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胃间质瘤患者38例,观察其病灶大小、形态、密度、病灶强化特点、肿瘤累及范围以及其他继发改变等,并判断其良恶性。结果肿瘤最大径小于5cm者4例,最大径在5~10cm者22例,直径大于10cm者12例;13例患者病灶内可见囊变坏死形成,8例患者病灶内见出血改变,10例患者病灶局部胃腔内粘膜正常结构消失,8例可见病灶与胃腔相通及局部溃疡形成,2例患者病灶内可见气体影但未见明确溃疡形成,增强扫描后肿瘤不均匀明显强化,肿瘤较大者以边缘强化为主;28例肿块与周围组织或器官粘连;根据肿瘤大小、密度改变及邻近关系等,术前诊断良性肿瘤5例,间变性肿瘤23例,恶性肿瘤10例。结论 MSCT成像能够明确显示胃间质瘤病灶并提供有效的肿瘤诊断及分级信息,可以成为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或疗效评估的有效手段,能够对内窥镜检查进行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42.
一过性肝实质强化,或称一过性肝实质强化差异,是SCT增强扫描于肝动脉期表现的肝脏一过性灌注异常.典型CT表现为肝动脉期一过性楔形或三角形高密度强化区,边缘平直,常位于肝脏边缘部位,其中血管走行正常,门静脉期恢复为正常肝实质密度.放射学医师应加强对一过性肝实质强化CT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3.
努力促进肝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的深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肝癌早期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 (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日渐普及应用 ,肝癌患者的荷瘤生存期有了明显的延长 ,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进一步提高TACE的疗效 ,促进介入治疗的深入发展 ,必须对我国目前开展TACE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 ,抓住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将肝癌介入治疗的研究全面引向深入。一、存在的问题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在我国开展肝癌的介入放射学治疗以来 ,经过短短 2 0多年的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相似文献   
44.
应用覆膜支架经血管内治疗颈动脉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应用覆膜支架经血管内治疗颈动脉损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1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颈动脉损伤病人进行皿管内治疗,其中颅外段颈动脉损伤4例、颅内段颈内动脉(ICA)损伤7例,均采用覆膜支架封闭颈动脉破裂口,1例覆膜支架置入后发生移位而改为经静脉途径应用弹簧圈栓塞.结果 DSA显示颅外段颈动脉破裂出血4例,创伤件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和(或)假性动脉瘤7例,成功10例,ICA均保留通畅;1例改为弹簧圈柃塞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14个月,临床症状均无复发.结论 应用覆膜支架治疗颈动脉损伤是创伤小、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尤其适合于无法耐受ICA闭塞的病人.  相似文献   
45.
股骨肉瘤多发骨转移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患者男 ,1 2岁。因右大腿下端肿痛2月余入院 ,诊断为右股骨下端恶性骨肿瘤。术前胸片双肺未见转移 ,骨扫描未见转移灶。化疗一疗程后行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成骨肉瘤。术后两月患者相继出现左腕、右肘及左胸疼痛 ,考虑为骨肉瘤全身多发转移。查体 :左腕肿胀 ,质硬 ,有压痛 ,活动受限 ,右肘有压痛 ,活动自如 ,其它无特殊。实验室检查 :碱性磷酸酶 42金氏单位 ,血沉3 6mm/h ,血常规正常。X线检查 :右股骨下端干骺部骨质破坏 ,大量瘤骨形成 ,codman三角及软组织肿块 (图 1 )。术后 ,左桡骨远端骨质破坏 ,侵犯骨骺及关节 ,周围软组…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对大鼠咬肌细胞ATP酶活性的影响,为放射性骨骼肌损伤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一次性20 Gy X射线局部照射大鼠咬肌区,化学比色法检测照射后大鼠咬肌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和Ca2+-Mg2+-ATP酶等活性的变化。结果照射后3天大鼠咬肌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和Ca2+-Mg2+-ATP酶等活性分别降低了15.3%、15.1%、31.1%和16.4%,照射后30天分别降低了36.9%、35%、48.8%和36.9%。照射后30天,照射组大鼠咬肌ATP酶活性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ATP酶活性降低,肌细胞离子代谢紊乱与放射性骨骼肌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7.
肺原发性小血管炎影像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肺部原发性小血管炎的影像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临床确诊原发性小血管炎肺脏受累病例胸片及CT表现。结果肺部表现有:(1)肺内多发斑片影;(2)两肺弥漫浸润性阴影.类似肺间质性改变。结论肺原发性小血管炎影像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提高对该病认识,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8.
门脉高压症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门脉高压症是肝脏及其有关血管和胆道疾患所引起的综合征。正常门静脉压为 0 .6 5~ 1.3kPa(5~ 10mmHg) ,较下腔静脉压稍高。当门静脉压高于下腔静脉压 0 .6 5kPa(5mmHg)以上 ,或门静脉压≥ 2 .94kPa(30cmH2 O)时 ,提示存在门脉高压症。涉及门静脉高压症  相似文献   
49.
肺部树芽征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可由多种病变引起,而非活动性肺结核的特征性表现,重新认识引起该征的病因对预防错误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就引起树芽征的病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0.
鼻腔-鼻窦肿瘤侵犯颅底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腔-鼻窦肿瘤侵犯颅底无论在诊断方面,还是在治疗方面都是棘手的问题。为了准确判定肿瘤的原发部位、大小及侵犯范围,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1993年1月至1995年1月,收集了12例鼻部肿瘤侵犯颅底病人的临床与影像学(CT与MRI)资料,结果发现:①鼻腔-鼻窦肿瘤侵犯颅底的病人平均年龄偏低,本组12例的平均年龄为34岁;②对有鼻塞,鼻出血等鼻部症状的病人伴眼部症状时,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③从观察鼻腔。鼻窦肿瘤是否有颅底受累的角度看,以冠状位CT扫描最为适宜;④CT可以较好地显示筛骨水平板、筛骨纸样板、颅底等骨性结构,MRI能很好地显示脑膜、脑、视神经、颈内动脉等软组织改变,并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边界。在临床工作中,CT的费用比MRI低廉,而且更为普遍,对怀疑有颅底侵犯的病人,应首先做CT检查,为了更好地观察颅底软组织的受累情况,以决定手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最好加做MRI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