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43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寒冷应激(-10℃、10h)对小鼠脑内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0只雄性昆明品系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寒冷应激实验结束后取脑组织检测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对照组NO及NOS分别为21.12±8.68μmol/gprot、2.21±0.57U/mgprot.实验组为16.03±6.98μmol/gprot、2.84±0.79U/mgprot.寒冷应激后NO水平降低并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5),NOS活性增高并有统计学意义(t=-2.72,P<0.05).应激后NO与NOS呈显著性负相关(r=-0.461,P<0.05).结论神经递质NO及NOS参与了中枢神经寒冷应激反应,且NO水平降低、NOS活性增高,可能对中枢神经细胞主要起保护作用.在寒冷应激后期吸入适量NO可能增强脑神经元对寒冷应激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42.
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超微结构及血脑屏障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后血脑屏障及超微结构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角加速度旋转模具制作大鼠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硝酸镧颗粒的分布情况和超微形态的改变。结果 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30min血脑屏障通透性发生改变,24h通透性增加达到高峰,72h略有下降。超微结构以72h损害最为严重。结论 大鼠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是造成脑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超微结  相似文献   
43.
44.
隐血试验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建立了以非致癌剂氯丙嗪做隐血试验的新方法,报道如下。 原理:乙酸使血红素与珠蛋白分离,血红素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的作用,催化H_2O_2分解,氯丙嗪可作为受体,在磷酸作用下产生玫瑰红色。  相似文献   
45.
睡眠剥夺对大鼠脑组织SOD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睡眠剥夺后大鼠脑组织SOD含量的影响 ,探讨睡眠剥夺引起的脑损害机制及干预药物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 (FlowerPot)制作大鼠睡眠剥夺模型 ,以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睡眠剥夺后大鼠额叶、海马、脑干和下丘脑SOD含量变化 ,并观察黄芪干预对SOD活性的影响。结果 :睡眠剥夺 3d后大鼠脑额叶、海马、中脑和下丘脑的SOD活性分别为 (44 .3±5 .9)、(47.5± 7.8)、(5 7.8± 6 .0 )、(6 4.5± 6 .8)、NU·mgpro 1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16 .7± 5 .8)、(11.3± 2 .8)、(2 0 .3± 3.8)和 (17.0± 5 .7)NU·mgpro 1(P <0 .0 1)。经黄芪干预后额叶、海马、中脑及下丘脑SOD活性分别降为 (31.3± 5 .7)、(2 7.3± 5 .8)、(32 .8± 6 .9)、(31.7± 7.8)NU·mgpro 1,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的 (46 .9± 5 .8)、(5 1.3± 10 .4 )、(5 9.4± 7.6 )和 (5 9.6± 8.3)NU·mgpro 1(P <0 .0 1)。结论 :睡眠剥夺过程可能存在自由基损害影响 ,黄芪有一定的抗氧化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46.
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伤后第1、3、7天的外周血液中DD含量变化。结果:伤后当日患者血浆DD(5.17±0.78)μg·mL~(-1)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伤后3d时DD继续升高(8.83±0.88)μg·mL~(-1),第7天趋于下降(6.06±0.62)μg·mL~(-1);DD升高的幅度与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颅脑损伤的患者体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动态检测血浆DD含量变化有助于了解颅脑损伤的演变过程,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7.
业已发现 ,颅脑损伤后出现的凝血机能异常是加重脑损伤程度和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1 ] 。笔者对颅脑外伤患者血浆D -二聚体 (DD)和纤维结合蛋白 (Fn)水平进行了动态检测 ,探讨凝血纤溶功能在脑损伤病程中的变化。一、临床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在我科住院的 9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病例组 ,男 5 6例 ,女 34例 ;年龄 15~ 6 0岁 ,平均 32 .6岁。患者均在伤后 2 4h内入院 ,经头颅CT检查确诊 ,符合国内颅脑损伤诊断标准[2 ] 。根据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分为轻 (13~ 15分 )、中 (…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大鼠完全睡眠剥夺 (TSD)后脑组织一氧化氮 (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及行为变化 ,探讨黄芪对睡眠剥夺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制作大鼠TSD模型 ,观察大鼠经过 3dTSD后额叶和海马NO含量和SOD活性和行为变化 ,并观察黄芪干预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TSD大鼠额叶和海马NO含量和SOD活性均升高 ,行为改变明显。黄芪干预后大鼠脑内NO含量及SOD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1~ 0 .0 5 )并能减轻其行为改变。结论 黄芪注射液具有改善生化代谢作用 ,可减轻睡眠剥夺对机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杏仁核毁损对甲基苯丙胺(MAP)大鼠脑内5-HT2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手术组,每组各6只;采用腹腔注射MAP制备精神分裂症模型,立体定向毁损杏仁核,采用Sams-Dodd法评定各组动物刻板行为的变化,以PCR技术测定脑组织中5-HT2A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杏仁核毁损可明显降低MAP大鼠刻板行为评分(P〈0.05)。各组大鼠额叶、颞叶皮质和中脑均有5-HT2A受体mNRA(61lbp)的阳性表达,且均以额叶皮质表达最为强烈;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中脑5-HT2A受体mRNA受体表达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手术组(P〈0.05)。结论杏仁核毁损可改善MAP大鼠的刻板行为,这可能是通过中脑5-HT2A受体mRNA表达的增高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五加双参片对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方法 用苯及辐射损伤获得再障动物模型,采用半固体集落培养(CFU-GM、CFU-E、BFU-E)和液体培养(MTT)观察五加双参片对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增的影响。结果 对苯及辐射所致再障小鼠,五加双参片4、5g/kg灌胃给药,可提高CFU-GM、CFU-E、BFU-E的产率;MTT法结果显示,五加双参片对射线损伤的小鼠骨髓具有刺激造血的作用。结论 五加双参片可防治再障,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