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1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650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76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657篇
口腔科学   213篇
临床医学   853篇
内科学   464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206篇
特种医学   1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347篇
综合类   1246篇
预防医学   121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318篇
  2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24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328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极低频电磁场(extremelylowfrequencyelectromagneticfield,EMF)对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将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别置于5Hz和20Hz极低频正弦交变磁场(8mT)中诱导分化,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15min/次,分别作用1d、5d或10d,并设立相应的对照组。利用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MAP2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计数MAP2阳性细胞的百分比。结果:5Hz和20Hz极低频正弦交变磁场的干预,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分化比例明显增加。20Hz磁场刺激1d,可增加NSC神经元的比例在连续10d的磁场干预后效果最显著(P<0.01)达到47%±99%。结论:5Hz和20Hz极低频正弦交变磁场以不同的效应模式促进NSC神经元向的分化,极低频正弦交变磁场可以成为NSC定向分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2.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抵御外界微生物入侵、排泄、防止水分蒸发、调节体温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目前对烧/创伤皮肤缺损的治疗常采用自体皮肤移植方法,但大面积烧/创伤患者常常存在自体皮肤不足的状况。近十余年,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为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开辟丁新的途径,虽然研制了几种人工皮肤,但目前尚无一种能完全满足创面修复在功能上与外观上的需要,其存在的最大共同问题是均不能重建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皮肤附属器官,降低了皮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进行烧/创伤皮肤的功能修复,是目前创伤修复的热点问题,也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研究甘草查尔酮A抑制B16F10细胞增殖机制。方法 SRB法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B16F10细胞增殖影响,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比色法检测B16F10细胞内、外黑色素含量,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Q-PCR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淋巴细胞-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E2)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的mRNA表达。结果甘草查尔酮A能有效抑制B16F10细胞增殖,呈现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随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增殖速度降低,细胞形态由树突状变为固缩圆球状,并伴有黑色素颗粒物出现,且细胞内、外黑色素含量呈浓度依赖性增加趋势,甘草查尔酮A能使细胞阻滞在G1期,在低浓度时,诱导细胞分化,高浓度时,诱导细胞凋亡;同时,甘草查尔酮A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比率,抑制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E2、CDK2的mRNA表达。结论甘草查尔酮A抑制B16F10细胞增殖机制可能是通过使B16F10细胞G1期阻滞,进而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  相似文献   
45.
Li M  Meng XW  Zhou XY  Xing XP  Liu HC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3):177-180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人甲状旁腺素氨基端 1 34片段 (hPTH1 34)连续刺激对SaoS 2人成骨肉瘤细胞系功能、信号传导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对于对数生长期的SaoS 2细胞 ,采用 5、50、50 0和 5 0 0 0 μg/L浓度hPTH1 34连续刺激 8d。于刺激前、刺激中及刺激后 ,采用“金氏”化学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 (ALP)和骨钙素 (BGP)浓度 ;采用竞争蛋白结合法测定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 ;采用逆转录 (RT) PCR对c fos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50 0 μg/LhPTH1 34刺激显著增高ALP水平 (P <0 .0 5 ,比对照组 ) ,促进成骨细胞分化。 5 0 0 0 μg/L刺激组BGP水平逐渐下降 (P值均 <0 .0 5 ,比对照组和刺激前 )。 50、50 0 μg/LhPTH1 34连续刺激组cAMP明显增高 (P值均<0 .0 5)。 5μg/L和 5 0 0 0 μg/L组cAMP无显著改变。 50、50 0 μg/L组c fos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组。结论 hPTH1 34对成骨样细胞的影响与剂量显著相关 ,50及 50 0 μg/LhPTH1 34连续刺激显著促进成骨样细胞分化 ,增加骨骼的合成代谢。ALP、cAMP的水平及c fos基因表达对不同浓度hPTH1 34刺激的反应明显同步 ,提示hPTH1 34主要通过蛋白激酶A信号途径影响成骨细胞功能及c fos基因的表达 ,后者进一步在转录水平调节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46.
胃癌是世界上致死率第二高的癌症,虽然近年来病死率有下降趋势,但因针对其有效的检查策略有限,常常在诊断时已是晚期,对于晚期患者的治疗方案有限,且预后极差,实施规范治疗的Ⅰ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为82%~95%,Ⅱ期为55%,Ⅲ期为15%~30%,而Ⅳ期仅为2%[1]。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涉及到细胞分化、增殖、迁移和生的基因及分子机制也不断被深入理解,取得可喜的成果。HER-  相似文献   
47.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来源于间充质的多潜能干细胞,易分离,无特异分子标记,在体内、外可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诱导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内ERK的磷酸化和MEF-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进而引发STAT3磷酸化的增加以及MEF-2C和MyoD基因表达的上调,从而激活肌源性以及心肌特异基因的转录,促使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方向分化。但其分化机制还有待深人研究。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基因修饰过表达VCAM-1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SC)成脂分化能力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将稳定过表达VCAM-1的MSC细胞(MIGR1-VCAM-1)和转入空载体的MSC细胞(MIGR1)分别向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以原位油红O染色和real-time PCR检测成脂分化能力与相关关键转录因子C/EBPα和PPARγ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相关信号通路P38、ERK和JNK通路的活化。利用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MSC,观察其成脂分化能力的变化。结果:无论是自分化组还是诱导分化组,过表达VCAM-1的MIGR1-VCAM-1/MSC与对照组MIGR1/MSC相比,脂滴变大,脂肪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同时在mRNA水平调控成脂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C/EBPα和PPARγ表达显著上调;Western blot检测相关信号通路,结果表明JNK通路在VCAM-1调控成脂分化中明显下调,P38及ERK通路则显著上调;加入通路抑制剂后,JNK通路抑制可显著上调MIGR1-VCAM-1/MSC成脂分化能力,脂肪数量明显增加(P0.01),且相关转录因子C/EBPα和PPARγ的mRNA表达也显著上升;而抑制P38及ERK通路则使MIGR1-VCAM-1/MSC的C/EBPα和PPARγ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脂滴及脂肪细胞数则更小、更少。结论:过表达VCAM-1可促进小鼠MSC成脂分化,VCAM-1可能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活化P38及ERK通路促进小鼠MSC成脂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49.
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血管新生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及体内移植后在缺血区新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分离5—6周龄的小鼠胫骨、股骨,用预冷的DMEM/F12培养基冲洗出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接种后12~16d形成单层贴壁的成纤维样细胞。体外诱导分化鉴定分离的细胞,用传代的细胞进行生长曲线测定,观察其接种贴壁率、分裂指数,检测细胞周期和超微结构,并建立下肢缺血模型。荧光标记的体外扩增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被移植入缺血组织。移植后2周,荧光显微镜及内皮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查荧光阳性细胞与染色阳性细胞的时空关系。结果体外传代培养的单个核细胞倍增时间约为42h。传代10h贴壁率达90%以上。分裂指数曲线与生长曲线相似。细胞周期显示约83%的细胞处于G1期。结论 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稳定,传代后的细胞适应性强,增殖较快,表现出较早期细胞特点,在体外及移植入体内缺血区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有望用于改善组织缺血。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利用经典的悬滴培养法形成拟胚体(EBs),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m ESCs)在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观察维生素C作为诱导剂对m ESCs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影响,进而寻找一种高效、安全的诱导方法。方法:复苏m ESCs,传代培养后,利用悬滴法使m ESCs形成拟胚体,用含0.1mg/m L维生素C的分化培养基对其进行诱导分化,以不添加任何诱导剂作为对照组,观察出现搏动拟胚体的时间,搏动拟胚体的数量,计算分化比率,统计搏动频率,并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的表达。结果:小鼠胚胎干细胞可自发分化为心肌细胞,但效率较低,0.1mg/m L的维生素C能明显提高m ESCs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效率,约83.3%的EBs出现搏动,显著高于未添加任何诱导剂组,搏动频率为(81.2±7.8)次/分钟。两组搏动心肌细胞c Tn T免疫染色阳性。结论:维生素C能够显著提高m ESCs向心肌细胞分化效率,应用维生素C体外诱导m ESCs向心肌细胞分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体外诱导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