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骨筋膜室综合征多见于骨折后患者,单纯血管损伤所致筋膜室综合征虽非罕见,但其延迟诊断率和致残率均显著高于骨折后所致骨筋膜室综合征 。2003-01-2005—12我科收治4例因血管刺伤所致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并就其病因和诊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自行设计的改良梅花型交锁髓内钉与国产Gamma钉固定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即刻生物力学特性,探讨改良梅花型交锁髓内钉固定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8具成年健康男性股骨标本,按左右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制作股骨粗隆下横形骨折模型。实验组采用长度350 mm的改良梅花型交锁髓内钉固定骨折,对照组采用长度350 mm国产Gamma钉固定骨折。分别检测抗轴向压缩、抗侧弯及抗扭转力学性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000 N轴向载荷压力下的抗压刚度、1 000 N压力下的抗弯曲刚度及3 N/m下的抗扭转刚度:对照组分别为(2 359.4±200.8)N/mm、(614.7±60.2)N/m、(0.64±0.16)Nm/°,实验组分别为(2 178.1±129.5)N/mm、(439.1±48.2)N/m、(0.48±0.13)Nm/°。两组抗压、抗弯曲、抗扭转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梅花型交锁髓内钉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可用于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横形骨折。  相似文献   
43.
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变化的影响,探究其与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选用2月龄SD大鼠80只.随机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采用Allen法建立大鼠急性SCI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大鼠脊髓神经元胞浆IL-1β及胱氨酸酶(caspase-3)变化,用比色法检测其脊髓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两组大鼠脊髓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凋亡.结果 治疗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电针组IL-1β和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IL-1β和caspase-3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明显提高(P<0.01);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SOD水平明显升高(P<0.01);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电针治疗后,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脊髓IL-1β及caspase-3表达减少,减轻了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4.
大块骨缺损的修复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家钟  王新家 《医学综述》2009,15(6):877-880
大块骨缺损的修复治疗一直是骨科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传统的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人工替代物置入及骨延长术等修复技术虽都已在临床得以应用,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近年又有了不少改进,如新的取骨技术、新的复合材料、纳米人工骨等的出现以及组合式外固定架的应用。另一方面,组织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得以飞速发展,体外预购的组织工程活骨很可能成为大段骨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方式。本文拟就这方面研究的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5.
目的应用脊髓血氧浓度相依对比(BOLD)功能成像技术,观察电针刺激曲池穴在颈脊髓磁共振功能成像激活情况。方法 20例健康志愿者,电针刺激曲池穴,使用统计参数图(SPM2)软件得到健康志愿者脊髓内的激活区,观察激活区在矢状位和横断位上的功能成像激活特征。结果 20例受试者颈脊髓功能成像均可以分析出脊髓神经功能激活区,横断面上激活区域主要位于同侧(右侧)脊髓后角,同侧前角及对侧后角也有不同程度激活;矢状面上功能激活区主要位于C4-7,高位颈脊髓C1-2也有少量激活。结论电针刺激右侧曲池穴均可以引起C1-7水平脊髓的功能激活,成像发现矢状位激活区主要位于C4-7,横断位激活区主要位于同侧(右侧)脊髓后角区,激活区域与脊髓神经反射通路基本一致。C1、C2、C3及延髓功能激活区可能是电针刺激曲池穴在颈脊髓的特定后效应功能区,可能提示针灸有复杂的脊髓内神经机制与经络独特的传感通道存在。  相似文献   
46.
王新家  余莉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390-2390,2403
目的:观察脊髓慢性受压后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大鼠后路渐进性脊髓压迫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脑源性 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脊髓组织中,BDNF和TrkB反应物质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脊髓神经元,灰白质中胶质细胞染色明显;脊髓受到压迫后,压迫节段脊髓组织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表达BDNF和TrkB增强。结论:在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的过程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增多,这可能对损伤脊髓神经元 的存活和保留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脊髓损伤(SCI)后继发性神经细胞凋亡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IL-1Ra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5只。采用Allen’s法建立大鼠急性SCI动物模型.IL—1Ra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于SCI后立即硬膜下腔内分别注射IL-1Ra(10μg/10μl)和等量生理盐水,于伤后24h以损伤为中心(假手术组取相应部位),切取长约8mm脊髓组织.用蛋白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aspase-3表达的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aspase-3mRNA的表达情况;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SCI后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SCI后24h,SCI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受损伤的脊髓组织中caspase-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O.05),且TUNEL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O.01):IL—1Ra治疗组大鼠受损伤节段脊髓组织caspase-3表达及TUNEL阳性细胞数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O.01)。结论:IL-1Ra治疗可减少急性SCI后脊髓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8.
减压对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大鼠ChAT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手术减压对治疗慢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后路渐进性脊髓压迫动物模型,然后进行手术减压,观察其联合行为评分(CBS),并常规病理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脊髓损伤后ChAT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减少,CBS升高;经手术减压治疗后,ChAT阳性细胞数增多,CBS也改善,减压组与压迫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减压治疗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其促进了脊髓运动神经元合成ChAT,从而合成更多的运动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加速了实验动物行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9.
庆大霉素产生菌长期不纯化,其发酵单位就会不稳定,平均发酵单位低,自然分离能有效地保证发酵单位稳定,使平均发酵单位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50.
减压对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大鼠ChAT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手术减压对治疗慢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后路渐进性脊髓压迫动物模型,然后进行手术减压,观察其联合行为评分(CBS),并常规行病理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脊髓损伤后ChAT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减少,CBS升高;经手术减压治疗后,ChAT阳性细胞数增多,CBS也改善,减压组与压迫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减压治疗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其促进了脊髓运动神经元合成ChAT,从而合成更多的运动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加速了实验动物行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