病死率36.5% (38/104)。心脏移植术后AKI发病率最高(73.0%)、院内病死率最高(18.9%),其次为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联合瓣膜手术(AKI发病率57.8%、院内病死率6.1%)、主动脉瘤手术(AKI发病率52.1%、院内病死率5.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BMI、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术前血肌酐>106.0 μmol/L、术中心肺旁路时间、术中低血压、主动脉瘤手术为心脏手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血肌酐>106.0μmol/L、术中低血压是影响AKI后肾功能完全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尿量恢复是肾功能完全恢复的有利因素。结论 心脏手术后AKI发病率高、预后较差,其发病与围手术期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心脏移植术、冠脉旁路移植术联合瓣膜手术及主动脉瘤手术为术后AKI发病的高危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