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4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97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622篇
内科学   198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83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262篇
综合类   1449篇
预防医学   331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90篇
  4篇
中国医学   544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从皮试药物的保管、皮试液的配制、皮试操作过程中、药物摆放时、药物使用时及相关护理文件的记录等6个方面总结皮试药物环节管理措施,以提高皮试药物用药安全,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目的降低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非计划性拔管。方法对34例乳腺癌患者PICC非计划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 PICC非计划拔管的主要原因包括血栓形成(8例,23.50%),导管脱出(6例,17.65%),局部皮肤过敏或感染(10例,29.41%),疑似导管相关性感染(5例,14.70%),维护受限(5例,14.70%);提出置管前全面评估、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期间加强观察、规范导管护理、加强健康宣教等对策。结论 PICC非计划拔管原因较多,针对性预防可望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友谊医院诊断的349例M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光镜观察肿瘤形态,采用MaxVision^TM-2染色法检测免疫表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IgH/CCND1融合基因,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349例MCL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7∶1.0,中位年龄61岁(范围25~83岁),其中51~70岁者243例(69.6%)。有B症状者占22.4%(70/313)。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临床分期Ⅲ~Ⅳ期占76.1%(235/309)。结外侵犯者占47.9%(148/309),其中最多见的是胃肠,占31.8%(47/148)。脾脏受累占15.4%(47/305)。309例(85.5%)经典型和40例(11.5%)侵袭性变异型均由增生的淋巴样细胞构成。所有病例肿瘤细胞表达CD20和cyclin D1,98.6%(344/349)的病例弱阳性或阳性表达CD5。12例CD5阴性/弱阳性或cyclin D1部分细胞阳性的病例FISH检测结果均阳性。243例(69.6%)获得随访,随访中位时间26个月(3~108个月),患者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0%和34.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脾脏受累、侵袭性变异型、非全网型(依据滤泡树突细胞网与肿瘤细胞的吻合程度≥90%和〈90%将其分为全网型和非全网型)及Ki-67阳性指数〉40%的患者预后差(P〈0.05)。剔除侵袭性变异型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脾脏受累、滤泡树突细胞网与肿瘤细胞吻合度及Ki-67阳性指数是影响MCL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MCL以中老年男性多见,患者年龄、脾脏受累、滤泡树突细胞网与肿瘤细胞吻合度及Ki-67阳性指数是MCL预后风险评估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空心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后内侧壁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采用单纯PFNA固定,35例)和B组(采用PFNA+空心螺钉固定,43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颈干角、髋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情况,根据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7(11±5)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颈干角、髋关节外展、前屈活动度及Harris评分B组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髋关节内收、后伸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PFNA+空心螺钉固定股骨转子间后内侧壁骨折块疗效确切,可较好改善局部骨缺损。  相似文献   
46.
目的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 (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pinning,CRPP)相比,探讨经尺骨鹰嘴操纵杆辅助闭合复位治疗Gartland Ⅳ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术潜在风险因素并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手术治疗39例Gartland Ⅳ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 (69.23%),女12例(30.77%),平均年龄(6.68±2.52) (2~13) 岁。23 例(58.97%)Gartland Ⅳ型骨折单纯采用 CRPP治疗(CRPP组);16例(41.03%) 实施经尺骨鹰嘴操纵杆技术辅助闭合复位技术治疗 (操纵杆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alse检验和 Fisher 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冠状面Baumann角和矢状面侧位肱头角之间的差异;末次随访时与正常对侧比较两组复位质量、肘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所有患儿平均随访 (1.98±1.43) 年,术后4~6周均获骨折愈合。CRPP组平均手术时间 (48.59±15.75)min,透视次数(49.65±23.83) 次,操纵杆组分别为(27.17±9.68)min 和(24.25±5.92) 次,与 CRPP组比较,操纵杆组平均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缩短 21 min和下降 25 次,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复位固定后 CRPP组Baumann角(78.54±0.55) °,操纵杆组为(73.21±1.03)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纵杆组术中冠状面复位质量优于 CRPP组。所有患儿矢状面侧位肱头角均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CRPP组患侧Baumann角(77.13±2.20) °,正常对侧 (74.17±4.17) °,操纵杆组分别为 (72.69±1.70) °和 (73.38±3.48) °,操纵杆组最终冠状面复位质量优于 CRPP组 (P<0.05);两组Flynn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和运动范围相似。两组均没有切开复位和术后即刻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经尺骨鹰嘴操纵杆辅助闭合复位技术治疗患儿Gartland Ⅳ型肱骨髁上骨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放射暴露、提高复位质量和节省医疗资源,在降低手术潜在风险因素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5年补肾壮骨冲剂治疗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以期了解中医药治疗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远期效果。方法:选择1998—07/2004—07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门诊的部队及地方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自愿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86例(用补肾壮骨冲剂治疗);空白对照组69例(只作对症处理)。采用丹麦产1100A单光子骨密度仪,测量非优势左前臂尺、桡骨。计算出前臂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结果:治疗24个月后治疗组前臂骨矿含量[(1.05&;#177;0.04)g/cm]明显高于治疗前[(0.99&;#177;0.05)g/cm](t=2.77,P&;lt;0.05);前臂骨密度[(0.42&;#177;0.01)g/cm^2]明显高于治疗前[(0.34&;#177;0.02)g/cm^2](t=2.56,P&;lt;0.05)。以后每年均能稳定骨矿含量及骨密度的水平。治疗组5年新骨折率为9%(8/86)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骨折率23%(16/69)(x^2=5.317,P&;lt;0.05)。结论:补肾壮骨冲剂长期服用能明显提高及稳定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矿含量、骨密度水平,降低新骨折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mRNA表达,探讨其与脑水肿、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30例脑出血患者采取非功能区小窗漏斗式人颅,从入颅路径过程中必须切除的脑组织里靠近血肿旁1 cm脑组织作为观察组.把远离血肿的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发病12 h以内,7例),按发病到手术时间将观察组分为<6 h、6~12 h、12~24 h、24~72 h、>72 h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AQP-4 mRNA表达;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水肿、血肿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 对照组脑组织未见明显AQP-4 mRNA表达,形态和结构基本正常.观察组<6 h脑组织AQP-4 mRNA表达微弱(1.17±0.41),仅胶质细胞轻微水肿;6 h后AQP-4 mRNA表达逐渐明显,除胶质细胞水肿外,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开始水肿,紧密连接逐渐开放,12~72 h组AQP-4 mRNA表达至高峰(3.50±0.55,3.60±60.55,P均<0.01),光镜下观察脑细胞水肿损伤最明显,电镜下观察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变性明显;72 h后AQP-4 mRNA表达和损伤逐渐好转;5 d时损伤开始恢复,8 d时基本好转.相关分析显示,AQP-4 mRNA表达与脑水肿程度、血肿大小呈显著正相关(r==0.67,P<0.01,r2=0.44,P<0.05).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继发性水肿和损伤可能与AQP-4 mRNA的表达有关,及早清除血肿也许有助于降低AQP-4 mRNA的表达和减轻脑水肿损伤.  相似文献   
49.
15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结合膀胱气压弹道碎石术(A组)、膀胱液电碎石术(B组)、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C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158例。结果3组病例术后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均较术前下降,Qmax(最大尿流率)均较术前提高(P<0.05)。A组和B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6.6±4.9)h、(5.0±1.6)d、(6.2±1.4)d和(25.9±5.7)h、(4.9±1.7)d、(6.1±1.6)d,明显少于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处理膀胱结石大小分别为(3.3±2.1)cm、(3.7±2.6)cm,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3种手术方法均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结合膀胱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0.
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思路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由于其主体所处阶段的特殊性,风险因素贯穿于整个临床教学过程,如何避免或减少护理教学中的风险发生,确保护理安全,并保证教学质量,是护理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从2004年开始,我院护理部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引入了风险管理,经过3年多的探索,收到良好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