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5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薛培丽  袁玉如 《华西医学》1996,11(2):151-153
本文总结了支气管哮喘并自发性气胸住院病人37例,其中男31例,女6例,男女之比为5.17:1,年龄为17~77岁,年龄分布以中,老年居多,气胸多发单侧,临床特点以急性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居多,易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发作或加重,临床体征易与肺气肿混淆。故建议当哮喘患者突出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而以常规治疗不能缓解时,应仔细查体并及时作胸部X线检查,以确定是否合并气胸,给予及时处理,本组病例住院期间死亡4例,  相似文献   
53.
支气管激发试验是检测支气管平滑肌对吸入抗原或非特异性刺激物收缩反应的方法 ,即检测气道高反应性( AHR)存在与否及严重程度。由于 AHR是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 ,因此 ,激发试验可作为哮喘诊断及与其它疾病鉴别诊断的有力依据。然而 ,由于近几年来曾数次发生因激发试验导致患者死亡的情况 ,致使一些医院 ,不敢开展此项检查 ,影响了该项检测的临床应用。我们开展此项检查已逾 6年 ,检查病人达 70 0 0多人 ,从未发生事故 ,根据多年来的实践 ,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对确保激发试验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1 受试者的选择1997年中华医学会…  相似文献   
54.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清  袁玉如 《华西医学》1998,13(4):399-400
探讨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S)的误漏诊情况,对21例SVCS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20例为肺癌所致,1例为不明原因的上腔静腔血栓形成,出现SVCS至确诊最短3天,最长8年。误 为药物过敏占28.57%,上呼吸道感染占23.81%,肺炎占19.05%,认真采集病史、仔细查体有利于减少误漏差,选择性应用CT、MRI、纤支镜及彩色多勒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55.
李静  袁玉如 《华西医学》1996,11(2):147-149
171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36例正常人(其中12例正常老年人)气道阻力及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测定结果表明,正常老年人呼气流速校正常中青年降低(P〈0.05),而安静呼吸对气道阻力与中青年无明显差异(0.20〈P〈0.50),老年COPD患者尚处于病变早期COB阶段,气道阻力即比正常老年人明显增高(P〈0.01),MMEF明显降低,随病情程度加重,呼气流速指标更明显下  相似文献   
56.
探讨了由用力深吸气量-时间曲线(FIC-t曲线)测定最大吸气流量(V(imax))与用力深吸气量(FIC)的方法,并对35例肺通气功能正常者和8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进行了V(imax)与FIC的测定,同时用改良Black法由功能残气(FRC)位测定最大吸气口腔压(MIP)。结果表明:V(imax)、FIC无论在正常组或COPD组均与MIP显著相关,二者于两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旦随着COPD病情加重而降低。因此,作者认为V(imax)、FIC可作为评价吸气肌力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57.
为探讨哌甲酯对吸气肌功能的影响,作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静脉注射治疗剂量哌甲酯等药物前后最大吸气口腔压(MIP)、最大吸气中段流量(MMIF)、用力深吸气量(FIC)、最大吸气功(Wimax)、口腔阻断压(P0.1)及每分钟通气量(VE)等呼吸力学参数的变化,并与氨茶碱、可拉明比较。结果显示:用哌甲酯和氨茶碱后MIP、MMIF、FIC、Wimax、P0.1及VE均明显增加;用可拉明后P0.1增加更明显,但是反映吸气肌力的MIP、MMIF、FIC、Wimax参数却无明显变化。表明哌甲酯同氨茶碱一样,能明显增强COPD患者的吸气肌功能。  相似文献   
58.
为了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气道反应性变化规律及其与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鉴别,我们对37例COPD和30例CVA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 37例COPD和30例CVA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为正常健康人。应用6200型体积描记仪进行气道反应性、气道阻力(Raw)及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测定。气道反应性测定采用潮气法,以比气道传导率(sGaw)下降≥35%时吸入的乙酰甲胆碱(MCH)浓度(PC35sGaw)<8mgml为气道反应性增高(BHR)。结果与讨论 (1)少数COPD患者(135%)存在BHR,CVA患者全部为BHR,两组比较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59.
李霞  陈雪融  袁玉如  冯玉鳞 《四川医学》2000,21(11):975-976
目的 探讨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气道敏感性与反应性测定的临床意义与诊断价值。方法 对25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27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简称咳型哮喘)、4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激发试验阳性者11例)及10例健康人作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分别绘出剂量-反应曲线,计算出气道敏感性(用sGaw下降35%时乙酰甲胆碱的浓度,PC35sGaw表示)和反应性(阳性反应后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即K表示)。结果 健  相似文献   
60.
袁玉如  罗炎杰 《四川医学》1991,12(4):211-213
194例COPD患者、240例正常人肺CO弥散量(D_LCO_SB)及7项常规肺功能的测定结果表明: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COB)、轻度肺气肿C_L CO_(SB)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降低,中、重度肺气肿时,D_L CO_(SB)始显著降低,并显示COPD病情程度与C_L CO_(SB)降低不完全呈平行关系。MMEF从COB期即开始下降,并随COPD加重而进行性降低,表明MMEF对早期COPD肺功能障碍是一项较敏感的指标,而病情较重时才出现C_L CO_(SB)的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