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万卫平 《放射学实践》2003,18(6):424-425
近10年来。在乳腺影像学领域中,乳腺MRI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大量的临床实验所提供的科学依据证实,MRI对原发性及复发性乳腺癌具有相当高的敏感性。到目前为止,对一些乳腺传统影像学检杏方式(乳腺钼靶或超声等)不能确定的疾病.或乳腺保留术后或放疗术后伴有的实性疤痕类患者,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乳腺MRI已经确立了其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22.
Gd-DTPA在诊断卵巢肿块中的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正确评价Gd-DTPA在诊断卵巢病变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采用MR的T2加权成像(T2WI)和增强前后T1加权成像(T1WI)3种序列,对具有手术病理结果的75例110个卵巢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注Gd-DTPA后有以下变化特征:(1)恶性肿瘤特征显示正确率由83.3%升至100.0%。(2)良、恶性肿块的实质均有明显强化,其强化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强化时程,绝大多数病变的强化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3)22例手术病理明确分期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常规平扫T1WI及T2WI,分期正确率为59.1%,运用造影剂后升至77.3%,结合MRI的3个序列可达81.8%。结论:Gd-DTPA可改善对肿瘤的描述和对其内部结构的显示,提高对恶性肿瘤诊断及分期的正确率,但Gd-DTPA增强无特异性,尚不能依据信号的强化程度来判断病灶的性质,恰当的选择使用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Aziz等(1982)发现伊维菌素是一安全而有效的盘尾丝虫微丝蚴的杀灭剂,对微丝蚴有长效抑制作用,在安全性、耐受性及疗效方面均优于海群生。Panhan(1982)发现口服埃维霉素(avermectin)Bla可防止感染期幼虫(L_3)转变为成虫,而伊维菌素无此效果,且不能抑制沙鼠内的布鲁线虫和牛体内的盘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动态增强MRI边缘强化的组织病理学因素。方法对65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行平扫及动态增强MRI检查,从中筛选出30个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肿瘤病灶动态增强MRI表现,观察肿瘤瘤巢大小、基质宽窄、微血管密度及纤维化程度等组织病理学特征,分析动态增强MRI表现与上述肿瘤组织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边缘强化明显,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流出型为主(17/30,56.7%),第一分钟内平均强化率(ΔSI1%)>75%。30例浸润性导管癌包括小癌巢13例(43%),中癌巢12例(40%),大癌巢5例(17%);肿瘤纤细、窄、宽基质分别为5例(17%)、16例(53%)、9例(30%)。早期边缘强化与小癌巢明显相关(P<0.05),也与其高比值的周边部/中央部微血管密度及低比值的周边部/中央部纤维化显著相关性(P<0.01);延迟边缘强化与窄基质明显相关(P<0.05)。结论浸润性导管癌边缘强化和造影剂流出现象不仅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还与肿瘤自身癌巢大小、基质宽窄及纤维化程度等组织病理学特...  相似文献   
25.
目的应用磁共振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的MRI表现和增强动力学特征。方法 114例正常体检和怀疑乳腺病变者分别行1.5TMRI和(或)CR钼靶检查,其中65例患者在MRI检查后一月内行活检或手术治疗,得到117个有相应病理结果的乳腺肿块。观察分析良恶性病灶的形态学及动态造影剂强化MRI特征,并与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相关。结果 (1)良恶性肿瘤的诸项形态学特征相差非常显著(P0.01),29例浸润性导管癌中,9例在MRI增强早期呈环形强化;(2)浸润性乳腺癌的第一分钟强化率75%,而良性肿瘤的第一分钟强化率50%,二者相差显著(P0.05);(3)浸润性乳腺癌总体呈流出型强化曲线倾向,而良性肿瘤和良性病变总体呈线型强化曲线倾向,二者相差显著(P0.05)。结论 (1)MRI可显示乳腺正常解剖和异常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增强动力学特征,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2)MRI是目前检出和诊断浸润性导管癌最敏感的方法,增强早期环形强化是浸润性导管癌的特征性表现;(3)MRI对病变内的微钙化显示及诊断欠佳,须与乳腺钼靶等检查和临床病史相结合。  相似文献   
26.
骨盆是骨肿瘤好发部之一,位置较深,部位隐匿[1],骨盆解剖结构复杂,肿瘤紧邻盆腔内脏及重要的血管神经[2],因此,术前清晰完整地显示肿瘤的范围及破坏程度十分重要.手术切除是否彻底与术前准备息息相关,尤其是术前影像学资料的准备.传统的骨盆手术中,医生只能凭借X线、CT三维重建,MRI等影像学技术来确定骨盆肿瘤病灶的位置及大小,从而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案[3-4].由于3种影像技术的局限性,增加了外科切除手术的难度[5].  相似文献   
27.
CT增强诊断肾梗死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梗死缺乏特异性症状,常见症状为腹部或肋胁部疼痛、低热、恶心、呕吐等.发病时患者多急诊就诊,而急诊CT平扫易于漏诊[1].本文利用CT增强扫描诊断4例肾梗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评估MRI及CT图像三维重构及图像融合在颅脑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MRI检出并均行高分辨CT(HRCT)扫描的28例颅脑肿瘤患者,将同一患者的MRI及CT影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构及图像融合,并对所获得图像在肿瘤形态显示及颅骨受累等方面分别与MRI或CT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维重构图像直观展示了肿瘤的三维空间位置;在显示肿瘤及邻近颅骨受累范围方面,较MRI、CT图像有优势。结论基于MRI及CT影像数据所获得的颅脑肿瘤三维重构图像能直观显示肿瘤空间立体位置和邻近颅骨受累状况,可为临床教学及手术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脑内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乳酸(Lac)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与临床疗效的内在关联.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在7d内的脑梗死患者,分为高压氧治疗组(n=35)、常规治疗对照组(n=39),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应用磁共振频谱(MRS)无创检测脑内NAA、Lac含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治疗15d为数据采集时间节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梗死区NAA明显下降、Lac显著增高符合既往文献报道的基本规律.在病程演变过程中,梗死区NAA回升缓慢,提示与病变区域发生不同程度的不可逆病理改变有关;治疗组局部Lac清除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梗死区乳酸清除速率加快可能是高压氧疗效较好的机制之一;应用MRS技术检测患者NAA、Lacr变化对评估病情、研判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