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17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211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73篇
  1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1.
目的:分析IgA肾病患者不同肾功能水平的动态血压及清晨血压情况。方法:纳入经肾组织活检确诊的189例IgA肾病非透析患者,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进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利用携带式动态血压检测仪收集患者动态血压,包括24 h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日间SBP(daytime SBP,dSBP)和日间DBP(daytime DBP,dDBP)、夜间SBP(nighttime SBP,nSBP)和夜间DBP(nighttime DBP,nDBP),分析不同CKD分期的IgA肾病患者清晨高血压的发生率。结果:IgA肾病患者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与CKD1、2期患者相比,CKD4、5期患者24 hSBP、dSBP、nSBP均升高(均P<0.05),而24 hDBP、dDBP、nDBP无明显差异(均P>0.05)。CKD1~5期IgA肾病患者清晨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23.5%、25.7%、30.0%、52.8%和63.6%。与CKD1~3期的IgA肾病患者相比,CKD4、5期患者的清晨高血压发生率均升高(均P<0.05)。CKD4、5期患者的清晨平均SBP分别为(142.4±24.6)mmHg(1 mmHg=0.133 kPa)和(146.3±22.6)mmHg,显著高于CKD1、2期[(123.8±18.2)mmHg和(129.4±22.4)mmHg](均P<0.05),而清晨平均DBP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CKD4~5期的IgA肾病患者清晨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应重视患者24 h血压监测,加强清晨高血压的控制,尤其是对中晚期CKD患者。  相似文献   
42.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对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89例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在住院期间接受了有计划、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入院教育、住院教育、出院教育。教育方法有书面教育、示范性教育、随机性教育等多种形式。结果:通过健康教育,72例病人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占81.0%,17例病人部分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占19.1%,病人综合满意度98%,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18天降至14天。结论:教育方法要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儿童患儿的健康教育要偏重于家长;要积极引导,提高病人自我保健和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43.
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是踝部动脉(通常取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收缩压与上臂肱动脉收缩压的最高值之比。其原理是根据动脉狭窄程度所达到临界水平并导致狭窄远端灌注压降低,其程度大致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最初是用于诊断下肢外周动脉缺血的一种简便、无创、有效的方法,但最近几年国内外有关 ABI 多项大规模的临床实验发现,ABI 不再仅  相似文献   
44.
犬急性缺血再灌注左室局部功能与心肌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变率成像观察犬急性缺血再灌注后左心室局部功能,缺血局部心肌细胞凋亡及Caspase 3表达的变化.方法 健康杂种犬30只,分为对照组(10只),缺血组(10只),再灌注组(10只).缺血组于第1对角支1 cm以下套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组套扎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对照组游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不结扎.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期应变率测量左室局部收缩功能,TUNEL法检测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测缺血心肌细胞Caspase 3的表达.结果 结扎30 min后,缺血组左室前壁缺血节段(中间段)收缩期应变率明显降低(-0.54±0.23)(P<0.01).并出现收缩后压缩(postsystolic compression,PSC),再灌注120 min后缺血节段的应变率有所恢复(-0.89±0.43),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组缺血区心肌TUNEL阳性细胞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9±1.3比对照组2.7±1.7)(P>0.05);再灌注组缺血区心肌TUNEL阳性指数明显增加(25.1±3.3)(P<0.01).缺血区心肌细胞Caspase 3表达升高,(20.0±3.1比对照组4.7±2.4)(P<0.01),再灌注组Caspase 3表达进一步增强(P<0.01).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促凋亡基因Capase 3激活,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可能为其早期改变,应变率成像可以评价早期心肌局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二者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CS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46例)和正常对照组(45例)血浆oxLD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ACS组oxLDL、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oxLDL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TNFα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血浆oxLDL水平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r=0.485,P<0.01),与IL6呈显著正相关(r=0.574,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oxLDL和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呈显著正相关,升高的程度可以作为炎症反应增强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高胆固醇饮食兔血脂和组织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的机制。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等分为3组:对照组、胆固醇组、罗格列酮组。罗格列酮从第10周开始干预,16周后,测定血脂、血糖水平,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及颈动脉组织总抗氧化能力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和胆固醇组相比,16周末时罗格列酮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降低;主动脉壁斑块数量和斑块面积显著减少;颈动脉组织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结论:罗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作用的其机制之一可能与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增强组织总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已有研究表明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自身抗体具有提高心肌细胞收缩频率的受体激动剂样作用,本研究观察该抗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44/p42丝裂原活化蛋白(MAP)激酶的影响,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抗AT1-受体自身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我们从16例ELISA检测抗AT1-受体阳性的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提取纯化了免疫球蛋白,用Western等方法检测抗体对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结果发现抗AT1抗体可诱导平滑肌细胞p44/p42丝裂原活化蛋白(MAP)激酶的表达,与血管紧张素Ⅱ相似,并且这一效应可被AT1受体阻断剂氯沙坦抑制.结论P44/p42 MAP激酶是平滑肌细胞增殖肥厚的重要信号分子,抗AT1-受体抗体通过受体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p44/p42 MAP激酶的表达,提示抗AT1-受体抗体具有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肥厚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mlosclerosis,FSGS)于1957年由Rich首先描述,至1970年成为独立的肾脏病理诊断,特征为累及部分肾小球中部分毛细血管襻小叶的非炎症性硬化伴足突融合.FSGS临床多表现为中到大量蛋白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肾病综合征)、浮肿、高血压,相当一部分患者对现有治疗药物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不敏感,肾功能呈进行性恶化,最终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  相似文献   
49.
家族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一家系临床与基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一个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家系的临床特征,并对已知致病基因进行筛查。方法:调查1个中国汉族人FSGS家系,筛查其中78名成员后对可疑成员进行仔细临床检查。采集家系中67名成员的外周血样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先证者NPHS2,ACTN4和TRPC6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寻找突变的方法对已知的家族性FSGS致病基因进行筛查。结果:该家系共有4代,103名成员,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78名被调查家系成员中有11例患者和3例疑似患者迟发起病,平均发病年龄35.9岁。两例患者经肾活检证实为FSGS,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蛋白尿,部分伴镜下血尿。家系先证者基因组DNA进行PCR逐个外显子扩增测序,未发现NPHS2、ACTN4、TRPC6三个已知的致病基因存在突变,发现SNP7个。结论:本家系是已报道最大的一个中国汉族人FSGS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迟发起病型,家系内患者间临床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已知基因NPHS2、ACTN4、TRPC6不是该家系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50.
目的:回顾性总结我科成人先天性单肾缺如(UR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我科URA患者49例,记录患者诊断及随访时的临床及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人URA患者的平均诊断年龄为29岁。随访时平均年龄为35.6岁,高血压、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分别为34.7%、32.7%和30.6%。在诊断原因中占第一位的是体检或其他原因的影像学检查(59.2%)。依据年龄将患者分为青年组和中年组,组间比较发现蛋白尿和高血压的发病率在青年组中均显著低于中年组(P0.05)。同时依据患者有无高血压和(或)蛋白尿将患者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组间比较发现年龄、孤立肾位置、肾脏长径及最大横截面积、SCr、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进一步将患者依据慢性肾脏病分期标准分为5组,发现肾脏长径、最大横截面积及蛋白尿的发病率在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约三分之一的成人URA患者出现了高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不全。肾脏长径及最大横截面积、蛋白尿可能与肾功能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