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155例介入放射学受检者剂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本市介入放射学诊疗程序中受检者的剂量,加强介入诊疗的放射防护。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计元件(TLD)贴敷在受检者的体表处,测量并算出被照射区域及临近器官皮肤入射剂量,调查4家医院的心、脑及周围血管的9种155例介入放射诊疗手术。结果平均剂量值超过1Gy/次的手术有:PTCA、肝动脉造影、全脑造影加装支架、下肢动脉造影。所观察的PTCA和全脊髓造影术中剂量大于1Gy的分别达20%和38%。3例PTCA剂量达10~12.9Gy/次,脑血管介入手术时眼晶体、甲状腺最大剂量分别达295mGy、595mGy;脊髓血管介入手术时性腺最大剂量达100mGy。结论对剂量大于2Gy的受检者皮肤损伤应观察、随访和治疗,手术中对重要器官进行防护,建立辐射危害告之制度、强化操作者放射防护的“剂量意识”。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关节镜监视下骨折撬拨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与体会. 方法 本院自2010年6月开始采用关节镜监视下骨折撬拨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男14例,女7例,均为新鲜骨折,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SchatzkerⅡ型骨折8例,Ⅲ型骨折13例. 结果 术后12个月复查,行功能检查和X线检查,所有胫骨平台骨折都已骨性愈合.除1例患者出现屈膝20°受限外,其余患者伸屈活动满意.按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优11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达95.2%. 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骨折撬拨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符合现代微创手术的治疗原则,适合于治疗SchatzkerⅡ、Ⅲ型骨折病人.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对临界病变分别应用造影指导和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指导的治疗策略的一致性.方法:人选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因“冠心病”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术者判断为临界病变并行FFR检查的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造影图像,由4位有经验的心脏介入医生分别对造影图像中靶病变的狭窄程度进行目测判读,并写出该医生本人根据影像结果从治疗策略上是否会对该处靶病变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收集患者手术当时术者判断的狭窄程度及FFR值,分析手术当时术者判断的狭窄程度与事后4位介入医生判断的狭窄程度的差异及相关性,并分析4位介入医生根据造影指导选择的治疗策略与FFR指导的治疗策略的一致性.结果:共入选151例患者,70.2%(106例)为男性,平均年龄(62.7±9.6)岁(37 ~ 84岁).对该151例患者的169支血管的临界病变进行了FFR测量,1支为左主干,116支为前降支,27支为回旋支,25支为右冠状动脉.虽然事后4位介入医生目测判断的狭窄程度与术中目测判断的狭窄程度有一定相关性(r =0.29 ~0.38,P<0.001),但相关性不高,且有明显差异.以FFR值0.80为选择是否行介入治疗的界值,4位介入医生根据影像目测结果选择的治疗策略与FFR指导的治疗策略之间的一致性分别为:医生1为72.78%,医生2为71.60%,医生3为75.15%,医生4为72.78%.结论:单纯根据造影目测判断临界病变准确性不高,推荐在临床上使用FFR测量来指导临界病变治疗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硬性输尿管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术中的应用体会和常见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2年10月间33例腹腔镜下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0-240min,术中出血60-300ml。所有腔镜手术患者均放置"J"形内引流管,并I期缝合胆总管。"J"管6-8d后通过胃镜取出。1例患者因术中胆总管出血中转开腹,术后轻微胆漏1例,经持续腹腔引流2周后治疗痊愈。住院时间8-12d。平均随访40个月,患者无腹痛、寒热往来、黄疸等症状。未见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硬性输尿管镜弹道碎石在胆总管结石治疗的微创术式可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自拟清胆汤对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术后肝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ACST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术后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清胆汤治疗。术后第3,5,7,9天分别检测患者的TB ILI、ALT、AS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重症胆管炎术后应用清胆汤治疗,对肝功能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总结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 10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HS组(37例)、Gamma钉组(32例)、PFN组(36例),分析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DHS组、Gamma钉组、PFN组优良率分别为89.19%(33/37)、90.62%(29/32)、91.67%(33/36),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S、Gamma钉、PFN三种方法均适合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37.
目的:总结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并发症及控瘤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为10例男性患者(14侧)行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股三角尖部下约3 cm处做10 mm观察孔,另两个切口分别位于距第一切口约6 cm的股三角外侧及内侧(10 mm、5 mm)。分离皮瓣后,以大隐静脉为解剖标志,清扫浅组及深组淋巴脂肪组织,手术清扫范围同开放根治术。记录手术清扫的淋巴结,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手术时间每侧平均(130±24.9)min,每侧平均清扫淋巴结(12.1±1.2)枚,每天每侧引流量平均(60.3±37.3)ml。3例患者发生轻微并发症,1例术中出现高碳酸血症及皮下气肿,1例术后发生50 ml的血清肿,1例手术部位出现180 ml的淋巴液肿。平均随访(24±11.7)个月,无肿瘤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转移性阴茎癌及恶性生殖肿瘤是可行的,不仅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而且控瘤效果令人满意。但应进行大宗病例的研究,并长期随访以评价其控瘤效果及潜在并发症。  相似文献   
38.
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两种显露方式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两种显露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手术显露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椎旁肌间隙入路显露33例(A组);传统后入路显露51例(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VAS疼痛评分、切口并发症、椎体高度矫正率、Cobb角矫正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等各项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VAS疼痛评分、切口并发症比较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椎体高度矫正率、Cobb角矫正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显露方式与传统后入路显露方式比较,具有手术操作简单、软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等优势,但因术中暴露范围有限,在手术适应证上有其局限性。术中需行椎板开窗探查、减压、椎管内骨块复位以及不稳定脊柱骨折需加用横连接、棘突钢丝内固定者,应选传统后入路显露方式。  相似文献   
39.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手术治疗是目前粗隆骨折的首选。动力髋螺钉(DHS)股骨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院从2002年2月到2005年5月共收治了1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其中应用DHS治疗66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59例,现对这2种治疗方法做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0.
刘静  胡灏  赵美乐 《中原医刊》2004,31(13):1-2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 β -内啡肽调控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红细胞C3 b受体花环(RCR)和免疫复合物花环 (RICR)及肿瘤红细胞花环 (TRR)试验 ,测定胰腺癌患者及正常人RCR、RICR及TRR的三项红细胞免疫指标 ,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 β -内啡肽的水平。结果 :胰腺癌患者RCR( 14 .94± 4.65 )、TRR( 18.3 5± 6.2 5 )显著降低 ,而RICR( 10 .84± 2 .90 )明显升高 ,分别与正常人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1) ;术后各指标明显下降 ,10天后基本恢复术前水平 ;患者血浆 β -内啡肽水平 ( 2 76.3 1± 15 1.70 )显著升高 ( P <0 .0 1) ,血浆 β -内啡肽水平与RCR、TRR呈显著负相关 ,P值分别小于 0 .0 1和 0 .0 5。结论 :胰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根治性手术较姑息性手术能明显改善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 ,胰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 ,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转归疗效 ,对胰腺癌的诊疗具有辅诊价值 ;胰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β -内啡肽对其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