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单克隆抗体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48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和TLR4抗体+MPTP组,每组16只.连续7天腹腔注射MPTP制作亚急性PD小鼠模型.用小鼠滚筒协调运动测试仪评价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记录运动跌落潜伏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中脑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多巴胺能神经元、TLR4(+)细胞及CD11b(+)小胶质细胞的表达情况,显微镜观察载玻片并拍照,用Image Pro Plus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细胞计数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3组小鼠中脑TH(+)多巴胺能神经元计数、TLR4(+)细胞数目和CD11b(+)细胞数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对照组小鼠TH(+)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最多,MPTP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最少,TLR4抗体+MPTP组居中;MPTP组小鼠TLR4(+)细胞数目和CD11b(+)细胞数目最多,TLR4抗体+MPTP组次之,对照组最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TLR4特异性抗体可逆转MPTP造成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和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是临床PD治疗方案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诺迪康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并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诺迪康胶囊大、小剂量组,每组15只.诺迪康治疗组分别按0.672 g/kg(大剂量)和0.336 g/kg(小剂量),术前连续4周每天早晚两次灌胃.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组分别灌以10 mL/kg的生理盐水.脑缺血2 h再灌注后6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4 h后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中HSP70蛋白的表达,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并与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对照.结果 大剂量诺迪康胶囊能明显增强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HSP70的表达,减轻神经细胞损伤,与缺血再灌注组、诺迪康小剂量组比较,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结论 诺迪康胶囊能减轻脑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缺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HSP7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程序性细胞凋亡因子-5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缺血再灌注治疗组,后两者再分别分为再灌注6h、24h、48h、3d、7d共5个亚组,每亚组12只。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造模成功后即刻给予丁苯酞80mg/(kg·d)灌胃,余各大鼠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在相应时间点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测定缺血脑组织PDCD-5的表达,TUNEL法测定凋亡细胞。结果假手术组未见梗死灶,偶有凋亡细胞,少见PDCD-5的表达;模型组及治疗组均可见梗死灶及凋亡细胞,有PDCD-5的表达;治疗组在对应时间点较模型组梗死灶小,凋亡细胞少,PDCD-5的表达少。结论丁苯酞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PDCD-5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NF-κBp65表达水平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05只,分为假手术组、再灌注组及干预组各35只。干预组阿托伐他汀灌胃20d后,与再灌注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参考Longa的5分制法在大鼠麻醉清醒后进行评分,应用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阿托伐他汀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p65表达及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灌注组及干预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中NF-κBp65表达明显增加(P〈0.01),缺血再灌注24h达高峰;干预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干预后与再灌注组比较能减少缺血脑组织中NF-κBp65表达(P〈0.01),减少神经元凋亡(P〈0.01),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NF-κBp65表达,并能减少神经元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5.
黑质多巴胺能(DA)神经元和其他非DA神经元不可逆死亡是帕金森病(PD)的主要病理基础,但造成这种神经元进行性死亡的原因并不清.因此,临床上仍然缺乏根治性的治疗方案,仍无法中断疾病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铁离子异常代谢可能是引起PD相关机制的触发点.本文拟从铁代谢异常机制及其涉及的氧化应激、蛋白质紊乱、基因突变等方面...  相似文献   
36.
胃癌的脑膜转移(gastric cancer with 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GCLM)极为罕见,仅占胃癌患者的0.04%[1],但预后极差.本研究报道1例并复习文献报道的GCLM病例诊治情况,探索诊治方法,改善预后. 本研究已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且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检批准(批...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诊断.方法 对36例S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1.7%(33/36)患者血VitB12水平正常,8.3%(3/36)的患者血清VitB12低于正常水平;77.8%(28/36)外周血MCV增高,RDW-SD≤80 fL;31例脊髓MRI检查有异常信号,33例肌电图提示有异常改变;应用VitB12治疗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本组SCD患者有其自身发病特点;外周血MCV、RDW-SD值的变化对SCD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GB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资料: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H反射、针电极肌电图.结果:①18例GBS患者的MCV异常率为76.87%,SCV异常率为39.62%,上肢NCV异常率为58.57%,下肢NCV异常率为63.00%.MCV异常率明显高于SCV,而上肢和下肢NCV的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F波异常率77.94%,H反射异常率69.44%.F波与NCV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波与H反射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18例GBS患者中,4例单纯可见自发电位,4例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针电极肌电图异常率41.67%.结论:GBS患者运动神经纤维损害较感觉神经纤维损害重;F波为GBS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GBS患者针电极肌电图检测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NCV、F波、H反射及针电极肌电图相结合可明显提高GBS检出率.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未溶栓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血流动力学分型与预后及其对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于入院24h内行TCD检查。将患者分为完全闭塞组6例(TIBI 0~1级),部分闭塞组16例(TIBI 2~3级)及非闭塞组30例(TIBI 4~5级)。于入院30min内、发病后第7、14天分别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于发病后3个月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结果完全闭塞组与非闭塞组第7、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3±2.23)分vs(3.03±2.53)分,(4.83±2.32)分vs(1.90±2.28)分,P<0.05]。闭塞组与非闭塞组近期神经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9%vs 83.3%,P=0.001)。结论脑梗死非溶栓急性期患者采用TCD对病灶血流动力学的分型,可预测完全闭塞较非闭塞患者神经缺损程度明显,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急性丘脑梗死病灶动脉血供与病因分型、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116例急性丘脑梗死患者行头颅MRI检查,对病灶供血、TOAST分型、神经系统体征、神经功能恢复(mRS评分)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16例中单纯丘脑梗死占79.3%,联合丘脑梗死占20.7%。根据TOAST分型,大动脉硬化型占12.1%,心源型占15.5%,小动脉闭塞型占60.3%,其他占12.1%。单纯丘脑梗死中,下外侧动脉供血区占75.0%,结节丘脑动脉供血区占10.9%,脉络膜后动脉供血区占11.9%,旁中央动脉供血区占2.2%;临床表现依次为:感觉缺失、偏瘫、丘脑痛和共济失调;意识水平改变、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视野缺损、感觉障碍;意识下降、眼球运动异常和精神行为异常。下外侧动脉、结节丘脑动脉和脉络膜后动脉供血区起病后90dmRS评分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1),旁中央动脉供血区mRS评分增加。结论丘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为小动脉闭塞,其中以下外侧动脉供血区最为常见,其临床主要症状为感觉缺失、偏瘫。旁中央动脉供血区丘脑梗死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