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目的 观察行不同目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水平控制性降压时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cl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肾脏血流的干预效应。方法 42只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50%对照组、40%对照组、30%对照组、50%实验组、40%实验组、30%实验组,每组6只。单纯全麻组不行控制性降压,其余组分别行控制性降压至目标MAP水平并维持60min。实验组在动物生理状态稳定后开始至维持目标MAP60min期间给予TEAS,刺激穴位为双侧合谷(LI4)、足三里(ST36)、三阴交(SP6)、曲池(LI11),强度(4±1)mA,频率2/100 Hz。采用激光多普勒组织血流仪监测不同水平相应时间点肾脏表面血流变化。结果 在控压开始至血压下降至目标MAP水平,30%对照组肾脏血流显著低于同期单纯全麻组及本组基础水平(P<0.05),而30%实验组在此阶段无明显变化;在血压维持阶段,50%、40%、30%对照组及30%实验组肾脏血流明显低于同期单纯全麻组(P<0.05),而50%、40%实验组肾脏血流无明显改变;至血压回升结束,50%对照组、50%实验组、40%实验组肾脏血流回复至基础水平(P>0.05),而40%对照组、30%对照组、30%实验组未回复至基础水平(P<0.05)。结论 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能够有效改善术中肾脏血液供应,从而可能起到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前针药结合理论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完整的体系,古代文献研究还很局限;临床运用较为广泛,但研究的针对性不强;实验研究还不够深入.应加强针药结合的理论研究,尤其要重视从古籍中挖掘前人的宝贵经验,临床运用应针对不同病种,总结针药结合的临床病谱,优化临床运用方案;深入针药结合的作用机制研究,借助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寻求针药结合的科学基础;总结针药结合的运用规律及作用原理,并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快速科学地转化到临床运用中来.  相似文献   
53.
例1 运动神经元病 患者,男,67岁.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不利,进行性加重.不伴感觉减退.无二便失禁,饮食尚可.半年后,诸症加重且出现上肢乏力,手部肌束颤动等症,遂至浙江省第二医院就诊,结合相关检查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予西药对症治疗,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54.
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参与多种炎症介质基因的转录和调控,在炎症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NF-κB的生物学特性,在炎症疼痛中的作用及双重疼痛调节效应机制,结合电针在炎症疼痛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预见电针干预NF-κB活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5.
不同时机针刺对内毒素致热家兔肛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时机针刺对内毒素致热家兔肛温的影响方剑乔林咸明徐晓*王月芳陈海英指导高镇五(浙江中医学院杭州310009)图书分类号R363.123关键词针灸原理内毒素致热原浙江省教委课题*浙江省淳安县人民医院实验以大肠杆菌内毒素致热的家兔实热模型作为实验对象,...  相似文献   
56.
解痹散结合温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 (ARA) 1987年修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病情处于活动进展期的RA ,活动性指标包括 :3个关节以上肿胀 ;5个或 5个以上关节压痛 ;关节晨僵时间≥30min ;血沉≥ 30mm/h ,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 ,手或足X线摄片改变 ,或关节功能受限。1 2 一般资料  12 0例患者为我院及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病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65例 ,男 2 3例 ,女 42例 ;年龄 2 1~ 60岁 ,平均45岁 ;病程 6个月~ 18年 ,平均 12年 ,有家族史 16例 ,关节畸形 14例。对照组 5 5例 ,男 14例 ,女 41例 …  相似文献   
57.
临床见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完成相应课程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电针对角叉菜胶致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电针抗急性炎症的部分机理。方法:正常Wistar大鼠分别在电针、消炎痛和罗非昔布预处理5 d后致角叉菜胶急性炎症模型。电针刺激"曲池"穴,刺激参数为: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5 mA,时间30 min,每天1次,连续5 d;消炎痛和罗非昔布预处理分别以7.5 m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5 d;另一组大鼠在相同造模后进行即刻电针处理(参数同电针预处理组)。以毛细管放大法检测足跖肿胀度,ELISA法检测炎症足爪PGE2、IL-1β和TNF-α水平,RT-PCR法检测足爪炎症组织IL-1βmRNA、TNF-αmRNA表达。结果:电针可有效抑制角叉菜胶致炎大鼠足跖肿胀,尤以造模后2、3 h最为显著;可降低大鼠炎症足爪组织中的PGE2水平;不同时段电针介入治疗均能下调炎症足爪组织中IL-1β和TNF-α水平,但以造模后治疗为佳;电针对足爪炎症组织IL-1βmRNA、TNF-αmRNA表达产生不同程度的下调作用。结论:电针对角叉菜胶致炎大鼠急性炎症具有良好的抗炎效应,并通过抑制局部促炎症因子(如IL-1β、TNF-α)的生成与表达而控制炎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59.
[目的] 介绍方剑乔教授针药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思辨特色及其临证经验。[方法] 通过整理、回顾、分析方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文献及医案,从中医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等方面,总结归纳方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学术经验,并列举医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 临床思辨上,方教授认为“痰、瘀、虚交错”为该病的基本病机,治疗宜针药结合,主要起到同效相须、异效互补和反效制约的作用。临证治疗上,方教授强调,针刺宜整体治疗与局部穴位兼顾,须重视经络辨证。合理应用电针,疼痛急性发作期电针频率多选择“先高后低”,先100 Hz/10~15 min,后2 Hz/30 min;慢性疼痛期电针治疗多选择疏密波(2/100 Hz)。用药强调精准辨证,在该病四种基本证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阴虚湿热兼证的概念,确立了滋阴清热、通络止痛的治疗大法。倡导适时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其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在镇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举病案采用西药甲氨蝶呤片抑制免疫,稳定病情;中药以祛风除湿为主,佐以藤类药通络行窜、祛风止痛;电针治疗选择频率为2/100 Hz的疏密波调和气血、通络止痛。经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相关指标趋于正常。[结论] 方剑乔教授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点进行辨证论治,针药并重,中西医取长补短,临床特色鲜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泻脾胃针法对单纯性肥胖大鼠减肥效应和脂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随机分组,分别给以相应的治疗和处理20天,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泻脾胃针法对单纯性肥胖大鼠的减肥效应、脂代谢的干预及其与体重变化的关系,为临床运用泻脾胃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提供有力的依据。结果:实验研究表明泻脾胃针法治疗、常规针刺治疗、盐酸西布曲明治疗均能减轻肥胖大鼠的体重,降低肥胖指数,但以泻脾胃针法治疗为佳。治疗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均有一定控制,尤其是总胆固醇水平3组比较,泻脾胃针法组降幅最大。治疗各组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上升,动脉硬化指数均有下降,以泻脾胃针法组降幅最大。结论:泻脾胃针法对单纯性肥胖大鼠具有减肥降脂作用,其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或盐酸西布曲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