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455篇
  免费   9092篇
  国内免费   8218篇
耳鼻咽喉   644篇
儿科学   1651篇
妇产科学   606篇
基础医学   7158篇
口腔科学   791篇
临床医学   38477篇
内科学   18245篇
皮肤病学   431篇
神经病学   6006篇
特种医学   116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1篇
外科学   24633篇
综合类   64728篇
预防医学   14830篇
眼科学   1863篇
药学   24101篇
  217篇
中国医学   13943篇
肿瘤学   2626篇
  2024年   790篇
  2023年   2714篇
  2022年   3164篇
  2021年   3780篇
  2020年   4410篇
  2019年   4333篇
  2018年   2119篇
  2017年   3783篇
  2016年   4240篇
  2015年   5262篇
  2014年   9084篇
  2013年   9364篇
  2012年   12160篇
  2011年   14047篇
  2010年   13384篇
  2009年   13638篇
  2008年   15295篇
  2007年   13976篇
  2006年   13041篇
  2005年   13696篇
  2004年   11052篇
  2003年   9985篇
  2002年   8142篇
  2001年   7257篇
  2000年   5628篇
  1999年   4788篇
  1998年   4181篇
  1997年   3680篇
  1996年   3251篇
  1995年   3015篇
  1994年   2403篇
  1993年   1820篇
  1992年   1409篇
  1991年   1199篇
  1990年   972篇
  1989年   924篇
  1988年   267篇
  1987年   218篇
  1986年   138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以改良Mason-Allen(mMA)法及双排缝线桥(SB)法修复肩袖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9月至2017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关节病专科诊治的59例肩袖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26例,女33例,年龄(58.1±9.1)岁(34~79岁)。行全关节镜下手术,采用mMA法34例(mMA组),采用双排SB法25例(SB组)。术中记录包括肩袖撕裂大小、使用锚钉数量。分析术前及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前举、外展、内旋、外旋)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评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并用MRI检查评估患者术后肩袖再撕裂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至少个12月。术前mMA组肩袖撕裂为(1.2±0.7)cm,小于SB组[(1.6±0.6)cm,P0.05];肩关节外展及外旋角度、Constant评分和UCLA评分SB组均低于mMA组(P0.05)。术中mMA组使用锚钉(1.2±0.4)个,少于SB组[(2.8±0.8)个,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及VAS、Constant评分和UCL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的肩关节活动度及各项临床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MRI检查随访发现,两组患者肩袖再撕裂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以mMA法和双排SB法修复肩袖损伤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并缓解症状,mMA法手术操作更为简单,植入锚钉相对较少,而SB法可能更适用于肩袖撕裂较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9月在我院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将2015年6月—2016年7月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9月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颅脑损伤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缩短置管时间,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4.
随着我国围产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有了明显提高,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是早产儿脑损伤的最常见形式,存活者常伴有脑瘫、认知障碍、行为缺陷及轻度运动障碍等后遗症。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缺乏特异的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目前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近年来,脑电图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如: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S100B蛋白等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细胞因子可为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了解早产儿脑白质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各种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其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最大限度地降低早产儿脑损伤的致残率,以及防止其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56.
57.
58.
59.
60.
目的 观察体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能否由视网膜匀浆上清液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及移植到视网膜光损伤大鼠玻璃体内后存活、迁移、整合及分化的情况。方法 无菌条件下采集健康足月剖宫产胎儿的正常脐带组织,经2.5 g·L-1胰蛋白酶和1 g·L-1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获得hUCMSCs。将CM-Dil标记的hUCMSCs注入光损伤大鼠玻璃体内,观察眼内整合分化情况,对正常对照组、光损伤组、PBS治疗组和hUCMSCs治疗组大鼠视网膜外核层层数和厚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UCMSCs培养48 h后贴壁生长,呈长梭形,14 d后可见细胞融合成片。光损伤后大鼠视网膜外核层结构紊乱、细胞层数减少,厚度变薄,与正常对照组[(40.73±1.32)μm]相比,hUCMSCs治疗组[(31.28±1.79)μm]与PBS治疗组[(17.21±1.02)μm]及光损伤组[(12.68±1.42)μm]的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均变薄(均为P<0.05)。与光损伤组相比,PBS治疗组和hUCMSCs治疗组视网膜外核层层数显著增加。结论 HUCMSCs移植到光损伤大鼠玻璃体内后能存活、迁移及整合到受损伤视网膜,hUCMSCs玻璃体内移植可抑制光损伤大鼠光感受器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