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存在差异,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但发病原因至今仍不十分明确。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UC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经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的93例初发型UC患者,其中维吾尔族患者46例,汉族患者47例,同时选择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行问卷调查,对可能与UC发病相关的11个变量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油腻饮食、阑尾切除、肠道感染、精神紧张、牛奶摄入与维吾尔族人群UC的发病相关(P<0.05);而吸烟、辛辣饮食、阑尾切除、肠道感染、精神紧张、牛奶摄入与汉族人群UC的发病相关(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油腻饮食(OR=1.970,95%CI:1.412~2.785,P=0.000)、偶尔和经常牛奶摄入(OR=3.219,95%CI:1.190~8.567,P=0.005;OR=2.375,95%CI:1.024~6.649,P=0.004)可能是维吾尔族人群UC发病的危险因素;精神紧张(OR=1.975,95%CI:1.032~3.469,P=0.025)、经常牛奶摄入(OR=4.291,95%CI:1.418~11.913,P=0.012)可能是汉族人群UC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吸烟可能是保护因素(OR=0.076,95%CI:0.015~0.527,P=0.004)。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UC的发病危险因素可能存在差异,对于维吾尔族人群,油腻饮食、牛奶摄入可能是UC发病的危险因素;而精神紧张、经常牛奶摄入可能是汉族人群UC发病的危险因素,吸烟可能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结石成分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总管结石取石术联合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行ERCP胆总管结石取石联合胆囊切除术患者176例,观察胆总管结石成分对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影响情况,采用非条件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多个危险因素与术后结石复发的关系。[结果]164例(93.2%)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2~36个月,期间共有28例胆总管结石复发,总复发率15.2%,其中胆色素组、胆固醇组、混合结石组复发率分别为13.0%、44.4%、14.8%,胆固醇组复发率最高且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分析:胆道感染(OR=3.267,95%CI:1.07~8.46,P=0.032)、胆总管扩张(OR=3.751,95%CI:2.2~9.87,P=0.035)、结石成分(OR=15.239,95%CI:3.65~34.8,P0.001)是ERCP胆总管取石联合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结石成分危险性最高。[结论]胆道感染、胆总管扩张及结石成分是ERCP胆总管取石联合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的预测因素,胆固醇组复发率高,应加强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在Barrett食管中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治Barrett食管患者83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分为干预组(APC+埃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52例)和常规组(埃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31例),比较2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干预组和常规组治疗前反酸、胸骨后疼痛、腹胀评分比较:(5.5±1.1)分vs (5.4±1.3)分,(5.1±1.2)分vs (5.0±1.1)分,(4.9±1.3)分vs (4.7±1.5)分,t=0.3606、0.3635、0.6165,P=0.7194、0.7172、0.5394。干预组和常规组治疗3月反酸、胸骨后疼痛、腹胀评分比较:(2.2±0.3)分vs (2.3±0.5)分,(2.0±0.4)分vs (2.2±0.5)分,(2.1± 0.6)分vs (2.0±0.4)分,t=1.1056、1.9339、0.7881,P=0.2724、0.0569、0.4331。治疗后3月,干预组反酸、胸骨后疼痛、腹胀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2±0.3)分vs (5.5±1.1)分,(2.0±0.4)分vs (5.1± 1.2)分,(2.1±0.6)分vs (4.9±1.3)分;t=20.4657、17.3295、13.8282,P=0.0000。治疗后3月,常规组反酸、胸骨后疼痛、腹胀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3±0.5)分vs (5.4±1.3)分,(2.2±0.5)分vs (5.0± 1.1)分,(2.0±0.4)分vs (4.7±1.5)分;t=11.7771、12.2620、9.2031,P=0.0000。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于常规组[95.83% vs 70.37%,χ2=7.6172,P=0.0058]。干预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12.50% vs 14.81% ,χ2=0.0050,P=0.9436]。 结论APC治疗Barrett食管可改善患者病变,具有显著疗效和较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可溶性HLA-G(sHLA-G)水平,并分析HLA-G基因多态性、病情及药物治疗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中96例SLE患者及74名正常人血浆sHLA-G水平.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榆测HLA-G 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基因,收集记录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和药物治疗情况,并分析基囚多态性、病情及药物治疗对sHLA-G表达的影响. 结果 血浆sHLA-G水平在SLE患者为230.2±192.2U/ml,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的118.3±38.1U/ml(P=0.0001);HLA-G 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位点和基因型在血浆sHLA-G水平增高和正常SLE患者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浆sHLA-G水平增高的SLE患者较血浆sHLA-G水平正常患者病情更重(P=0.027),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P=0.007).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疟药等不同药物治疗在血浆sHLA-G水平增高和正常SLE患者间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SLE患者血浆sHLA-G水平增高,而且与SLE病情较重、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有关,提示sHLA-G在SLE病理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5.
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银屑病关节炎(PSA)是一组慢性、进行性的炎性关节疾病,能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并可造成关节的畸形。英夫利昔单抗是人鼠嵌合的TNF-α单克隆抗体,国外大量文献证实其在炎性关节疾病的治疗中有着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国内尚缺乏长期的临床观察数据。本文通过对45例使用英夫利昔单抗患者的随访观察,初步探讨英夫利西单抗在疾病长期稳定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入选患者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明确诊断RA、AS和PsA的患者,所有患者进行用药前的  相似文献   
56.
57.
维吾尔医学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刺糖为豆科骆驼刺属植物骆驼刺分泌的糖粒,是传统的维吾尔民间药物。在新疆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维吾尔医将之与其他药材配伍,用于治疗痢疾、腹泻、胃脘胀痛、血尿、糖尿病及小孩便秘等疾病,是用于滋补强壮和平衡体液、润肠通便、调节内分泌的常用药物,至今普遍使用。为推动我国民族药开发、促进基础研究的深入以及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优势,该文从骆驼刺刺糖的一般特性、成分研究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综述。进一步深入了解刺糖的药效学特点,为进一步开发新疆兽用维吾尔药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8.
雷公藤药材中雷公藤红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雷公藤药材中雷公藤红素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外标法,色谱柱: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10mL.L-1醋酸溶液(87∶13);检测波长:425nm;流速:1.0mL·min-1;进样量:20μL;柱温:25℃。结果雷公藤红素在40.96~204.8mg·mL-1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n=5),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1.7%(n=6)。结论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回收率好,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分析快速的优点,可作为雷公藤药材中雷公藤红素的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水平,并分析其与SLE脏器受累及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探讨sHLA-G在SLE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96例SLE患者血浆sHLA-G水平,并与74名健康体检者对照.采用t检验,直线相关回归方法 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血浆sHLA-G水平在SLE患者为(230±192)U/ml;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的(118±38)U/ml(t=5.07,P=0.0001);血浆sHLA-G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IA)无明显相关性(r=0.157,P=0.141);但血浆sHLA-G水平增高的SLE患者较血浆sHLA-G水平正常患者SLEDAI高(11±5与8±5,P=0.027),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24.2%与4.8%,P=0.007).结论 血浆sHLA-G水平增高SLE患者病情较重、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较多,提示sHLA-G在SLE病理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了解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腔注射中临床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3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测定关节功能、X线分期.关节压痛和肿胀数、关节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CCP等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随机分组12例RA患者关节腔注射肿瘤坏死因子(TNF)-a拮抗剂(益塞普),25例RA患者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针剂(德宝松),两者经治疗后关节压痛和肿胀数,关节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CCP等各项指标明显下降,疗效认可。结论近年来,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对以RA为主的炎性关节病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证实,并且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并且未发现不良反应,耐受性好。但目前观察病列数及时间有限,随着观察例数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统计将更有意义。对评价TNF-α拮抗剂长期的安全性和耐药性,尚需进一步的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