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2篇
中国医学   2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补肾抗衰片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2.
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黄柏中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黄柏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血浆中的血药浓度;并运用3p97程序对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拟合。【结果】黄柏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是: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7743(mg·L)/min肾排泄速度常数(Ke)=7.285×10^-3L/min,吸收速度常数(Ka)=4.166×10^-2 L/min,吸收半衰期[T1/2(Ka)]=16.64min,肾排泄半衰期[T1/2(Ke)]=95.15min,出风时间[T(peak)]=50.73min,最大血药浓度[C(max)]=3.898mg/L。【结论】黄柏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呈一室模型分布。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舒脑欣滴丸佐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血瘀证患者1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62例和试验组(加用舒脑欣滴丸配合治疗)65例。2组患者均于入院时、14天、28天进行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血瘀证积分评价,并测定血清血小板α颗粒蛋白(GMP-140)、溶血磷脂酸(LPA)及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结果:治疗14天和28天后,2组DHI-S、DAR S评分均呈时间依赖性降低;28天时,试验组的DHI-S及DAR S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4天和28天,2组血瘀证积分均呈现下降趋势,28天时,试验组的血瘀证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14天、28天分别与组内入院时比较,GMP-140、LPA、TXB2水平及TXB2/6-keto-PGF1α比值均呈时间依赖性下降,6-keto-PGF1α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8天时,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GMP-140、LPA、TXB2、6-keto-PGF1α、TXB2/6-keto-PGF1α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14天时,试验组对于GMP-140及TXB2的下调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脑欣滴丸配合治疗可以改善血小板活化相关因子水平,提高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舒脑欣滴丸干预高血压眩晕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栓前状态部分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38例高血压眩晕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脱落2例,完成67例;试验组脱落6例,完成63例。对照组采用福辛普利钠或缬沙坦治疗,若降压疗效欠佳加用硝苯地平控释片(CCB)类药物或利尿剂;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脑欣滴丸联合干预。疗程均为28天。分时点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和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杜氏高血压生活量表积分变化,以及血清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血栓素B2(TXB2)、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浓度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7天、14天、21天和28天血压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7天、14天、21天、28天时DAR S、DHI-S总积分与0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点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7天、14天、21天、28天时高血压杜氏生活量表总积分与0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14天、21天、28天时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天、28天,2组GMP-140水平分别与0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4天、28天,2组TXB2水平分别与0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8天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4天、28天,2组PAI-1、t-PA水平与0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8天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脑欣滴丸对高血压眩晕血瘀证患者进行合理干预,可改善患眩晕程度及生活质量,并在改善患者血栓前状态方面有优势。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舒脑欣滴丸联合内科常规治疗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脑血流量、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13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合用舒脑欣滴丸,疗程4周。分别于入组当天,14 d,28 d,进行DARS、DHI-S、Barthel指数测评,并检测ET-1、CGRP、TM、v WF,于入组当天、28 d检测颈动脉彩超,并计算脑血流量。结果:试验组治疗后DARS、DHI-S、Barthel指数评分、脑血流量、ET-1/CGR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1、CGRP、TM、v WF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脑欣滴丸联合内科常规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增加脑血流量,其作用机制与调节ET-1/CGRP比值促进血管舒缩功能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46.
中医藏象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整体观念与五行学说的运用。文章以化疗药给人体带来的各种毒副反应这一病理状态作为切入点,结合中医相关理论,从化疗药毒副反应对心主血脉功能产生影响的角度,运用整体观念探讨"心主血脉"的科学内涵,以期为藏象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7.
随着病毒性疾病日益增多,病毒性心肌炎(VMC)成为继冠心病之后常见的心脏病病种之一,成为心脏病住院的10大病种之一,进入21世纪其发病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VMC的治疗,现代医学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休息、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中医药治疗VMC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掌握  相似文献   
48.
肺癌合并肺感染血瘀证实质及活血化瘀治则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疗法对肺癌合并肺感染中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60例确诊肺癌合并肺感染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和观察,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应用解毒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应用化瘀通脉注射液治疗,均为15天.结果此病在各期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瘀血见证,除"肿块、胸闷、胸痛"之外,舌质青紫或舌体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迂曲及舌下瘀血丝、唇甲紫绀,面色晦暗均是临床血瘀证的重要依据.活血化瘀辅助治疗可以使得血脉通畅,毒邪肿块得化解消失,炎症吸收,喘咳症状缓解,改善肺功能作用.结论活血化瘀法对肺癌合并感染有一定促进炎症吸收,改善肺功能,达到综合治疗目的,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疗效的关系。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49例,服用芪参益气滴丸1个月。提取白细胞DNA,扩增ApoE基因第4外显子,测序检测多态性位点。结果发现2个有义突变位点,第2888位突变与气短、神疲乏力的治疗效果有关;第2903位突变对胸痛、自汗的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证候的疗效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0.
试论病证结合、方证对应与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晓娟  张军平 《中医杂志》2008,49(9):775-777
辨证论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特征之一,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是传统医学诊疗疾病的重要方法.病证结合是准确认证的关键,病证统一则是辨证精确的肯綮,而方证对应是临床施治的前提,也是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建立的核心内容,但临床应用中也存在着证候概念的泛化、病证结合应用具体化的矛盾及证候与疾病诊断的不同步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