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9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检测calpain-Ⅰ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房中的表达,研究其在A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接受外科换瓣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3例,其中窦性心律(RSR)组15例,阵发性Af(Paf)组8例,慢性Af(Caf)组20例.在外科手术中取左心房组织,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测定calpain-Ⅰ和肌钙蛋白I(cTnⅠ)的蛋白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calpain-Ⅰ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结果①与RSR组比较,Caf组calpain-I蛋白含量增加到(344±101.9)%(P<0.01);cTnI的蛋白含量则降低到(45.0±13.4)%(P<0.01).②Caf组calpain-Ⅰ的mRNA表达为2.49±0.86,比Paf组的(1.23±0.31)和RSR组(0.89±0.23)的明显增加(均P<0.01);calpain-I的蛋白含量与cTnI的蛋白含量也呈明显负相关(r=-0.898,P<0.01).而Paf组calpain-Ⅰ和cTnⅠ蛋白表达则无明显变化.③Caf组calpain-Ⅰ的蛋白含量和mRAN水平的表达分别与左心房内径和Af持续时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Caf时左心房组织calpain-Ⅰ的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促进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参与Af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 5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植入术及临床随访情况。方法  5例因反复发作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VT/ VF)均顺利植入 ICD(其中双腔 ICD2例 ) ,随访 6~ 2 4个月 ,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 ICD工作情况。结果  5例患者无 1例死亡。随访期间共出现 VT/ VF事件 30 4次 ,ICD识别并治疗的 VT/ VF事件 71次 ,VT 6 5次 ,占 91.5 % ,VF 6次 ,占 8.5 % ,抗心动过速起搏 (ATP)终止 5 5次 ,占77.5 % ,心律转复 (CV)终止 16次 ,占 2 2 .5 % ,VF经除颤 (DF)全部一次成功。结论  ICD的治疗效果肯定 ,需加强随访 ,及时修改参数 ,同时应加强药物的辅助治疗 ,如 β-受体阻断剂 ,胺碘酮等 ,积极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1,MMP-9)及其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基因表达,并探讨其与心房结构重构的关系。方法将28例风湿性心脏病接受换瓣手术患者的右心耳标本分为3组,窦性心律组8例,阵发性房颤组8例,持续性房颤组12例,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心房组织中MMP-1、MMP-9和TIMP-1基因表达。结果(1)与窦性心律组比较,阵发性房颤组MMP-1的mRNA表达虽有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而持续性房颤组MMP-1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2)MMP-9的mRNA表达在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组和持续性房颤组心房组织的表达逐渐增加(P<0.05)。MMP-9的mRNA水平与房颤持续的时间、左心房的内径成显著的正相关(r=0.509,0.543,P<0.01);(3)与窦性心律组比较,阵发性房颤组和持续性房颤组TIMP-1的mR-NA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TIMP-1的mRNA水平与房颤持续的时间、左心房的内径成显著的负相关(r=-0.43,-0.387,P<0.05)。结论房颤患者的MMP-1、MMP-9和TIMP-1相互间的作用失衡可能与慢性房颤时的心房结构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风心二狭)患考左房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162例风心二狭并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患,术前常规做经胸心脏彩超检查,术中仔细寻找左房血栓。结果:房颤、二尖瓣返流是风心二狭思考左房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其相对危险度分别是17.744、0.468。年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口面积在单因素分析中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但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并无统计学意义。在二尖瓣返流患中,随着返流的加重,左房血栓发生率下降。结论:风心二狭病人,房颤患易形成左房血栓。二尖瓣返流对血栓形成起保护作用,二尖瓣口面积与血栓形成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35.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1975~1983年间收治胆道疾病1151例。患者主要来自本市及内江、资中、安岳等县。以农民为主。统计报导如下。一、性别、年龄本组均系汉族,男396例,女755例。男:女为  相似文献   
36.
陈运清 《医学信息》1999,12(4):23-23
我院是一所市级综合医院,现有病床500余张,93年评为“二级甲等”医院,使医院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给医院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地要求。病案统计工作作为医院管理的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这项在医院管理工作中起着核心部分的工作,一直使用手工计算,时...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经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简称CPVA)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 26例接受CPVA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测量这些患者多道电生理记录仪上电隔离术前术后体表心电图的P波时限,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前后径、左室舒张内径,在胸部CT上测量肺静脉口最大径.结果 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6例在1~8周房颤复发,其余20例均维持窦律.无房颤复发组的最大P波时限由术前的(120±16)ms降至术后的(103±17)ms(P<0.000 1);而房颤复发组的最大P波时限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术前(124±17)ms与术后(121±19)ms,P=0.12];术前P波离散度在房颤复发组和无复发组间无明显变化[(33±12)ms与(31±16)ms,P=0.788];术后的P波离散度在两组间亦无明显变化[(34±11)ms与(22±16)ms,P=0.059].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内径和肺静脉最大径在房颤复发组和无复发组间也无差别.结论 P波时限的明显缩短可以作为阵发房颤环肺静脉隔离术后的复发预测指标,但仍需大样本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38.
硫酸镁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AMI患者早期,缺氧的心肌中镁的含量急剧减少〔1〕,且有资料表明补镁对即使无明显镁缺乏证据的AMI患者的心律失常也有防治作用〔2〕。1996年1月~1998年10月我们应用硫酸镁治疗AMI患者4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辨证应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3组,A组40例为辨病辨证结合治疗组,B组40例为辨病治疗组,C组40例为常规西药治疗组。A组在辨病基础上辨证加用芪苈强心胶囊,B组辨病加用芪苈强心胶囊,C组单用西药;疗程8周。观察血浆NT-proBNP水平、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中医证候疗效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3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LVEF、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改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A组心功能分级、LVEF、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和NT-proBNP水平下降均优于B、C组(P<0.05,P<0.01)。治疗后各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对血浆NT-proBNP水平的抑制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在辨病基础上辨证运用芪苈强心胶囊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0.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idal infarction,AMI)的一种致命性机械并发症,其死亡率较高,约占AMI总死亡原因的15%[1]。现对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在CCU住院期间心脏破裂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心脏破裂的临床诊治经验。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9例患者(男6,女3),年龄62~82岁,平均(68.3±10.6)岁。4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例有糖尿病病史。患者均为首发AMI,广泛前壁梗死者6例,下壁伴后壁梗死者3例。本组患者均有心绞痛病史,7例AMI前间断发作心绞痛,心脏破裂前未有发作,2例在心脏破裂前数小时内出现了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