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2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370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96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309篇
口腔科学   77篇
临床医学   1038篇
内科学   855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206篇
特种医学   419篇
外科学   1107篇
综合类   2292篇
预防医学   700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831篇
  11篇
中国医学   633篇
肿瘤学   38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595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645篇
  2009年   636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淋巴管新生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利用D2-40来标记6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标本中的淋巴管,利用光学显微镜测定癌周淋巴管密度(PLVD)并观察癌内淋巴管(ILVs)是否出现,评价PLVD及ILVs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平均PLVD为16.89,按平均值分为两组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PLVD与远处转移(P=0.073)、淋巴结转移(P=0.758)、Fuhrman细胞核分级(P=0.866)和肿瘤T分期(P=0.653)无相关性,结果无统计学意义。ILVs的出现与远处转移(P=0.001)、淋巴结转移(P=0.017)及Fuhrman细胞核分级(P=0.002)有相关性,与肿瘤T分期(P=0.570)无相关性。结论 PLVD与临床病理因素包括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Fuhrman细胞核分级及肿瘤T分期无相关性;ILVs的出现与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及Fuhrman细胞核分级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2.
食管癌术后胸胃漏的发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胃漏是食管癌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国内外文献报道均少见,我院从1998年1月~2007年11月共行食管癌手术3826例,共发生食管癌术后胸胃漏21例(0·005%),现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以探讨食管癌术后胸胃漏的临床防治。1临床资料21例患者中男19例,女2例;年龄48~69岁;经左胸行食管癌手术9例,经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龙胆苦苷对溃疡性压疮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养阴生肌散组及12.5 mg龙胆苦苷组、25 mg龙胆苦苷组、50 mg龙胆苦苷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进行溃疡性压疮造模。造模后,养阴生肌散组及龙胆苦苷各组压疮部位均匀撒敷药粉,均2次/d,无菌敷料纱布遮盖,干预15 d。记录各组干预3 d、7 d、11 d、15 d后创面面积,比较各组干预15 d后创面愈合率,统计各组创面愈合时间。干预15 d后,取创面骨骼肌组织,采用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养阴生肌散组及龙胆苦苷各组干预3 d、7 d、11 d、15 d后创面面积均显著低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且50 mg龙胆苦苷组干预15 d后创面面积显著低于同期养阴生肌散组(P<0.05)。干预15 d后,养阴生肌散组及龙胆苦苷各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50 mg龙胆苦苷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养阴生肌散组(P<0.05)。养阴生肌散组及龙胆苦苷各组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模型组(P均<0.05),且50 mg龙胆苦苷组显著短于养阴生肌散组(P<0.05)。HE染色显示养阴生肌散组及龙胆苦苷各组创面组织炎性细胞明显减少,肌细胞增殖增加;RT-PCR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养阴生肌散组及龙胆苦苷各组创面骨骼肌组织中PCN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50 mg龙胆苦苷组增高明显,但与养阴生肌散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龙胆苦苷是养阴生肌散治疗溃疡性压疮的主要有效成分,可能通过上调创面中PCNA的表达促进肌细胞增殖,减少创面组织炎性细胞,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评估经络刮疗联合关节操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6例处于活动期且基线一致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以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经络刮疗和关节操,共治疗12 w,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HAQ)、病情控制评价(ACR20)、安全性评价。结果 在减少HAQ评分和晨僵时间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 w后ACR20达标率以及治疗12 w后ESR、CRP的改善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络刮疗联合关节操可帮助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减轻晨僵,降低临床炎症指标,提高临床缓解率,从而改善关节功能,优化生活质量,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冷冻疗法配合转移因子治疗尖锐湿疣(CA)的效果,比较转移因子注射法和口服法的效果。方法对64例CA病人在冷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局部并皮下注射转移因子(A组,32例)或口服转移因子胶囊(B组,32例)治疗。结果A组治愈30例,治愈率为93.8%;B组治愈27例,治愈率为8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1.44,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CA均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6.
Bim是Bcl-2家族中仅含有一个BH3结构域的蛋白,具有助凋亡活性,广泛分布在机体各种组织,对防御自身免疫、维持造血细胞稳态有重要意义,并具有肿瘤抑制因子活性。Bim的生理作用与它调节细胞凋亡的功能有关。不同的细胞Bim表达和功能的调节方式各异,包括转录水平、亚细胞定位、磷酸化调节等。Bim直接激发糖皮质激素(GC)诱导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的凋亡,与ALL对GC的敏感性有关,Bim的下调可能是ALLGC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Bim是蛋白酶体抑制剂bortezomib抗肿瘤活性的介质之一,用Bim基因表达载体转染肿瘤细胞有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7.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属于危急重症。处理不及时将危及患者生命。我科2002年10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20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8.
导尿是常见的护理技术,但留置尿管极易导致尿路感染。文献报道,医院获得性感染40%为尿路感染,且70%与留置导尿管有关。尤其是在尿路开放状态下尿路感染几率更大。目前,临床上已逐渐摒弃已往用容器或量杯接尿计量的开放尿路做法,而采用储尿装置连接于导尿管末端,形成封闭系统,系在床旁以观察和记录尿量。但现在临床上用的各种计量装置尚有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4点:①不能有效防止尿液逆行感染;②不能精确计量尿液;③不能动态观察尿液;④难以在密闭系统中取新鲜尿液标本。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已转染双自杀基因的胃癌细胞和未转染双自杀基因的胃癌细胞在形态学及生长特性方面的差异性。 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3在南方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完成。质粒pAdEasy-KDR-CDglyTK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普外科保存。用感染复数为100时,将启动子融合基因腺病毒(Ad-KDR—CDglyTK)体外感染SCG7901细胞株。通过倒置荧光相差显微镜、光镜、透射电镜等技术观察转染基因的胃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同时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方法进行生长曲线的测定。 结果:①腺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的双自杀基因对胃癌细胞体外培养的形态无明显影响。②已转基因的SCG7901细胞和未转基因的SCG7901细胞处于G1期,比率分别为(49.00&;#177;0.58)%,(51.02&;#177;0.91)%(t=1.862,P=1.12),处于S期比率分别为(16.20&;#177;0.36)%,(14.00&;#177;0.99)%(t=2.07,P=0.84),处于G2期比率分别为(34.60&;#177;0.96)%,(34.31&;#177;0.86)%(t=0.223,P=0.831)。(3)已转基因SCG7901细胞和未转基因SCG7901细胞具有类似的生长状态(F=0.042,P=0.838〉0.05)。 结论:已转染KDR启动子融合基因的胃癌细胞和未转染的胃癌细胞在形态及生长特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0.
气道内支架植入的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气道支架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近20年,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可弯曲支气管镜在临床的普及,气道内支架置人在临床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