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考研热、毕业分配制度取消、执业医师实施等多种因素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工作受到很大冲击。当前医学生实习思想动态怎样?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对待新变化以提高内科实习教学质量?我们通过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95级、96级学生于2000年1月—2000年9月教学相长会4次调查摸底,取得了一些资料并制订了相应的对策,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2.
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化疗,然而在化疗时,白血病细胞被杀伤,正常造血尚未重建时,患者常有贫血、出血、感染,甚至威胁生命。为促进造血恢复,我们应用基因重组人类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实...  相似文献   
43.
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2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难治性MM采用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联合MOD、M2或VAD)方法,其中三氧化二砷10mg/d静脉滴注,共10d,同时采用MOD、M2或VAD方案化疗。于化疗前后行血常规、血清M蛋白、骨髓涂片、肝肾功能检查判断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 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对难治性MM有效率为85.7%(其中显效38.1%,进步47.6%),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对难治性MM有较高的缓解率,可能是治疗MM较有希望的药物。  相似文献   
44.
背景:研究报道用烧伤大鼠血清作为诱导剂可以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目的: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单独或与必要的诱导剂组合移植修复皮肤创面缺损与重建表皮。方法:无菌环境取大鼠骨髓,选取贴壁细胞用L-DMEM培养液培养至第4代,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含20%烧伤大鼠血清 DMEM-F12培养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表皮细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将Wistar大鼠制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分为3组,将BrdU标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含有经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单次涂布到烧伤大鼠模型创面上,以未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做对照,观察再生皮肤创面收缩率及表皮层细胞与皮肤附件再生情况。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 h后少部分细胞贴壁生长,形态长梭形,类似成纤维细胞,16 d时细胞贴满瓶底,呈鱼群样或网状排列,经流式细胞仪鉴定后加入20%烧伤大鼠血清的DMEM F-12培养基继续培养,细胞形态渐变为圆形或椭圆形细胞,经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角蛋白表达阳性,证实已分化为表皮细胞。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独移植还是与必要的诱导剂组合移植其皮肤的修复与再生情况均超过大鼠皮肤自然愈合,且不仅皮肤再生快,而且皮肤附件如毛囊等的再生也比对照组明显改善。初步推断间充质干细胞参与了表皮和皮肤附件毛囊的重建,从而改善皮肤愈合方式。  相似文献   
45.
目的:通过观察长期培养的白血病骨髓基质上清液对早幼粒白血病细胞体外的作用,寻求一种体外净化辅助方法。方法:实验于2002-04/2003-12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科实验室完成。2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为初诊或复发病例。男11例,女9例,19~55岁,平均36.8岁,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科、大连市友谊医院血液内科、铁路医院血液科、大连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提供。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诊断均符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其中M12例,M28例,M34例,M42例,M54例。常规分离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收集14,28,35d的上清分别与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共孵育,以不加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基质上清液的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的培养体系作为阴性对照,通过形态、流式细胞术、DNA电泳来观察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有无分化及凋亡表现。结果:2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是由网状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组成。②Wright-Giemsa染色可见阴性对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为悬浮生长,胞体内含颗粒,增殖旺盛,镜下常见核分裂、增殖状态的早幼粒白血病细胞;14d及28d培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基质上清液作用的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35d培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基质上清液作用的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出现细胞变形,细胞核出现改变,部分细胞核仁减少或消失。NBT还原实验发现部分早幼粒白血病细胞胞奖内出现紫蓝色颗粒,并见到核碎解成染色质小体(凋亡小体)。③35d时相上清液孵育的早幼粒白血病细胞部分出现分化现象,部分出现凋亡小体,DNA电泳见梯形带,流式细胞术检测出凋亡峰。④培养35d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基质上清液对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及促凋亡作用明显强于培养14,28d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基质上清液及阴性对照组[分化细胞数:1.5±1.8,2.1±1.5,17.3±3.0,41.0±11.1;凋亡细胞数:5.2±1.7,7.3±1.9,10.1±2.2,35.2±13.9,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培养35d的白血病骨髓基质上清液对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促进凋亡的作用。可能为白血病体外净化提供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46.
背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用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及再生需要快速有效的动员方法.常规的动员方案多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大剂量化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该方案耗时长、程序复杂.目的:对常规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方案进行改进,观察短程高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KM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于2006-09/2007-03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实验室开展的随机对照动物实验.材料:雄性8周龄KM小鼠24只,以给药方式分为3组;常规给药组、短程高剂量给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方法:常规给药组,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0.2μg次,2次/d,共6d;短程高剂量给药组,前4d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后2d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5μg次,2次/d;生理盐水对照组,每日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共6d.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粒-巨核细胞集落数.结果:常规剂量组及短程大剂量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迅速增高,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粒-巨核细胞集落培养7d后,常规剂量组和短程高剂量组的粒-巨核细胞集落计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达50倍以上(P<0.01),常规剂量组和短程高剂量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短程高剂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有着良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是对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模型的成功改进  相似文献   
47.
已知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MΦ)能选择性消除残存的肿瘤细胞,在抗复发、抗转移诸方面具重要价值。我们用免疫磁珠与分别经凝集素美洲商陆(PWM)+IL2及新城鸡瘟病毒(NDV)激活的MΦ对18例急性白血病的骨髓或外周血进行体外净化,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及评价白细胞介素 2 (IL - 2 )及干扰素 -α(IFN -α)激活的脐血单核细胞对白血病细胞株K5 6 2的杀伤作用。 [方法 ]将细胞因子激活后的各组单核细胞 (Mφ)与K5 6 2细胞株按一定效靶比作用 4 8h ,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的细胞毒效应。 [结果 ]单用IL - 2和单用IFN -α刺激的脐血单核细胞与K5 6 2细胞株作用 (效靶比 2 0∶1) ,其杀伤率分别为 (8.31± 1.32 ) %、(8.75± 0 .85 ) %。IL - 2联合IFN -α激活脐血单核细胞对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 ,效靶比 2 0∶1与5 0∶1时 ,杀伤率为 (4 1.5 2± 2 .33) %、(5 2 .6 6± 3.5 0 ) % ,与单用IL - 2及单用IFN -α组比较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并提示杀伤率随效靶比的增加而增加。 [结论 ]IFN -α和IL - 2两者联合激活后的脐血Mφ对白血病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 ,杀伤率呈效靶比依赖关系。采用激活的脐血Mφ可用于干细胞移植时清除自体骨髓和外周血内的微小残留病变。  相似文献   
49.
用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技术,对Wister大鼠的股骨骨髓内的微血管构型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骨髓中央动脉沿着骨髓腔两侧与股骨长轴相一致的方向走行,沿途以树叉祥边分支形式发出初级微动脉;毛细血管间相互吻合形成致密的毛细血管网。  相似文献   
50.
地高辛为目前治疗充血性心衰最常用的药物之一,极少发生过敏反应。我们最近遇到此药过敏1例,兹报告如下:患者女性,58岁,心悸气短伴下肢浮肿年余,近半个月来“感冒”、咳嗽,上述症状加重,不能平卧,住院。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左右心衰Ⅲ度;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于1年前,曾住某院。口服地高辛0.25毫克,10分钟后感胸部憋闷,颜面青紫,口唇发绀,随之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后,症状逐渐缓解。3天后,将0.25毫克地高辛研成粉末,使患者不能辩认出,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