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7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31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492篇
内科学   223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1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54篇
综合类   919篇
预防医学   37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54篇
  1篇
中国医学   433篇
肿瘤学   6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丙泊酚靶控浓度与脑电双频指数变化的关系。方法 :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都选择气管插管丙泊酚靶控麻醉,治疗组的靶浓度从0.5μg/m L开始逐级递增,递增梯度为0.5μg/m L;对照组靶浓度从2.0μg/m L开始逐级递增,递增梯度为1.0μg/m L。两组患者都记录了清醒状态时、意识消失时、插管前、插管后1min、插管后3min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与意识消失时丙泊酚诱导总量。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分别为3.14±0.12μg/m L和3.14±0.15μg/m L。治疗组的丙泊酚诱导总量分别为224.84±70.84mg,对照组为248.54±62.01mg,治疗组的丙泊酚诱导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麻醉期间两组的MAP与HR值都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不过治疗组插管不同时间点MAP与HR值都高于对照组。两组清醒状态时的BIS值都明显高于其他监测点,而对照组由于丙泊酚用量的增加,BIS下降的幅度更大,组间对比差异都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IS可准确地反应丙泊酚的镇静深度,低剂量丙泊酚靶控输注能有有效保持BIS值稳定与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丙泊酚诱导总量,保障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42.
脂肪肝患者肝功能血脂变化的临床分析(附127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笔者于 1 997年 1 1月~ 1 999年 1 1月对奢酒及肥胖患者 B超检查发现有脂肪肝者进行血脂及肝功能的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 ,研究对象来源门诊 B超诊断奢酒有脂肪肝患者 68例 ,肥胖 (超过标准体重 1 0 % )伴脂肪肝患者 36例 ,肥胖伴奢酒脂肪肝患者 2 3例 ,共 1 2 7例 ,其中男 89例 ,女 38例 ,平均年龄 45 .3岁。对照组 68例 ,来自门诊健康体检者 ,其中男 42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 46.1岁。皆空腹抽血查血脂、肝功能。乙肝病毒 ( HBV)、丙肝病毒( HCV)、戊肝病毒 ( HEV)血清标志物皆为阴性。全部患…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阿米卡星在治疗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中的疗效,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吡肟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后临床有效率80.43%,头孢吡肟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后临床有效率82.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发生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较为常见,两组感染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60岁或<60岁)、白血病治疗后缓解指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无效)、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10d或<10d)与疾病预后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与头孢吡肟联合阿米卡星治疗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临床有效率相当,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Orexin系统在学习记忆以及睡眠-觉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Orexin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多种途径,如Gq蛋白/PLC/PKC途径,乙酰胆碱能、谷氨酸能、GABA能途径,离子途径等影响海马的学习记忆功能。睡眠剥夺可影响脑内Orexin-A水平,而睡眠剥夺本身同时又可影响海马的学习记忆功能。因此,研究Orexin-A及其受体对睡眠-觉醒的调节并参与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对寻找新靶点防治睡眠障碍以及所造成的学习记忆功能损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5.
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黏膜连续性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楚,也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时间医学是研究生物体与时间关系以应用到医学领域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的时间节律,这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排便时间规律相契合。因此,本文分别从中医、西医两个角度,挖掘时间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排便时间规律的认识及启示,探索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2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00例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100例产妇。我们对A组产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B组产妇进行传统的硬膜外麻醉。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麻醉的优良率、麻醉起效的时间、麻醉前后的血压和心率、胎儿的Apgar(抢救指数)评分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A组产妇麻醉的优良率为98%,B组产妇麻醉的优良率为82%。A组产妇麻醉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产妇麻醉起效的时间为5.25±1.68min,B组产妇麻醉起效的时间为11.16±2.44min。A组产妇麻醉起效的时间明显短于B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麻醉前,两组产妇的血压和心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麻醉后,两组产妇的血压和心率均较麻醉前有所下降,其中A组产妇麻醉后的血压和心率略低于B组产妇,但二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产妇胎儿的Apgar评分为8.57±1.36分,B组产妇胎儿的Apgar评分为8.42±0.69分。两组产妇胎儿的Apgar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产妇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几率为5.2%,B组产妇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几率为16.1%。A组产妇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B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地提高产妇麻醉的效果,缩短其麻醉的时间,降低其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几率,而且对产妇和胎儿的健康无损害作用。此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71例肺心病患者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后5d、10d和15d测心肌酶谱。入院后均给予吸氧、抗生素、解痉化痰等综合治疗。出院后系统随访1年。结果随着NYHA心功能级别的增高.肺心病患者心肌酶谱LDH、α-HBDH、CK和CKMB的值均相应增高。心功能Ⅳ级组心肌酶谱升高尤为明显。肺心病治疗有效的患者心肌酶谱有明显的下降;治疗好转的患者心肌酶谱在治疗后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不明显;而治疗无效的患者,心肌酶谱在治疗后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随访1年内,心肌酶谱正常的患者再入院率为5.3%,而心肌酶谱异常患者的再人院率为28.9%。入院心肌酶谱是影响肺心病患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心病患者的心肌酶谱与病情密切相关,并且能够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念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2年6月采用损伤控制理念治疗肝癌破裂出血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损伤控制理念治疗,11例患者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病情稳定后9例患者接受再次确定性手术,均存活;1例患者病灶巨大,伴严重肝硬化,最后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患者肝内多发病灶,未能手术。结论损伤控制理念联合确定性手术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肋间神经冷冻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血浆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肋间神经冷冻组、PCIA组及临时肌肉注射哌替啶组,每组40例.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VAS)法评价疼痛程度,比较各组术前、术后相应时间点IL-6及CRP水平,并观察比较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48 h,肋间神经冷冻组[95.0% (38/40)]、PCIA组[90.0%(36/40)]镇痛有效率显著高于临时肌肉注射哌替啶组[35.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术前1 d 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肋间神经冷冻组术后6h时IL-6水平显著低于同期PCIA组[(13.82±4.42) ng/L比(17.94±5.1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前ld及术后2h时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肋间神经冷冻组术后24 h时CRP水平显著低于同期PCIA组[(112.6±14.0) mg/L比(125.5±17.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时肌肉注射哌替啶组、肋间神经冷冻组和PCI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5%(9/40)、5.0%(2/40)、12.5%(5/40),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肋间神经冷冻可以显著减轻开胸术后患者的疼痛,降低术后炎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