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郑晓  蒋敬庭  吴昌平 《医学综述》2009,15(3):342-345
胃癌的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与性激素有关。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测定对探讨胃癌发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性激素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性激素受体作为一种肿瘤生物学标记,对胃癌的转移和预后有一定的意义。性激素受体相关药物较其他抗癌药物不良反应小、特异性强、疗效好,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CD44在胃癌组织及腹膜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胃癌组织及其腹膜转移灶中是否存在肿瘤干细胞,并分析其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的意义.方法 选择35例胃癌患者,术中发现有腹膜转移5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组织、腹膜转移灶中CD44的表达.结果 (1)CM4在胃癌的阳性表达率为(36.83±3.10)%,胃癌组织中CD44阳性表达率与浆膜侵润、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因素有关(P<0.01);(2)CD44在胃癌和腹膜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胃癌组织可能包含胃癌干细胞,并导致腹膜转移,对于胃癌腹膜转移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微波消融技术在结直肠癌肺转移瘤治疗中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32例结直肠癌肺转移瘤患者,共48个转移灶,均采用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预后分析。结果 32例患者的48个病灶完全消融42个,完全消融率为87.5%。术后30天内无1例因微波消融治疗造成死亡,无1例发生针道转移,6例发生气胸。全组患者均获随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6个月(95%CI: 16.790~35.210个月),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9.5%、62.8% 和43.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无瘤间期及转移瘤数目均与无进展生存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是影响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是治疗结直肠癌肺转移瘤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毒黄素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分别取0.5、0.375、0.25和0.125 μmol/L毒黄素作用于A549细胞(实验组),以不加毒黄素为对照组,分别培养24 h和48 h。采用CCK-8试剂盒、Annexin V-FITC/PI凋亡试剂盒检测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划痕实验对比0.125 μmol/L毒黄素组和对照组(0 μmol/L毒黄素)在12、24和48 h细胞迁移率。结果 0.5、0.375、0.25和0.125 μmol/L毒黄素组24 h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93.51±3.69)%、(40.38±3.08)%、(23.54±2.58)%和(13.07±2.37)%,48 h为(90.53±3.58)%、(53.72±3.02)%、(34.44±3.10)%和(24.78±2.43)%。0.5、0.375、0.25和0.125 μmol/L毒黄素组24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8.68±2.22)%、(43.66±2.53)%、(20.81±2.59)%和(6.25±0.96)%,高于对照组的(1.57±0.52)%;0.5、0.375、0.25和0.125 μmol/L毒黄素组48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8.66±3.16)%、(59.86±2.81)%、(27.89±3.48)%和(9.91±1.33)%,高于对照组的(1.59±0.55)%。0.125 μmol/L毒黄素组12、24和48 h细胞迁移率分别为7%、11%和16%,低于对照组相应的14%、26%和39%。结论 毒黄素对A549细胞有明显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且可抑制A549细胞迁移活性。  相似文献   
45.
中药具有一定的抗肿瘤疗效,不仅能够缓解肿瘤患者症状从而改善生活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大小并延长患者生存期。由于T淋巴细胞在肿瘤细胞所产生的免疫应答中起主要作用,因此探索中药对T细胞免疫干预的作用机制可以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目前大多数中药通过促进T细胞因子释放、诱导细胞凋亡、增加T细胞总数及T辅助细胞、促进γδT细胞增殖等途径达到抗肿瘤作用。由于T细胞可分为αβT细胞与γδT细胞两大类,本文综合归纳了常用中药及其单体对αβT细胞与γδT细胞进行干预的主要机制,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CRC)根治术后患者12周期奥沙利铂(OXA)、亚叶酸钙(CF)、5-氟尿嘧啶(5-FU) 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的完成情况,分析未完成的原因,为探索适合我国 CRC 患者的化疗剂量和化疗周期数提供依据。方法76例根治术后病理确诊为 CRC 的患者行 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参见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毒性反应标准3.0版本(NCI-CTCAE,v3.0)标准对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级,总结未完成化疗的原因,化疗结束后定期随访,观察无瘤生存期和复发转移发生情况。结果76例患者中10例(13.2%)未经减量完成了标准12周期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全组中位化疗周期时间为7(1~12)周期,需要减量的比例31.6%(24/76),剂量调整中位周期时间为第4(2~10)周期,中止化疗的原因主要有患者依从性(30/66,45.5%)、不良反应(26/66,39.4%)等。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包括3~4度骨髓抑制(48/76,63.2%)、1~2度肝脏毒性(55/76,72.4%)、1~2级胃肠道反应(41/76,53.9%)、周围神经毒性(15/76,19.7%)、OXA 过敏反应(9/76,11.8%)。随访期间死亡3例,14例患者发生复发和(或)转移,其中复发4例,转移13例,3例同时复发和转移,中位复发或转移时间分别为14.0(13.8~20.5)、15.5(7.0~33.9)个月。全组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期25.6(7.0~47.8)个月。结论 CRC 患者根治术后 FOLFOX4方案化疗可降低复发转移率,本组患者标准12周期方案完成率低,化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需要探索适合中国人的化疗剂量和化疗周期数。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在体外的增殖情况,分析体外CIK细胞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杀伤作用。方法: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体外诱导成CIK细胞,计数培养不同时间的CIK细胞,并用流式细胞术动态分析其表型特征。倒置显微镜下观察CIK细胞作用于SGC-7901胃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胃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采用MTT法检测CIK细胞对SGC-7901胃癌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CIK细胞随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数量及杀伤活性均增加。体外培养21d,细胞总数增殖倍数111.63±10.97,CD3+CD56+双阳性细胞数量亦增加,比例达(35.8±9.7)%,其后两者数量逐渐降低。CIK细胞上清液能够诱导胃癌细胞株凋亡;CIK细胞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最高杀伤率为(74.91±2.71)%。结论:CIK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胃癌细胞活性,体外培养14~21d时具有较强的抗瘤活性,其主要通过直接杀伤及释放细胞因子诱导凋亡的作用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48.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X 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XRCC1399)多态性与以DDP 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胃癌59例。所有晚期胃癌病例化疗前抽取外周血,提取脱氧核糖核酸(DNA),用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XRCC1399基因型。所有患者经多西他赛(Docetaxel )+ 5- 氟尿嘧啶(5-FU )+ 顺铂(DDP )联合方案化疗,化疗后观察疗效及其与XRCC1399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结果:59例晚期胃癌患者中,16例(27.12%)为A/A 基因型,18例(30.51%)为G/A 基因型,25例(42.37%)为G/G 基因型。其中,4 例完全缓解(CR),14例为部分缓解(PR),19例稳定(SD),22例进展(PD),总化疗有效率为30.51% 。XRCC1399A/A 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有效率(68.75%)明显高于G/A 基因型患者(22.23%),P<0.01,明显高于G/G 基因型患者(12.0%),P<0.01。G/A 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与G/G 基因型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XRCC1399基因型对预测以DDP 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XRCC1399A/A 基因型的晚期胃癌患者对以DDP 为主的化疗方案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49.
T细胞活化V结构域免疫球蛋白抑制因子(VISTA)是一种新型免疫检查点蛋白,具有与B7家族相似但独特的结构。VISTA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包括髓系细胞和肿瘤细胞。在肿瘤中,VISTA可能通过调节髓系细胞和T细胞起到免疫抑制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VISTA在多种癌症中表达并与患者预后相关,可能是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已有多种VISTA拮抗剂正在研发中。然而对VISTA分子机制和在免疫治疗中的确切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VISTA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其与配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可能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实体肿瘤的新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 cells,CAR-T细胞)是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修饰后培养的T细胞,因其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的限制,具有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并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可减少免疫耐受及免疫逃逸的发生,针对某种肿瘤抗原构建的CAR-T细胞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目前已在一些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