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通过真核转染技术对乳腺癌细胞进行转染,探讨P53和siRNA-c-myc质粒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方法治疗组是利用真核转染技术来共表达P53和siRNA-c-myc质粒,使其在质粒的介导下导入人体乳腺癌细胞内,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以及其增殖能力从而探究其对乳腺癌的治疗作用,对照是以正常的乳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结果治疗组成功的将P53和siRNA-c-myc重组质粒导入人体乳腺癌细胞内,重组细胞的形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更接近正常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其增殖能力下降。结论 P53和siRNA-c-myc质粒对乳腺癌具有抑制作用,在乳腺癌的协同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中科学、合理的护理配合对患者治疗的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6月本院诊断手术治疗90例白内障患者90只眼为研究对象,均开展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精装体植入手术,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如心理护理,术前、术中和术后细节护理干预等。结果:患者视力、眼压均不同程度的提升和改善(p0.05),并在平均住院时间内顺利出院;患者机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交等优于治疗前(p0.05);随访发现无术后并发症,展现良好治疗效果。结论: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利于手术顺利和患者康复,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和改善视功能、生存质量,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疾病经血液传播,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为献血者的招募和血液检测方案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试剂,检测2007~2011年无偿献血者样本的抗-HIV1、2抗体和p24抗原,有反应性者送到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免疫印迹法(WB)确认。结果 2007~2011年共采集并筛查无偿献血者样本302422例,经确认为HIV阳性的有69例,HIV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25.505,P<0.005);无偿献血HIV感染者中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71,P<0.005);HIV感染以单纯HIV感染为主,占74%,其次为合并梅毒螺旋体的感染(25%)和HCV的感染(1%)。结论加强献血前的咨询和甄别,缩短检测"窗口期"和提高检测灵敏度,降低输血传播病毒危险,提高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45.
目的:通过对定期无偿全血捐献者、定期无偿血小板捐献者这两个特殊健康人群的B细胞数量以及抗体分泌功能的研究,评价定期捐血对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三组人群(定期无偿全血捐献者、定期无偿血小板捐献者、对照组)外周血中B细胞总数进行数量分析;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加丝裂原美洲商陆(PWM)体外培养10天,取培养上清,ELISA方法检测IgM及IgG的分泌量.采用F检验对三组样本进行方差齐性分析.当P>0.05时认为两个总体的方差相等,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由于Ig分泌量的数值较大,取对数后再做分析.结果:定期无偿全血捐献者及定期无偿血小板捐献者的B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期无偿全血捐献者及定期无偿血小板捐献者IgM及IgG的分泌量与对照组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细胞的恢复较快,机体在献血间隔期已经将B细胞的免疫功能调节到正常水平.定期献血者能正常发挥其B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6.
本研究验证核黄素(维生素B2)光化学减除血浆中指示菌的实际效果和对机采浓缩血小板的活化影响。以大肠杆菌为革兰阴性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阳性指示病原体,观察核黄素结合紫外线照射的协同效应和灭菌效果;采用流式细胞术评估灭活处理后的机采浓缩血小板的活化状态。结果表明:50μmoL/L核黄素结合6.2J/ml剂量紫外线辐照,T/E比值分别为1.44和1.58,降低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3.87和3.82Log数。血小板经病原体灭活处理后于22℃保存0天和5天时CD62p的表达率分别为4.92%和36.18%,与对照3.94%和32.03%相比表达率略有增加(P〈0.05)。结论:核黄素与紫外线照射协同效应可以减除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指示菌,对血小板无明显影响,液体血小板部分活化状态表现为贮存损伤,此损伤程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选择性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 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穿刺 ,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插管 ,对4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肠系膜上、下动脉 DSA造影 ,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4例病人 DSA造影后出血部位均得以明确 ,出血原因包括直肠上段血管畸形 2例、空肠平滑肌肉瘤 1例、回肠非特异性溃疡 1例。血管畸形显示病变区域血管增多、增粗、迂曲呈丛状 ,静脉过早显影 ;空肠平滑肌肉瘤显示肿瘤染色 ;回肠非特异性溃疡显示单纯造影剂外漏。结论 :选择性动脉 DSA是下消化道出血定位诊断的有效方法 ,对肿瘤及血管性疾病可以明确其出血病因  相似文献   
48.
49.
一个弱D15型家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Rh血型D抗原弱表现型(弱D15)等位基因的家系遗传。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和PCR技术检测各家系成员RhD、C、c、E和e抗原表型,间接抗球蛋白实验确认D抗原。依据弱D15型等位基因(RHD845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sequence specificprime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SP-PCR),检测一个弱D15型先证者的4名家系成员,同时应用双管PCR技术鉴定全部家系成员的RHD基因杂合型。结果在全部4名家系成员中检出弱D15型等位基因;RHD基因杂合型结果显示4名家系成员均为RHD /RHD 纯合型。先证者的父母、外甥均有1条正常的RHD基因,为弱D15型等位基因携带者,表现为正常D阳性;先证者和姐姐各携带2条弱D15型等位基因,基因型为RHD845A/RHD845A,形成D抗原弱表现型。结论先证者为弱D15型等位基因纯合体,弱D15型等位基因为亲代遗传基因,非个体基因变异。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武汉市第四医院确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给予后外侧入路THA治疗,B组给予后外侧小切口THA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髋关节功能和术前术后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于A组;但两组手术时间、关节功能优良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COR、ACTH水平高于术前,但B组术后COR、ACTH水平低于A组(P?<0.05)。结论 小切口T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确切,且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及术后应激反应,有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和身体恢复,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