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是一种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北京市房山区于 1987年发生首例HFRS后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 ,疫区范围逐渐扩大 ,在局部地区呈多发、爆发性流行状况。通过对每起疫情进行调查处理 ,落实灭鼠、小范围和大面积接种预防等措施 ,控制了HFRS疫情的蔓延 ,使HFRS发病处于低水平 ,为进一步探索HFRS防治计划和免疫策略提供依据。现将 1987~ 2 0 0 1年房山区HFRS发病状况及预防接种效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 :全部病例均为房山辖区内的原发病例 ,经流行病学个案调…  相似文献   
42.
自2003年5月~2007年12月,作者采用可吸收钉治疗三踝骨骨折36例,33例获随防,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通用重建带微创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运用通用重建带微创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利用通用重建带经皮微创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包括X线检查和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是否存在并发症.结果 51例患者随访时间为3~30个月,平均18.3个月.经X线片证实,51例全部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8个月;其中有2例出现骨折近端螺钉松动.随访终点,患者未出现骨不连和感染等不良并发症;皮肤切口短小且愈合良好;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通用重建带微创固定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切口美观、并发症少的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1998年 10月 ,我们对一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髓核摘除术 ,术中发现 L5 、S1 两神经根特殊变异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45岁。腰及右下肢后外侧痛 1年余 ,加重 1月入院。此前间断行保守治疗 1年 ,效差。查体见L5 - S1 间隙压痛 ( ) ,并向右下肢放散。右直腿抬高试验 (+ ) ,加强试验 (+ )。右拇趾背伸肌力 级 ,右跟腱反射消失。CT和 MRI示 L4- 5 椎间盘膨出 ,L5 - S1 椎间盘突出。治疗 :硬膜外麻醉行后路手术。术中切除 L4- 5 、L5 S1 间右侧黄韧带 ,切除 L5右侧椎板。探查见 :L5 及 S1 神经根 (右侧 )变异 ,两神经…  相似文献   
45.
锁定加压钢板微创固定治疗复杂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肱骨前方入路下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微创治疗复杂肱骨干骨折的初步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06年2月于肱骨前方入路下行LCP微创治疗11例复杂肱骨干骨折,并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例,女5例;年龄32~66岁。其中6例摔伤,5例车祸伤。骨折类型:多段骨折2例,长斜形骨折1例,长段粉碎性骨折8例。骨折线累及干骺端8例,其中骨折块卡压桡神经1例,其余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骨折位于肱骨中上段6例,肱骨中下段5例。伤后48h~4d手术,均无开放性骨折。结果11例骨折均于术后2~4个月愈合,1例术前桡神经卡压功能障碍者,经神经探查松解,复位固定,3d后功能恢复。术后均随访6~12个月,患者功能恢复皆良好。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优7例,良3例,中1例;HSS评分优9例,良2例。结论肱骨前方入路下结合LCP的微创术是一种治疗复杂性肱骨干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50-60岁绝经后骨折女性25羟维生素D_3和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因骨折在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50-60岁绝经后女性90例,检测患者腰椎和股骨近端部位骨密度并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检测患者身高、体重及25羟维生素D_3、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型原胶原羧基末端肽及尿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等骨代谢指标。结果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随着骨密度降低而降低(P0.05);血清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型原胶原羧基末端肽及尿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水平随着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降低而升高(P0.05);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在50-60岁绝经后女性骨折患者中,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与骨密度存在正性相关关系;血清25羟维生素D_3与血清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型原胶原羧基末端肽及尿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水平存在负性相关关系。50-60岁绝经后女性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并随着绝经年限的增加而适当增加,可以增加骨量,从而可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本文对某县农村30眼水井的卫生设施、水质及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改进对策。1 调查结果与分析1·1 水源卫生状况的分析:通过调查发现,30眼水井中,50%以上的水井周围有污染源,48%的水井没有井裙等防护设施,增加了水质污染的可能性,对卫生状况不同的水井水进行检验对比,环境卫生好、防护设施  相似文献   
48.
国内外多数研究表明,50岁前男性高血压及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女性,50岁后性别发病率的差异减小。其原因尚不清楚。是否和不同性别血压演变规律不同有关,值得考虑,但国  相似文献   
49.
1990年在未做锡克氏试验筛选情况下,我们对15~60岁的163名健康成人接种了普通精吸白类并观察了免疫学效果。免疫制剂是由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精制吸附白喉类毒素,批号890504.1,含30~50Lf/ml。接种对象随机分为0.05、0.10、0.15、0.20ml接种组。于接种当天和接种后30天分别采静脉血2ml,分离血清置-20℃冰箱保存备检。在同一试验条件下按标准微量间接血凝法检测白喉抗体。白喉抗  相似文献   
50.
目的:连续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人工假体周围早期骨量变化,为假体技术完善和骨量丢失的药物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4-01/2006-01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5例,均在术后1周、3、6和12个月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人工假体周围骨量测定(髋臼假体区,采用Wilkinson4区法,即R1、R2、R3、R4区;股骨柄假体区,采用Gruen方法分7个测量兴趣区,即ROI①、②、③、④、⑤、⑥和⑦区),上述采集数据与同一患者未置换部位比较。结果:5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髋臼区骨密度:髋臼区术侧与健侧术后1周检查时各扫描区域骨密度检测值分布接近(P均>0.05),但在术后3、6和12个月检查中,术侧R1、R2和R3区骨密度全部测试结果均明显低于健侧同部位检测值(P均<0.05~0.01),两侧间R4区骨密度测试结果无明显区别(P>0.05)。②股骨区骨密度:术后1周时术侧各扫描区域骨密度检测值与健侧分布接近(P均>0.05),在术后3、6和12个月检查中,术侧ROI①、②、③、⑥和⑦区骨密度全部测试结果均明显低于健侧同部位检测值(P均<0.05~0.01),两侧间ROI④和⑤区骨密度大部分测试结果无明显区别(P均>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人工假体周围早期骨量丢失以R1、R2、R3区和ROI①、②、③、⑥、⑦区较为明显,并多发生术后3~12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