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法国STAGO全自动血液凝固仪实验性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血栓与止血诊断技术取得了较大进展,由于实验指标的不断完善,在临床血栓与止血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传统的手工操作,自配试剂,因效率低而无法满足临床的要求。半自动乃至全自动血凝仪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其方法的标准化与质量控制也大大增强。为了解全自动血凝仪的性能特点,保证其正常使用,我们对照NCCLS有关文件(EP7),根据临床的需要,对法国生产的STAGO  相似文献   
52.
何云燕  罗建明  蒋玉凤 《重庆医学》2011,40(23):2327-2329
目的探讨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CD20抗原表达与初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血液病房2006年7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初诊120例B-ALL患儿CD20抗原表达。结果 120例患儿中CD20抗原表达阳性率为25%,CD20抗原表达与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FAB分型、染色体改变、初诊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诱导化疗缓解第19天骨髓状态及临床危险度分型无关。结论 CD20+与CD20-的B-ALL患儿初诊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不具有更多高危特征。  相似文献   
53.
儿童血液病化疗并发脓毒症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总结血液病患儿化疗后并发脓毒症的病原菌种类、药敏特点和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以65例次化疗后合并脓毒症患儿为病例组,回顾分析其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特点,以同期55例化疗后发热但未合并脓毒症患儿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儿发热时中性粒细胞计数(ANC),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持续时间及其预后.结果 血液病化疗后合并脓毒症患儿的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52例次),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0例次)、肺炎克雷伯杆菌(12例次)、大肠埃希菌(11例次)、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例次)、肠杆菌(3例次)和沙门菌(2例次).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最敏感,对复方磺胺甲唑最易耐药.培养出革兰阳性球菌13例次,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例次)、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次)和肠球菌(3例次).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对青霉素和红霉素最易耐药.ANC<0.5×109 L-1或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 d的患儿更易合并脓毒症.脓毒症组患儿有7例合并感染性休克,预后差.对照组患儿治疗后体温正常.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为儿童血液病化疗后脓毒症的主要致病菌,脓毒症的发生与ANC及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的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 D3]对人白血病6T-CEM细胞株凋亡及维生素D受体(VD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1,25(OH)2 D3作用于6T-CEM。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染色法(TUNEL)检测细胞晚期凋亡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VDR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1,25(OH)2 D3作用后可促进6T-CEM 细胞的凋亡,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 <0.05)。1,25(OH)2 D3作用前后6T-CEM细胞均表达VDR蛋白,药物作用后VDR蛋白表达上调。结论1,25(OH)2 D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诱导6T-CEM细胞凋亡,使VDR蛋白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55.
卒中单元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为脑血管病的治疗制订最佳策略。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卒中单元组和普通病房组,疗效观察指标为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肺感染发生率、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采用成本-效果及增量分析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①出院时卒中单元组各项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普通病房组(P〈0.05);②卒中单元组患者的病死率、肺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普通病房组(P〈0.05);③卒中单元组与普通病房组的人均住院费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药费、康复治疗、各项检查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NIHSS评分每减少1分,BI评分每增加1分,MRS评分每减少1分,卒中单元组所需的花费均较普通病房组少。结论:卒中单元能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强调病因学检查,降低病死率和肺感染率,在提高患者疗效上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76例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选择良肢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时间达到3:1作为试验组(50例);选择良肢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时间≤2:2作为常规组(54例);未进行良肢位护理作为对照组(72例)。三组患者均进行相同的综合性康复治疗,比较入院24 h内和3个月随访时FMA运动功能评分、C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试验组和常规组FMA评分、C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较常规组三组评分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侧卧位作为良肢位护理的首选体位对改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用以纳米胶体金颗粒为载体的DNA探针杂交技术,建立快速、简便和特异的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方法.方法 以直径60 nm的胶体金纳米颗粒与巯基修饰的2条mecA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共价结合,制备成纳米胶体金探针.直接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组DNA,经超声破碎后与纳米胶体金探针进行液相杂交.杂交产物经高速离心后再用反向色谱反应盘检测有无胶体金颗粒沉淀产生.用该法和PCR扩增试验同时检测临床分离株的mecA基因,以PCR法为金标准,评价纳米胶体金探针液相杂交法的准确性.结果 在95株临床试验菌株中PCR法共检出71株MRSA,24株MSSA.在71株MRSA中,纳米胶体金探针杂交试验有69株为阳性,敏感度为97.2%,最低检测限为4.72 fmol/L.而在24株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中,纳米胶体金探针杂交试验无一株阳性,特异度为100%.95株临床试验菌株中纳米胶体金探针杂交试验正确检出93株,准确度97.9%.结论 纳米胶体金探针杂交试验与PCR检测MRSA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应用胶体金探针杂交技术检测MRSA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有望成为MRSA的快速诊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8.
赵巍  何云燕 《广西医学》2023,(7):765-768+778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例LCH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LCH患儿的年龄、性别、临床分类、重要器官受累情况、是否规律化疗与患儿生存时间的关系,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LCH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性别、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均与LCH患儿的生存时间无相关性(均P>0.05);而年龄、是否存在血液系统受累、是否存在脾脏受累、是否存在肝脏受累、是否存在肺脏受累、是否存在骨组织受累、临床分类及是否规律化疗均与LCH患儿的生存时间有相关性(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岁、性别为男、血液系统受累、未规律化疗均是影响LCH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年龄≤2岁、性别为男、伴有血液系统受累及未规律化疗的LCH患儿生存时间更短,预后更差,临床上应该重点关注该类患儿,及时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并正确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