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世纪以来,诸多学者发现各种血栓形成标志物,并已被临床所应用,且在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临床干预治疗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该文主要对凝血纤溶标志物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凝血纤溶标志物包括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等。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抗凝剂的使用对肝功能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用草酸钠和肝素钠两种抗凝剂抗凝的血浆测定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并与不使用抗凝剂的血清进行比较。[结果]使用草酸钠抗凝剂组谷丙转氨酶显著低于不使用抗凝剂的血清组,使用肝素钠抗凝剂抗凝血浆总胆红素组明显高于不使用抗凝剂的血清组。[结论]在进行肝功能测定时应注意抗凝剂的选择,以免造成测定结果假阴性和假阳性,而造成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53.
选取我院心内科住院的76例已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患者为心衰组,另选3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心衰组BNP、hs-CTnT和对照组比较,心衰组不同NYHA分级间血浆BNP、血清hs-CTnT进行比较。结果心衰组BNP、hsCTn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YHAⅡ级、Ⅲ级和Ⅳ级3组的血浆BNP显著高于I级(P<0.05);Ⅱ级、Ⅲ级和Ⅳ级组血清hs-CTnT显著高于I级(P<0.05)。Ⅱ、Ⅲ和Ⅳ级3组间血浆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分级高者BNP水平高于分级低者;而血清hs-CT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和血清hs-CTnT测定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和心功能的分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究天津市宝坻区孕妇外周血未成熟粒细胞(IG)的变化趋势并建立参考区间,探讨IG在不同年龄、孕期、胎次是否有显著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该院产科就诊健康孕妇1235例为健康妊娠组,另选取同期同龄非妊娠健康妇女300例为对照组。按孕周将孕妇分为3组:≤12周前为孕早期组(46例),>12~27周为孕中期组(429例),>27周为孕晚期组(760例)。分别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采用Sysmex XN-2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未成熟粒细胞绝对值(IG#)和未成熟粒细胞对白细胞的比例(IG%),比较健康妊娠组和对照组的IG差异,建立正常妊娠参考区间;同时比较不同年龄、孕期及胎次间IG的差异。结果健康妊娠组IG#参考区间为(0.000~0.257)×109/L,IG%参考区间为(0.00~2.40)%。健康妊娠组IG#和IG%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96,P<0.001;Z=-24.846,P<0.001)。对照组与不同孕期孕妇的IG差异:对照组<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和孕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孕妇I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胎与第2胎及以上孕妇间比较,IG#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25,P=0.822),而IG%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08,P=0.005)。结论孕妇外周血IG高于非妊娠健康女性,有必要建立孕妇IG的参考区间,孕早期IG低于孕中期和孕晚期,IG在不同年龄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5.
建立一种新的检测唾液中ABH血型物质(均属于唾液粘蛋白MG1)的方法。利用间接凝集反应通过黏附于含钙微粒上的唾液粘蛋白MG1与相应血型抗体结合而呈现明显的凝集现象,来检测唾液中相应血型物质的存在。以传统方法为金标准,本方法检测ABH物质的准确度分别为87.8%(72/82)、89.0%(73/82)和30.5%(25/82);灵敏度分别为64.3%(18/28)、71.9%(23/32)和9.5%(6/63);特异性均为100%。本实验初步建立了利用间接凝集反应检测唾液中A、B、H血型物质的不同于传统的新方法,对于唾液血型物质检测方法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利用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定性检测唾液粘蛋白MG1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6.
血清前白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白蛋白(PA)是主要存在于血液中的运输蛋白,因电泳时位于白蛋白(Alb)之前而得名。PA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结合、运输维生素A和甲状腺素,从而参与它们的调节。此外,PA还具有胸腺活性,可通过促进淋巴细胞成熟来增强机体免疫力,并在抗肿瘤方面有潜在的作用。人血清PA含量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有很大关系。正常值约在240~350mg/L之间。PA在人体内的生物半衰期短,多数报道为1.9天,临床上常将其作为一项反映肝功能损害及各种营养不良的指标。现就前白蛋白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实验室检测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比较TuM2-PK,tPSA,fPSA/tPSA和PSAD在PSA灰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tPSA在4~10 ng/mL的前列腺癌(PCa)、良性前列腺癌增生(BPH)及前列腺炎老年患者共252例,测其血中TuM2-PK,tPSA和fPSA,计算fPSA/tPSA比值;经直肠B超测前列腺体积,计算tPSA与前列腺体积之比,得到PSAD。用SPSS19.0分析TuM2-PK,tPSA,fPSA/tPSA和PSAD在PSA灰区对PCa的诊断价值。结果:PCa组的TuM2-PK,fPSA/tPSA和PSAD较比前列腺炎老年组及BPH组均有显著变化(P<0.05);3组间的tPSA没有显著差异(P>0.05)。TuM2-PK AUC(0.948)>PSAD AUC(0.801)> fPSA/tPSA AUC (0.610)> tPSA AUC (0.499)。当TuM2-PK,tPSA,fPSA/tPSA和PSAD最佳临界值分别取24.30 U/mL、6.60 ng/mL、0.16和0.15 ng/mL/cm3时,诊断PC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9%和92.1%,72.2%和44.9%,80.5%和60.2%,83.3%和71.8%。结论:在PSA灰区,TuM2-PK、fPSA/tPSA、PSAD均能提高PC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TuM2-PK比fPSA/tPSA和PSAD对于PCa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8例乳腺癌组织标本及10例癌旁对照组织VEGF—C、VEGFR-3的表达,并在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组间比较其差异。结果VEGF—C和VEGFR-3在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7.5%和83.3%,明显高于非转移组的表达(55.9%和38.2%);VEGFR-3阳性脉管数在淋巴结转移组(8.54&#177;2.54)明显高于淋巴结非转移组(4.73&#177;2.46)。结论乳腺癌组织VEGF—C和VEGFR-3的表达明显增强,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该信号系统可能成为抗某些肿瘤淋巴道转移的特异性靶标。  相似文献   
59.
目的:检测不同临床分期湿疹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7(IL-7)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并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0例湿疹患者,分为急性期湿疹组、亚急性期湿疹组和慢性期湿疹组,每组各30例;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IL-7和IL-10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计算各组研究对象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分析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与EA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期湿疹组患者外周血中IL-7和IL-10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F=3.1,P=0.04;F=4.73,P=0.02),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也明显升高(F=6.23,P<0.01;F=5.34,P=0.01)。湿疹组患者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与其对应mRNA相对表达水平(r=0.95,P<0.01;r=0.94,P<0.01)及EASI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88,P<0.01;r=0.89,P<0.01),且均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7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细胞因子IL-7和IL-10可能参与了湿疹的病理过程,检测其表达水平有助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分析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采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进行诊断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2019 年 12 月—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RA 患者 93 例,并设定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受检者 93 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比较对两组的类风湿因子阳性率、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率以及各项免疫学指标。结果 研究组类风湿因子阳性率为 86.0%,高于对照组的 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695,P<0.05)。研究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率为 83.9%,高于对照组的 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462,P<0.05)。研究组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补体 C3、补体 C4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 RA 患者采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进行诊断有着十分确切的作用,不仅可以很好地为患者确诊,还能够获取更为全面的病情资料,这样就可以为后续治疗提供数据参考,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