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51.
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骨关节病的最佳手段,能很好的缓解疼痛症状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假体使用寿命的延长,相关术后并发症逐渐增加,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检查。本文就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像表现及评价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骨关节系统疾病表现为高温红外热图的分型及对冷热治疗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325例骨关节系统疾病患者表现为高温的红外热图资料进行分析,主要观察热图的色阶梯度及边界清晰度,对其进行分类。结合临床,针对不同的热型选择冷或热疗,疗程结束后,依据患者症状与体征改善程度确定高温红外热图分型的存在,以及其对冷热治疗选择的指导价值。结果:325例患者表现为高温充血型72例,病灶区主体为均匀红色,周围依次为黄色、黄色与绿色过渡带,过渡带之间存在交叉,平均温度(33.43±0.45)℃;高温淤血型127例,病灶区主体为红色,边界相对清晰,周围无明显的色阶混杂存在,平均温度为(33.41±0.35)℃;高温混合型126例,病灶主体为红色,但其内存在浅黄色区,两者边界清或不清,平均温度(33.38±0.32)℃,三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2例充血型先冷疗、后热疗,127例淤血型热疗,126例混合型冷热交替治疗。疗程结束后,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治疗中间无疼痛出现,有效率100%。结论:高温红外热成像图可分为充血型、混合型、淤血型3类。此分型可为临床冷热治疗的选择提供客观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 观察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骨坏死分期标准,选取Ⅰ、Ⅱ期股骨头坏死32例(39髋),治疗组18例(24髋),对照组14例(15髋).治疗组经过自体骨髓干细胞采集、分离、髓芯减压后,骨髓干细胞和松质骨混合植入;对照组行髓芯减压松质骨植入.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18个月的随访,行Harris评分和影像学检查.(1)髋关节Harris评分:治疗组由(55.90±9.71)分升至(81.86±7.95)分,优良率为87.5%;而对照组由(56.69±8.32)分升至(68.14±8.65)分,优良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髋关节影像学检查:治疗组仅1例(1髋)发展为Ⅲ期塌陷,而对照组2例(2髋)发展为Ⅲ期塌陷;MRI测得坏死面积百分比,治疗组由31.88%±7.59%降至13.20%±9.56%,而对照组由32.64%±6.32%降至21.18%±8.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还需要大样本临床试验及长期随访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5.
为研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及合并症的特点,给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对经手术、关节镜或临床证实的26例共32个损伤的半月板与15例正常的膝关节半月板进行回顾性MRI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正常膝关节半月板在T1WI和T2WI上均呈三角形低信号。32个损伤的半月板,其中内侧损伤15个,外侧损伤11个,两侧半月板同时损伤3例6个,将32个损伤的半月板按Stoller的四级分法分类,其中Ⅰ级6个,Ⅱ级12个,Ⅲ级14个。18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合并半月板囊肿6例,内例副韧带损伤10例,外侧副韧带损伤9例,前交叉韧带损伤7例,后交叉韧带损伤6例,骨挫伤8例,骨折5例,关节囊积液11例,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内瘀血6例。说明MRI能够清晰显示膝关节半月板的解剖结构,能准确诊断半月板的损伤并进行分级,还能发现多种并发症,是膝关节外伤及半月板损伤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6.
探讨脊柱肿瘤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的安全性、疗效评价标准及临床价值.对术前采用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后病理证实的12例资料完整的椎体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eldinger技术,将导管超选择性地插入所需栓塞的肿瘤动脉,以明胶海绵颗粒为栓塞材料进行选择性动脉栓塞.结果显示栓塞后肿瘤供血动脉大部分阻断,肿瘤染色较栓塞前减少>75%,术中出血量为510~2200ml,平均820ml,手术切除顺利;术后标本病检肿瘤细胞坏死率为91%~95%;疼痛症状缓解率为95%~100%.本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表明脊柱肿瘤行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是外科手术切除前行之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7.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颈椎病在脊柱疾病中发病率最高,而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分型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50%~60%。临床表现随病程进展而不同,无症状的“影像学颈椎病”以及影像学所见与临床症状不相一致者相当多见,这些常给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带来困难,有时甚至误诊。作者收集了从2002年10月~2005年10月经临床证实的16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试找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像表现与神经根障碍的相关性。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跟腱损伤的MRI诊断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跟腱损伤的MR I诊断价值及不同损伤程度的诊断标准。方法搜集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MR I资料完整的外伤性跟腱损伤26例,总结其特征性MR I表现,并与10例正常跟腱进行回顾性对比观察。结果(1)正常跟腱10例表现为走行规则、边缘光滑,在T1W I、T2W I上呈均匀低信号;(2)部分性跟腱损伤17例,MR I表现为肌腱增粗、宽径/前后径比例变小,在T1W I、T2W I上肌腱内局限性高信号,肌腱束部分毛糙、不规则,但在矢状位至少有1个层面是连续的;(3)完全性跟腱损伤9例,MR I特征性表现为肌腱增粗、形态不规则,肌腱束连续性完全中断,肌腱断端交错呈“毛刷”状或回缩呈“杵”状改变,在T1W I、T2W I上其内呈混杂高信号;(4)7例合并骨挫伤及软组织损伤,2例合并韧带损伤,2例合并骨软骨损伤,11例合并腱周积液。结论MR I能够准确判断跟腱损伤的性质、范围、程度及合并症,对术前制订治疗方案及术后疗效分析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99Tcm-MDP SPECT/CT融合骨显像技术评价骨折远期愈合能力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至少超过6个月的76例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58例经手术治疗,18例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所有骨折患者均未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对76例骨折患者行SPECT显像、CT扫描和SPECT/CT融合骨显像,分析骨折端的放射性分布及CT特征,观察骨折端放射性浓聚是否连续性通过骨折线,跨越两侧骨折端,评价骨折远期愈合能力,最终骨折愈合情况经临床随访或手术证实。结果76例骨折患者,58例SPECT/CT融合骨显像显示放射性浓聚连续性通过骨折线并跨越两侧骨折端,诊断为骨折具有远期愈合能力,经对症保守治疗,证实52例骨折远期愈合,6例未愈合,SPECT/CT对骨折远期愈合诊断的准确率达89.66%(52/58)。18例骨折端未见明显连续性通过骨折线的放射性浓聚,诊断为骨折不愈合,且不具备远期愈合能力,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并证实为骨折不愈合,SPECT/CT对骨折远期不愈合诊断的准确率达100%(18/18)。结论SPECT/CT融合骨显像可较准确地评价骨折的远期愈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MRI在诊断寰枢关节失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8例寰枢关节失稳的MRI表现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骨性结构的改变包括骨性畸形10例,枢椎骨折16例,肿瘤所致寰枢椎椎体破坏5例.软组织改变包括横韧带断裂7例,咽后壁软组织挫伤出血6例,齿状突与前弓或两侧块间组织嵌入4例.颈段脊髓的改变包括硬膜囊和颈段脊髓受压19例,脊髓信号异常改变10例.结论 MRI对寰枢关节失稳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