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前臂骨折在临床上常见,但发生交叉愈合则很少.作者见到2例,报告如下.例1,男22岁.骑自行车被汽车撞伤,致脑震荡,开放性、粉碎性右尺桡骨中段骨折并左髋关节后脱位.伤后22天苏醒,前臂双骨折进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2个月后转我科,检查右前臂旋前畸形,不能做旋转活动,X片示右尺桡骨骨折交叉畸形愈合.在臂丛麻醉下手术分别从尺侧、桡侧做切口暴露尺、桡骨,去除两骨间的骨痂组织,暴露  相似文献   
42.
神经干细胞(NSC)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是脊髓损伤(SCI)后再生修复的理想材料和基因载体。我们探讨了Lentivirus介导分泌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基因工程NSC移植治疗SCI的可行性,以期为SCI后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以及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3.
骨质疏松椎体增强后对相邻椎体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利用骨质疏松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的量、不同分布及骨水泥向椎间隙渗漏等对邻近椎体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男性正常人体脊柱标本一具,范围为L_(4.5),建立L_(4.5)的三维脊柱功能单位的有限元模型。模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不同分布特点,观察不同压力方向时,相邻椎体终板的应力变化。结果不同骨水泥的量对邻近椎体生物力学的影响不大,但骨水泥分布不均匀和骨水泥在椎间隙的渗漏可导致邻近椎体的终板应力增加。结论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不均匀和骨水泥渗漏到椎间隙可引起邻近椎体终板应力的集中,这可能是邻近椎体骨折的原因。进行椎体成形手术时建议骨水泥均匀分布,并避免渗漏到椎间隙。  相似文献   
44.
对于下肢广泛性动脉闭塞,肢体已呈严重缺血或已出现坏死的晚期患者,各种非手术疗法和传统的手术方法均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故具有较高的截肢率。为了探索一条重建此类严重缺血下肢血循环的新途径,设计了犬隐动静脉直接转流重建后肢血循环的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估人胚嗅球成鞘细胞的分离与培养方法。方法:试验于2005-03/2005-08在昆明总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取自愿捐献自然流产3~5个月的胚胎,分离原代嗅球成鞘细胞,利用延迟差速贴壁法结合阿糖胞苷抑制法对细胞进行纯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细胞并计算其P75阳性率。结果:①人胚嗅球成鞘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原代培养5d的人胚嗅球成鞘细胞胞体呈长梭形,多极状,立体感强,折光性好。8d后,胞体变大,突起变长,并逐渐相互交织成网。14d后细胞主要表现为双极、三极形态。②人胚嗅球成鞘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纯度鉴定:贴壁第2天,第7天的细胞染色,P75阳性达到95%以上。第14天细胞染色阳性率降至90%。25d则仅为50%。结论:应用延迟差速贴壁法与阿糖胞苷化人胚嗅鞘细胞的方法,分离培养人胚嗅球成鞘细胞是一种较为稳定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及观察近交系版纳小耳猪皮质骨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在修复日本大耳兔大段骨缺损中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35只日本大耳兔,双上肢桡骨中段制造长约1.5cm的骨缺损模型。左侧作为实验组,将版纳猪皮质骨脱脂、脱蛋白处理,消毒后与MSCs在体外联合培养,并加入BMP后植入骨缺损区,右侧作为对照组,骨缺损区单纯用脱脂、脱蛋白处理后的皮质骨植入。另5只兔骨缺损区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组。术后4,8,12周各时间点行标本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骨密度测试,比较其骨缺损区修复愈合情况。结果术后第12周,实验组骨缺损区完全修复,骨矿密度接近正常,实验后4、8、12周各移植区骨矿密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BMC:P〈0.05,BMDIP〈0.01);对照组骨缺损区修复缓慢,新骨形成量少;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区未修复。结论近交系小耳猪皮质骨复合MSCs及BMP治疗骨缺损效果满意,经处理的近交系小耳猪皮质骨是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为大段骨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7.
瘙痒不都是皮肤病 最近.天气转凉、气候干燥.皮肤瘙痒的人明显增多,人们通常习惯性地认为瘙痒是皮肤疾病引起的。但其实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包括内、外因两方面。外部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包括季节、气候湿度和工作现场等)、生活习惯(如喝水不够.蔬菜水果吃得少.洗澡过勤.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化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骨化104例,外侧型或椎间孔型者,采用一侧椎板间开窗或扩大开窗;中央型及部分旁中央型,作两侧椎板间开窗;中央型和旁中央型合并椎管及侧隐窝狭窄者,两侧椎板开窗并行桥式椎管潜行扩大,采用特制骨圆凿和"L"型骨刀切除骨化间盘.结果104例经11个月~5年随访,优54例,良42例,可8例,优良率为92.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化经短期保守治疗无效,应选择手术治疗.根据临床特点、CT、术中所见确定手术方法,特制骨圆凿和"L"型骨刀的应用可减少对脊椎稳定性的破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椎间孔与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椎间孔型与椎间孔外型腰是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3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为椎间孔型或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占同期手术治疗病例的3.9%。9例采用椎板间入路,2例采用板侧方入路。结果:本症常累及同疗数神经根,且突出间隙以L4/5、L3/4居多。CT、MRI检查与手术所见一致。经4个月~3年随访,疗效优10例良2例,可1例。结论:薄层高分辩  相似文献   
50.
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治疗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骨折的最佳手术方式并进行研究。方法:通过随访24例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骨折采用AF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病人,其中8伴有脊髓神经压迫症状者同时行椎板切开减压术,总结分析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评价术后的伤椎高度、脊柱生理弯曲以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本组24例采用AF内固定术后12~16周腰椎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4周。术后摄片复查20例椎体高度恢复正常,22例脊柱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