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5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41.
本文报道用氩气替代氦气所配之肺CO弥散量测试气体,对120例健康成人(15~80岁)进行标准化一次呼吸法肺CO弥散量(D_LCO_(SB))测定,取得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测值的均值、标准差及男、女正常预计值公式,确定了正常人D_LCO_(SB)的下限,探讨了其阳性判定标准,即D_LCO_(SB)以实测值/预计值<80%为异常。运用该标准对43例矽肺和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阳性率与正常组阴性率进行了分析,发现上述判定标准的阳性检出率较高(90.70%),正常组假阳性率低于10%,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2.
宣立航  袁玉如 《华西医学》1995,10(2):125-127
本文通过对3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使用氨茶碱,咖啡因前,后用力肺活量-时间(FVC-t)曲线的改变,了解并比较二种药物对呼吸功能的作用。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皆有增强呼吸肌力之功效,氨茶碱的作用优于咖啡因,特别是用药后1小时尤为明显,使用氨茶碱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增加,表明氨茶碱还可舒张支气管,而咖啡因无此作用,治疗剂量的氨茶碱,咖啡因均未见明显的副作用,是治疗呼吸肌疲劳有效  相似文献   
43.
西替利嗪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阻力与肺功能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西替利嗪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与可靠性,作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将40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0例),治疗组口服西替利嗪5mg,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0.1g,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半小时、1小时对气道阻力(Raw)和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进行了测定。结果:治疗组患者口服西替利嗪后半小时,气道阻力、肺功能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Raw明显降低,比气道传导率(sGaw)、用力肺活量(FVC)增高,1小时后改善更为显著。对照组Raw和肺功能改变不大,说明西替利嗪能明显减轻支气管哮喘患者Raw,改善其肺功能。  相似文献   
44.
作者对240例健康成人8项肺功能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值的下限(或上限)作了探讨,确立其阳性判定标准。结果表示: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B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_LCO)以实测值/预计值<80%;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70%;75%、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_(75)、V_(50)、V_(25))中V_(75)、V_(50)<70%、V_(25)<60%及残气容积/肺总量(RV/TLC)>125%为异常,并用该标准对43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的阳性率与健康组阴性率进行了分析,结果:上述判定标准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健康组假阳性低于10%,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5.
随着呼吸生理学的迅速发展,肺功能测定在内科临床上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深入到心肺外科、职业病、高空、潜水、劳动力鉴定与高原生理研究等多个领域,各种类型的肺量仪应运而生,其结构的差异往往产生测值的差异,测值的标准化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为了评价各型肺量仪的性能以便合理应用,更好  相似文献   
46.
张尔永  袁玉如 《华西医学》1993,8(2):195-197
自1991年6月至1992年12月,测定了40例二尖瓣病变患者术前的肺功能。结果显示82.5%的病人肺功能有损害,其中轻度损害为50%,中度损害的为27.5%,重度损害为5%。结论:二尖瓣病变常常导致患者的肺功能下降。术前测定二尖瓣病变患者的肺功能,有助于心肺功能的判断,有助于指导病人围术期中的处理。  相似文献   
47.
本文对72例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氨茶碱静脉负荷剂量、血浆茶碱浓度与平均肺动脉压(mPAP)变化的关系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6mg/kg组静注氨茶碱后mPAP下降较用药前有显著差异(P<0.01),用药后30~120分钟血浆茶碱浓度为115.54~79.μmol/L,无严重副作用发生。建议以6mg/kg作为氨茶碱治疗COPD肺动脉高压的静脉负荷量,其维持量于负荷量后2小时左右给予较为适当。  相似文献   
48.
106例上叶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叶肺不张常见病因及纤维支气镜检查对明确诊断的重要性。方法 :用纤维支气管镜对 10 6例上叶肺不张的病人行气管腔内检查 ,结合活检、刷检、抗酸染色等。结果 :10 1例纤支镜检查明确病因学诊断 ,确诊率 10 1/ 10 6 (95 .3% )。右上叶肺不张发生率 (6 3% ) ,总体高于左上叶 (37% )。中老年组上叶肺不张发生率 (76 % )高于青年组 (2 4 % )。中老年上叶肺不张以恶性肿瘤 (6 7% )为主 ,炎症 (15 % )次之 ,结核 (8.6 % )较少见 ;青年人以炎症 (4 8% )为主 ,结核 (16 % )、肿瘤 (12 % )次之。肺癌所致上叶肺不张以中老年男性居多4 7/ 5 4 (87% ) ,以鳞癌居首位 4 2 / 5 4 (77% ) ,。结论 :纤支镜可对上叶肺不张作出病因学诊断 ,确诊率高。中老年上叶肺不张多数由肺癌所致 ,鳞癌居首位 ,青年人上叶肺不张以炎症为主。纤支镜在诊断病因同时尚可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9.
彭伯祥  袁玉如 《华西医学》1989,4(4):470-472
硫喷妥钠(T),γ—OH,氯胺酮(K)是常用的麻醉药,一般认为,它们对呼吸功能有抑制作用。我们选用这三种药物,观察45例病人麻醉前后的潮气量(V_T)和呼吸频率(f),结合血气、呼出气进行临床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它们对呼吸功能影响的差异性,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3-01/2004-07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者200例.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②重度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86例为急性期沙丁胺醇吸入组,男41例,女45例.将缓解期哮喘患者114例随机分为2组,缓解期沙丁胺醇吸入组34例,缓解期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吸入组80例.③急性期沙丁胺醇吸入组:患者静息20 min后测定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和气道阻力2次,取最佳值作为基础值,然后即刻吸入硫酸沙丁胺醇吸入雾化剂3喷(300 μg),休息15 min后重复测定上述指标.缓解期沙丁胺醇吸入组:患者肺功能基础值测定方法同急性期沙丁胺醇吸入组,以后给予沙丁胺醇吸入,每次200 μg,3次/d,连续用药(46.2&;#177;12.9)d,再重复测定上述肺功能指标.缓解期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吸入组:患者肺功能基础值测定方法及沙丁胺醇应用方法同缓解期沙丁胺醇吸入组,同时加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连续用药(43.0&;#177;5.2)d,再重复测定上述肺功能指标.④采用6 200型体积描记仪测定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流量、最大呼气中段流量,气道阻力,比气道传导率).肺能变化率即为用药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测定结果-用药前各项肺功能指标测定结果.观察临床症状及用药后副作用.⑤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内或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哮喘患者20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3组用药前基础肺功能测值比较:急性期沙丁胺醇吸入组最差,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缓解期沙丁胺醇吸入组、缓解期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吸入组间比较,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流量、最大呼气中段流量、比气道传导率皆有显著差异(P<0.05~0.01).②3组间用药后肺功能改变率:有显著差异(P<0.01).急性期沙丁胺醇吸入组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气道阻力、比气道传导率改善率明显优于缓解期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吸入组(P<0.01),而最大呼气流量、最大呼气中段流量的改变率虽大于缓解期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吸入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但缓解期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吸入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流量、最大呼气中段流量、比气道传导率改善率则明显优于缓解期沙丁胺醇吸入组(P<0.01).③不良反应比较:缓解期组患者经长期用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副反应患者比例较小,不足6%.结论: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用于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效果最佳,药物副作用少;若要长期用于治疗中、重度哮喘患者,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