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5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42.
肝硬化患者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肝硬化患者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 - LDL) 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肝硬化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血清Ox - LDL 分别为(420 .7±112 .1)μg/L、(634 .1 ±167 .3)μg/L和(716 .3 ±259.5)μg/L,后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1)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Ox - LDL与ALT 及胆红素呈正相关( P< 0.05)与白蛋白呈负相关( P< 0 .05) 。结果提示Ox - LDL 是肝硬化发展过程中至肝损害的因素之一。Ox- LDL测定对肝硬化的病情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IFNγ对培养大鼠肝细胞DNA和胶原的影响.方法应用3H胸腺嘧啶核苷和3H脯氨酸掺入量及掺入抑制率测定的方法.结果在5kU/L~100kU/L浓度范围内的IFNγ能明显抑制培养大鼠肝细胞DNA(100kU/L为646%)和胶原(100kU/L为674%)合成,抑制程度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IFNγ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是能抑制肝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NO与IL-8、IL-10、IL-12和TNF-α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用比色法及ELISA法检测了25例急性肝炎,35例肝硬化和30例正常人血清及尿中NO、IL-8、IL-10、IL-12和TNF-α的浓度。结果 急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中IL-8和TNF-α明显升高,血清IL-10、IL-12和NO仅肝硬化患者升高。低白蛋白血症的肝硬化患者的IL-8、TNF-α和NO水平明显增  相似文献   
45.
对比观察1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与15例健康人的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血清磷脂酶A2(PLA2)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发现患者的LPO水平和PLA2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LPO水平与S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5266、P<0.01),结果提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体内氧化作用增强,抗氧化作用降低,有氧化-抗氧化作用的失衡;有组织细胞的损伤;致损伤因素LPO和PLA2共同介入了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NO与IL-8,IL-10、IL-12和TNF-α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比色法及ELISA法检测了26例急性肝炎,35例肝硬化和30例正常人血清及尿中NO、IL-8、IL-10、IL-12和TNF-α的浓度。结果急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中IL-8和TNF-α明显升高,血清IL-10、IL-12和NO仅肝硬化患者升高。低白蛋白血症的肝硬化患者的IL-8、TNF-α和NO水平明显增高。伴有腹水及门脉高压患者的血清NO水平也明显升高,有少尿和腹水的患者24小时尿NO排出减少。结论炎症因子IL-8、TNF-α升高和抗炎因子IL-10减少是肝硬化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检测血清NO可作为判断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尿24小时NO排出量既可用作判断肝硬化的病情严重程度,也可用于对肾功能的判断。  相似文献   
47.
药物性肠病     
有关药物性肠病的资料国内外均不多见.新近随着纤维内境的开展,对药物性肠病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诊断依据.但由于干扰的因素较多,给药物性肠病的诊断带来较大的困难.有关抗菌药物应用后肠道菌群失调伪膜性肠炎另有专题故不赘述.  相似文献   
48.
十二指肠溃疡与血浆促胃动素和β内啡肽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奇荷  胡小宣 《胃肠病学》2000,5(2):105-106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DU)与血浆促胃动素(MTL)和p内啡肽(β-EP)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活动期DU、疤痕期DU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浆MTL和β-EP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活动期DU及疤痕期DU患者的血浆MTL浓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活动期DU153.79ng/L±42.20ng/L,疤痕期DU154.96ng/L±46.32ng/L,正常对照组190.49ng/L±36.54ng/L).活动期DU患者的血浆β-EP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疤痕期DU患者的血浆β-E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活动期DU12.56ng/L±4.62ng/L,疤痕期DU9.11ng/L±4.09ng/L,正常对照组8.92ng/L±3.45ng/L).结论DU患者的血浆MTL浓度降低和β-EP浓度升高可能参与DU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9.
为了探讨抑癌蛋白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阐明胃癌恶性生长的可能机理,选择88例手术切除的胃溃疡和胃癌的蜡块标本,将BrduTP掺入到DNA的断端,结合抗Brdu抗体放大信号,再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这些组织中的p21、p53及PCNA的表达。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的细胞增殖水平高而凋亡细胞减少。癌巢中很少有凋亡细胞。胃溃疡组织中凋亡的细胞明显多于胃癌组织。p53蛋白在胃癌中的检出率为38.0%。p21蛋白在胃粘液腺癌及低分化、未分化型腺癌中检出率很低。结果表明,尽管胃癌组织中发现抑癌基因p53突变蛋白的表达水平增高,但并不能促使胃癌细胞的增殖,却可以增加癌细胞的凋亡。胃粘液腺癌和低分化、未分化型腺癌的抑癌蛋白p21的表达水平低下可能是该类癌细胞过度增生的原因之一。胃癌细胞凋亡机制障碍和增殖失控是胃癌细胞增生失控的基础  相似文献   
50.
小儿消化道疾病并非罕见,但因缺乏有效的手段,既往确诊率甚低,纤维内窥检镜检查在儿科应用,提高了确诊率。我院自1984年起对268例患儿进行了检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检查病人共268例:其中男197例,女71例,就诊原因:慢性腹痛原因不明者105例,上消化出血原因待查者65例,反复呕吐原因待查者61例;其他原因37例。最低年龄9个月,最大年龄14岁,平均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