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4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张越  郝钰  吴珺  陈杨荣  邱全瑛 《吉林中医药》2008,28(12):932-933
目的:观察清养汤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死亡保护率、肺悬液中病毒血凝滴度的影响.方法:建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利巴韦林组、清养汤低剂量组和清养汤高剂量组.观察14 d内小鼠的死亡率;测感染后第5 d肺指数、肺悬液中病毒血凝滴度,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炎症病变情况;结果:清养汤治疗组与流感病毒刚.感染小鼠模型组比较,可降低肺指数及肺匀浆中病毒血凝滴度,减轻感染小鼠呼吸器官炎症病变,降低感染小鼠的死亡率;结论:清养汤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2.
吴珺郝钰  邱全瑛 《中医药学刊》2003,21(12):2018-2019
目的:探讨宣肺解毒颗粒剂的杀菌作用。观察宣肺解毒颗粒剂对几种常见呼吸道致病菌的体外杀菌作用及对致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体内抗感染作用。方法:体外抗菌试验用试管二倍稀释法。以试验用药对常见几种呼吸道感染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示其杀菌活性;体内抗菌试验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以其死亡百分率,并经x2检验评价宣肺解毒颗粒剂的抗感染作用。结果:体外试验表明,宣肺解毒颗粒剂对常见的呼吸道感染菌及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而体内试验表明,宣肺解毒颗粒剂对致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无明显保护作用。结论:宣肺解毒颗粒剂对呼吸道常见致病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而对致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内感染的小鼠无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宣肺解毒颗粒剂的杀菌作用。观察宣肺解毒颗粒剂对几种常见呼吸道致病菌的体外杀菌作用及对致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体内抗感染作用。方法 :体外抗菌试验用试管二倍稀释法。以试验用药对常见几种呼吸道感染菌的最小杀菌浓度 (MBC)示其杀菌活性 ;体内抗菌试验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 ,以其死亡百分率 ,并经X2 检验评价宣肺解毒颗粒剂的抗感染作用。结果 :体外试验表明 ,宣肺解毒颗粒剂对常见的呼吸道感染菌及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而体内试验表明 ,宣肺解毒颗粒剂对致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无明显保护作用。结论 :宣肺解毒颗粒剂对呼吸道常见致病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而对致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内感染的小鼠无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益气活血解毒方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视人体为统一整体,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组方配伍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精髓.扶正培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合用是中医治疗肿瘤及防治肿瘤转移的常用大法.本研究依据以往的研究结果,选用扶正培本代表药人参的提取物人参皂苷,活血化瘀药三七的提取物三七皂苷,清热药黄连、黄柏的提取物小檗碱,组成益气活血解毒复方研究其抗肿瘤作用,从而为扶正培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治疗肿瘤提供实验依据,也为开发质量稳定、有效成分明确的标准化中药复方新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5.
黄柏对小鼠DTH及其体内几种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进一步探讨黄柏免疫抑制作用 ,我们以二硝基氟苯 (DNFB)所致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小鼠模型观察黄柏对小鼠DTH及其体内几种重要细胞因子的影响。采用 1%DNFB腹部致敏、耳廓发敏的方法建立DTH小鼠模型 ,以巨噬细胞 (MΦ)亚硝基 (NO )释放法测定血清γ干扰素 (IFN γ)水平 ,胸腺细胞法检测白细胞介素 1(IL 1)水平 ,丝裂原激活的淋巴母细胞法检测白细胞介素 2(IL 2 )水平 ,L92 9细胞结晶紫染色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结果发现黄柏可抑制DNFB诱导的小鼠DTH ,降低其血清IFN γ水平 ,抑制其腹腔MΦ产生IL 1及TNF α ,抑制其脾细胞产生IL 2。这表明黄柏有抑制小鼠DTH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IFN γ、IL 1、TNF α、IL 2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分泌 ,从而抑制免疫反应 ,减轻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宣肺解毒颗粒剂(宣肺)的杀菌作用。方法:体外抗菌试验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等能引起呼吸道感染的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为被测试菌,以抗病毒口服液、青霉素钠和硫酸链霉素作为对照,测定各试验用药的最小杀菌浓度(MBC);体内抗菌试验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以评价药物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即先分别对小鼠灌胃给宣肺大、小剂量5d,并以无菌蒸馏水为阴性对照、腹腔注射青霉素为阳性对照,于第5d给药1h后用5%胃膜素液稀释的1…  相似文献   
57.
小檗碱为清热燥湿中药黄连和黄柏等的主要生物碱,具有抗菌和免疫抑制作用。本文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培养与白细胞的粘附为模型,用蛋白染料染色法,以A值示粘附能力,以此探讨小檗碱抑制免疫功能的机制。结果显示,小檗碱在032~8μg/mL范围...  相似文献   
58.
小檗碱对小鼠DTH及其体内几种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以二硝基氟苯 (DNFB)所致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小鼠模型观察小檗碱对小鼠DTH及其体内几种重要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 1%DNFB腹部致敏、耳廓发敏的方法建立DTH小鼠模型 ,以巨噬细胞NO2 -释放法测定血清IFN γ水平 ,胸腺细胞法检测IL 1水平 ,丝裂原激活的淋巴母细胞法检测IL 2水平 ,L92 9细胞结晶紫染色法测定TNF α水平。结果 :发现小檗碱可抑制DNFB诱导的小鼠DTH ,降低其血清IFN γ水平 ,抑制其腹腔MΦ产生IL 1及TNF α ,抑制其脾细胞产生IL 2。结论 :表明小檗碱有抑制小鼠DTH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IFN γ、IL 1、TNF α、IL 2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分泌 ,从而抑制免疫反应 ,减轻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59.
丹参注射液对H-7402细胞与HUVEC粘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必须牢固地粘附在血管壁上,才能进一步穿过血管壁,继续生长繁殖形成转移灶.本研究从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角度,研究活血化瘀药丹参注射液影响肿瘤转移的细胞及分子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血管内皮细胞模型,药物及TNF(10×105U/L)处理HUVEC24h后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研究丹参对TNF所致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2.以蛋白染料染色法研究丹参对H-7402细胞与HUVEC粘附的作用(以A值表示);3.用细胞ELISA法观察HUVEC表面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结果1.丹参对TNF所致血管内皮损伤有保护作用;2.TNF处理HUVEC24h后,H-7402与HUVEC的粘附A值为0.167±0.012,与对照(0.035±0.009)比,P<0.01.若加入丹参0.125mg、0.25mg、1.25mg、2.5mg、12.5mg,则粘附A值分别为0.158±0.015、0.126±0.018、0.102±0.012、0.084±0.005、0.064±0.008,与TNF比,有显著差异,说明丹参可抑制TNF导致的H-7402与HUVEC粘附增加;3.TNF处理HUVEC24h后,HUVEC表面粘附分子ICAM-1表达的A值为0.238±0.008,与对照(0.087±0.009)比,P<0.01.若加入丹参0.125mg、0.25mg、1.25mg、2.5mg、12.5mg,则A值分别为0.209±0.016、0.194±0.011、0.175±0.013、0.145±0.006、0.108±0.014,与TNF比有显著差异,说明丹参可下调TNF诱导的HUVEC表面粘附分子ICAM-1表达的升高.结论丹参可通过下调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及保护内皮细胞的完整结构而抑制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从而抑制循环中的肿瘤细胞穿过血管壁,这可能是丹参抑制肿瘤血行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研究小檗碱对IL-1、TNF诱导的多形核白细胞(PMN)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及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抗炎作用机制。方法:以小檗碱加IL-1、TNF处理人PMN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后,用蛋白染料染色法研究小檗碱对PMN与HUVEC粘附的作用,用细胞ELISA、APAAP法研究小檗碱对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小檗碱与IL-1或TNF共同处理HUVEC,能抑制IL-1、TNF诱导的PMN与HUVEC间的粘附增强,且能下调由IL-1、TNF诱导的HUVEC表面粘附分子ICAM-1表达的增高;小檗碱与TNF共同处理PMN,能抑制TNF诱导的PMN与HUVEC的粘附增强,亦能降低TNF诱导的PMN表面粘附分子CD18的表达。结论:通过抑制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而抑制PMN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可能是小檗碱发挥抗炎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