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贲门癌侵犯胃裸区的CT、MRI表现及其相关的病理解剖学基础。方法分析手术病理证实45例贲门癌的CT与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45例行CT检查,其中贲门癌侵犯GBA患者26例,高达57.8%。贲门癌侵犯GBA的CT表现分两大类,贲门癌直接侵犯GBA形成肿块21例(80.8%),转移性淋巴结侵犯GBA5例(19.2%)。11例行MR检查,其中5例(45.5%)侵犯GBA,4例肿块直接侵犯GBA,淋巴结转移1例。结论贲门癌侵犯GBA有一定的CT及MRI表现特征和解剖基础,术前检查评价贲门癌侵犯GBA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2.
动态增强MRI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动态增强技术的MRI,分析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强化特点,以提高对不同眼眶血管瘤的认识。材料和方法:海绵状血管瘤病例共12例,均为单发病灶,均行MRI,术后均得到病理证实。磁共振系统为Siemens公司MagnetomVisionPlus1.5T。采集线圈为头颅线圈。MR平扫包括:TSE序列的T1WI、T2WI横断面以及T1WI矢状和冠状面扫描。层厚4mm。增强检查,使用高压注射器,以2.0~2.5ml/s的速度于病人桡静脉处注射Gd-DTPA后,立即连续动态扫描7次。以观察造影剂的动态变化状况。结果:海绵状血管瘤有特殊的强化模式,表现为局部点状和小结节状强化,然后逐步向全肿瘤扩展。结论:动态增强的MRI对诊断海绵状血管瘤有重要鉴别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动态增强MRI对眼眶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运用动态增强MR技术,分析病变的强化特点,以提高对不同眼眶病变的认识,尤其是不同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强化特点,进而提高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共41例,均为单发病灶,均行MR检查,术后均得到病理证实。其中良性肿瘤和类肿瘤病变3l例,恶性肿瘤病变10例。使用1.5T超导MR机,头颅线圈采集。MR平扫包括:横断面T1WI、T2WI及T1WI矢状和冠状面扫描。层厚4mm。增强检查为使用对比剂后立即连续动态扫描,以观察病变的动态变化状况。对所测得的平扫及动态增强信号强度值(前、后),计算其强化率(E%)并得到时间-密度曲线(TI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良恶性肿瘤第1分钟内平均强化率(E1%)比较:恶性肿瘤的E1%〉60%,而良性肿瘤的E1%〈6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7例良性肿瘤除脑膜瘤外,绝大多数(88.9%,24例)强化为线型;(3)10例恶性肿瘤和3例脑膜瘤为平台型强化。(4)3例炎性假瘤和1例肉芽肿病变,表现为流出型。(5)12例海绵状血管瘤有特殊的强化模式,表现为局部点状和小结节状强化,然后逐步向全肿瘤扩展。结论动态增强MR检查,对鉴别良恶性肿瘤有明显意义;对鉴别肿瘤和炎症也可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少数病种,如海绵状血管瘤有特殊的强化模式。  相似文献   
44.
简述了磁共振波谱(MRS)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技术,总结了乳腺肿瘤的MRS特征,并与其生化病理特性相联系,以加深对乳腺癌的认识。  相似文献   
45.
乳腺肿瘤的磁共振波谱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磁共振波谱(MRS)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技术,总结了乳腺肿瘤的MRS特征,并与其生化病理特性相联系,以加深对乳腺癌的认识。  相似文献   
46.
骨质疏松成骨治疗后腰椎骨区域骨密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区域骨密度测量,探讨骨质疏松治疗后腰椎骨密度改变.材料和方法:对38例骨质疏松患者128个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前后腰椎骨进行前后位DEXA椎骨平均骨密度测量和区域骨密度测量对照.椎骨平均骨密度测量区包括L1~4上下终板之间的椎骨部分,区域骨密度测量区选择椎体上终板下方水平、椎体中部水平、椎体下终板上方水平和双侧椎弓根.结果:治疗后椎骨平均骨密度增高,治疗前后平均骨密度值比较相差显著(P<0.05),L1~4各椎骨平均骨密度提高率相差不显著(P>0.05),治疗后各区域骨密度增高,同部位区域骨密度治疗前后相差显著(P<0.05),水平区域骨密度提高率之间相差显著(P<0.05),椎体下终板上方水平区域增幅最大(P<0.05),左侧椎弓根和右侧椎弓根提高率之间相差不显著(P>0.05).椎骨平均骨密度增加与下终板区域上方水平、上终板下方水平区域骨密度相关系数最大,关系最密切.结论:骨质疏松成骨治疗后区域骨密度的提高是不均匀的.  相似文献   
47.
Singh指数对股骨上段骨密度的定量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Singh指数对股骨上段骨密度的定量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DXA)和X线平片对照研究了122例股骨上段定量骨密度和相应Singh指数.结果:Singh指数与股骨颈区骨密度及其T-SCOR一致,与大粗隆和粗隆间区骨密度及其T-SCOR不一致,股骨颈区骨密度低于大粗隆和粗隆间骨密度(P<0.05和P<0.01),与大粗隆骨密度呈中等相关,相关系数为0.533;与粗隆间骨密度弱相关,相关系数为0.379.Singh指数在股骨颈诊断特异度为98.33%,对股骨颈骨质疏松诊断正确率为88.89%,对股骨颈贫骨诊断正确率为81.93%;Singh指数对大粗隆诊断特异度为84.51%,对大粗隆骨质疏松诊断正确率为77.36%,对大粗隆贫骨诊断正确率为75.86%;Singh指数对粗隆间诊断特异度为69.3%;对粗隆间骨质疏松诊断正确率为69.83%;对贫骨诊断正确率为68.07%.结论:Singh指数对股骨颈骨密度定量评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8.
腰椎松质骨骨小梁高分辨率CT图像的计算机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定量分析脊柱骨质疏松的松质骨骨量的丢失。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23例高分辨率CT图像,进行特定的腰椎椎体横断面松质骨骨小梁高分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定量分析。结果:骨小梁的数量和形态参数与年龄显著相关;以55岁为界,大部分参数具有显著差异;提示骨小梁的横断面的形态有复杂趋于简单;骨小梁的连续性降低,孤立的骨小梁增加,而面积减小;最终使骨小梁在横断面上的累积面积明显降低。结论:本研究所提供的途径联系了目前的骨质疏松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实现了对个体患者骨小梁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49.
贲门癌侵犯胃裸区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贵门癌侵犯胃裸区的CT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贲门癌CT表现,观察贲门癌侵犯胃裸区的CT表现特征。结果56例贲门癌侵犯胃裸区有43例,达76.8%。43例中33例(767%)表现为胃裸区软组织肿块,10例(23.3%)表现为类圆形肿大淋巴结。结论解剖特点和淋巴引流是贲门癌易侵犯胃裸区的重要原因,且提示预后较差。贲门癌的CT检查有助于全面判断胃裸区有无累及、术前方案的制定和术中对瘤灶、淋巴结的探查和处理。  相似文献   
50.
电焊工与其他粉尘作业者的肺部高分辨率CT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在电焊工及其他尘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89例不同粉尘作业者进行肺部HRCT检查,平均年龄44.0岁,平均工龄13.1年.采用GE NX/i螺旋CT扫描仪,深吸气末HRCT采用层 厚1~2 mm,间隔10 mm,轴面扫描,扫描速度1 s/r,高分辨率重建.分析HRCT的异常表现.结果 289例粉尘作业者中121例(41.9%)肺部HRCT表现为分支状细线影,47例(16.3%)可见边缘清晰结节,与分支状细线影形成"树芽征"表现.28例(9.7%)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结节,位于小叶中心,边缘模糊.18例(6.2%)肺内可见磨玻璃影.矽尘较焊尘更易 出现肺结构扭曲异常(χ2=11.649,P<0.05).焊尘较矽尘和其他粉尘较少引起肺气肿改变(χ2=24.457, P<0.05).结论 HRCT可显示尘肺早期表现,对纤维化病变的评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