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骨肉瘤细胞上筛选噬菌体-干扰素突变体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干扰素 (Interferon ,IFN)是肿瘤治疗中应用较成熟的一种细胞因子 ,在骨肿瘤的治疗方面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1〕。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IFNs的生物学活性较低 ;治疗效果的个体差异较大。为此 ,探讨了应用噬菌体表面呈现 (Phagedisplay)技术改造IFNs的可能性。1 材料与方法1 .1 噬菌体 干扰素AB环突变库的构建 将IFNα1c/ 86D基因插入噬菌体载体 pCANTAB5E。采用盒式突变技术对干扰素受体结合区AB环的 2 9、31、32、35位氨基酸进行随机突变。构建了噬菌体 IFNα 1c/ 86DAB环…  相似文献   
42.
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优缺点。[方法]比较32例37髋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普通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异同。[结果]小切口组平均切口长度为7.7cm,普通切口组为11.5cm(P〈0.05);小切口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5min,普通切口组为51min(P〈0.05);小切口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80ml,普通切口组为299ml(P〈0.05);小切口组及普通切口组在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切口组1例术中出现大转子尖骨折、股骨颈截骨过多、髋臼内凸,1例因髋臼安放角度异常于术后第3d出现髋关节脱位,行扩大切口调整髋臼假体角度后恢复正常;普通切口组术中、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与普通长度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相比,小切口手术在出血量、组织损伤程度、手术时间方面并无明显优势;由于切口小,术野受限,手术操作比较困难,易出现假体安装位置异常等问题。在熟练做好普通切口全髋置换手术、不增加手术损伤的前提下,可尽量减小手术切口长度,没有必要刻意追求小切口全髋置换手术。  相似文献   
43.
骨盆肿瘤的切除与功能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盆不同部位肿瘤的最佳切除术式及其功能重建方法。方法1999年1月-2006年12月,对48例骨盆肿瘤患者进行骨盆肿瘤切除及重建手术。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14~72岁,平均45.1岁。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36例。肿瘤累及Ⅰ区14例,Ⅱ区11例,Ⅲ区12例,Ⅳ区3例:肿瘤侵犯2个及以上区域8例。手术治疗术式选择:良性肿瘤予以刮除或边界切除,或加植骨;恶性肿瘤予以广泛切除或边界切除,植骨或不加植骨;对于累及髋臼部位肿瘤,采取肿瘤切除后行半盆置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重建髋关节功能。结果12例骨盆良性肿瘤术后获随访12~72个月,均恢复较好的行走功能,1例半年后局部复发,放弃治疗。36例恶性肿瘤术后获随访6~72个月,其中生存6~12个月2例(5.6%),12~24个月2例(5.6%),24~36个月6例(16.7%),36~72个月14例(38.8%),72个月以上12例(33.3%)。21例行边界切除患者,未出现局部复发。28例(77.8%)恢复正常行走功能。21例行边界切除患者均恢复行走功能。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静脉血栓2例,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伤口延迟愈合2例,半盆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1例,经相应治疗已明显好转。结论根据肿瘤部位确定切除及重建手术,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4.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51例中国文献报道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行性骨化性肌炎(myositisossificansprogressiva,MOP)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临床较罕见,国内多为个案报道,临床资料不系统,文章综合分析了国内51例MOP病例,总结MOP在我国发病的基本情况。方法光盘检索出自1979~2001年共31篇有关MOP文献报道,共51例,综合分析了51例MOP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我国MOP男性较女性患病率稍高,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0~5岁,从发病到明确诊断的间隔为7.88年,33例报道有手指、脚趾异常,首发症状多为颈后软组织包块,脊柱最容易受累。在12岁内,可导致身体大关节僵直,造成患者生活能力丧失。我国有关MOP临床治疗资料较少,且缺乏长期随访资料。结论MOP在我国发病多在0~5岁期间。脊柱是最常被侵犯的部位。  相似文献   
45.
非骨水泥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探讨非骨水泥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36例42侧髋关节。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35-78岁。平均50岁。人工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16年,平均6年3个月。翻修的原因;髋关节疼痛不伴假体明显松动11例11髋,感染2髋,无菌性松动27髋,假体柄位置异常2例。42个髋臼中无髋臼骨缺损者10髋,GustilloⅠ,Ⅱ型髋臼松动14髋,Ⅲ型髋臼松动10髋,对上述患者直接用纯钛螺旋臼成型或髋臼底加用颗粒植骨,Ⅳ型松动骨缺损8髋。采用颗粒植骨,钛网重建髋臼,骨水泥髋臼假体成型。40侧股骨进行了翻修术。其中假体无松动12髋。Gustillo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假体柄松动分别为6,8,13和1个髋关节,取出假体柄后视情况植入非骨水泥普通假体柄或加长柄,视骨缺损情况进行假体周围植骨,必要时捆绑带固定。结果:髋臼侧进行了钛网重建植骨的8例患者术后3d可以下地非负重柱拐行走,其余患翥 均可于术后3d下地负重行功能练习,术后随访6-66(平均22)个月。无假体自欺欺人多位下沉等不稳迹象,无需要再重新翻修的病例。Harris评分由翻修前的5-54分(平均32.6分)增加到术后的56-98分(平均88.1分)。随访X线片显示部分患者骨质改建,密度增加,未发现假体周围有新出现透亮带的患者。结论:最常见翻修的原因为无菌性松动。其次为股骨头或双动头置换术后金属与髋臼之间摩擦产生的疼痛,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对髋关节进行翻修术后中,近期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远期效果有待随访。  相似文献   
46.
患者女,32岁,因左桡骨远端瘤段切除术后2年,左腕部疼痛1月入院。患者2年前因左腕部疼痛,在外院X线片诊断为左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随后在外院臂丛麻醉下行左桡骨远端瘤段切除,自体右侧不带血供近段腓骨移植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骨巨细胞瘤I级(图2a)。术后2年再次出现左腕部疼痛。X线片提示左侧再造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肿瘤生长于移植腓  相似文献   
47.
目的:通过三维螺旋CT重建正常人膝关节,测量股骨远端相关解剖参数,探讨男女性股骨远端的解剖特点对于关节表面假体形态的不同要求。方法:80侧正常成人膝关节,男性、女性各40侧,年龄18~72岁,行三维螺旋CT扫描,在GE Advantage workstation工作站上进行0.625mm层厚重建,测量股骨经上髁轴线宽度、内外侧髁高度、髁间高度及内外侧滑车前突距离,行模拟截骨后,测量各截骨面高度,比较各测量值性别问的差异。结果:男女性髁间高度、经上髁轴线宽度、外侧髁高度及内侧髁高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男性各值均大于女性。股骨远端横径与纵径的比值亦为男性大于女性(P〈0.001),男性股骨内、外侧滑车前突距离均大于女性,均值差分别为1.2mm和0.7mm,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男女性之间股骨髁形态存在一定差别,股骨远端关节面假体形态的设计应该性别差异化,使假体与截骨面更好的吻合。以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8.
腓骨长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手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是常用的方法,鉴于喙锁韧带在维持肩锁关节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采用切开复位,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喙锁韧带并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2例重度肩锁关节脱位,获得满意的效果。该术式符合解剖及生物力学要求,较传统修复方法具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49.
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综合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80岁以上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及其术后康复过程。方法:80—100岁转子间骨折患者13例,平均86.6岁,均采用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时间40~55min,平均45min。除1例术前有呼吸衰竭患者于术后17d死亡外,其余12例患者均于术后1周内在协助下练习不受限制地负重行走,并较顺利地恢复伤前功能水平。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潴留或伴有充溢性尿失禁、电解质代谢紊乱、血糖增高、少尿及氮质血症,无一例卧床并发症及全髋关节置换特异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一个安全有效的办法,术后康复快,可早期负重,避免卧床并发症,人工关节在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治疗地位有待认可。  相似文献   
50.
骨科临床物理检查是骨科医师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之一,是骨科教学的重点内容。临床物理检查在骨科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骨科医生在进行临床工作时需要而且必须首先对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物理检查以获得诊断的重要信息。规范并加强骨科临床教学中物理检查技能的训练,提高物理检查结果准确性具有重要的科学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