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34篇
  免费   4296篇
  国内免费   2599篇
耳鼻咽喉   370篇
儿科学   1420篇
妇产科学   941篇
基础医学   6111篇
口腔科学   295篇
临床医学   9295篇
内科学   9756篇
皮肤病学   1084篇
神经病学   364篇
特种医学   12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8篇
外科学   1318篇
综合类   22129篇
预防医学   12851篇
眼科学   315篇
药学   8100篇
  72篇
中国医学   4891篇
肿瘤学   2148篇
  2024年   266篇
  2023年   1036篇
  2022年   1255篇
  2021年   1448篇
  2020年   1619篇
  2019年   1617篇
  2018年   824篇
  2017年   1480篇
  2016年   1725篇
  2015年   2049篇
  2014年   3480篇
  2013年   3389篇
  2012年   4323篇
  2011年   4679篇
  2010年   4239篇
  2009年   4363篇
  2008年   5059篇
  2007年   4909篇
  2006年   4576篇
  2005年   4429篇
  2004年   3580篇
  2003年   3217篇
  2002年   2432篇
  2001年   2341篇
  2000年   1889篇
  1999年   1702篇
  1998年   1516篇
  1997年   1589篇
  1996年   1529篇
  1995年   1296篇
  1994年   1132篇
  1993年   916篇
  1992年   722篇
  1991年   686篇
  1990年   551篇
  1989年   577篇
  1988年   162篇
  1987年   133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相关支原体感染与免疫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102例HIV感染/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尿液样本中的生殖支原体、梨支原体、发酵支原体等相关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共有67例患者尿样中检出支原体核酸,感染率为65.69%;其中,检出生殖支原体感染23例、检出梨支原体感染15例,检出发酵支原体感染29例,感染率分别为22.55%、14.71%、28.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HIV感染患者与AIDS患者三种支原体感染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D_4~+T淋巴细胞水平<500个/μL患者的三种支原体感染率高于CD_4~+T淋巴细胞水平≥500个/μL的患者(P<0.05);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血清IL-2、TNF-α水平均低于未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IL-4水平高于未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P <0.05)。结论 HIV感染/AIDS患者具有较高的致病性支原体感染率,免疫功能较差患者的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支原体感染患者可表现为炎症因子的低表达,但尚不能认为支原体感染能够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3.
34.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全球范围内普遍流行的接触性传播的病毒,与男性生殖疾病如不育、尖锐湿疣、阴茎癌等密切相关。HPV疫苗的发展可有效预防不同亚型的HPV感染,男性群体可成为HPV疫苗的保护对象,尤其是在女性HPV抗体阳性的男性伴侣群体、男男性行为者以及心理健康需求的男性群体中应广泛应用。因此,对男性群体接种HPV疫苗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清热通利汤对于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生化指标与临床症状的功效。方法:选取86例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作为观察资料,选取的患者按简单随机原则以数字表平均划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清热通利汤外用; 治疗后3个月,对比临床疗效,统计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 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生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3.49%、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依次为37.21%、72.09%,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P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HPV-DNA转阴时间、HPV病毒载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接触性出血、阴道清洁度异常、白带化验异常的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与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通利汤能够促进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HPV-DNA转阴,提高临床疗效,更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化指标、减轻炎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36.
刘静  孙蓉 《中草药》2020,51(14):3708-3716
目的通过构建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研究小柴胡汤对NASH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小柴胡汤(高、中、低剂量)组、易善复组和强肝胶囊组。通过饲喂MCD饲料建立NASH模型,造模同时按分组给予不同药物进行干预;实验过程中记录小鼠体质量、日摄食量、日饮水量变化,实验结束对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检测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检测肝组织中TC、TG的水平变化,利用q RT-PCR技术检测肝组织脂肪酸合成酶(FAS)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水平。结果小鼠体质量、日摄食量、日饮水量及肝脏系数等数据显示MCD饮食诱导的模型组小鼠会出现体质量降低、摄入量减少及肝脏湿质量下降的特点,而小柴胡汤给药组小鼠体质量、摄入量及肝脏系数较模型组小鼠显著升高;HE染色结果显示小柴胡汤可明显减轻肝组织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改善肝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小柴胡汤能显著降低NASH模型小鼠血清及肝组织TG、TC水平,升高血清中HDL-C水平,降低血清中AST、ALT、IL-6、TNF-α水平;q 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组织FAS和SREBP-1c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小柴胡汤可显著降低FAS和SREBP-1c的基因表达水平。结论小柴胡汤对MCD饮食诱导的NASH模型小鼠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抑制脂肪酸合成基因(FAS、SREBP-1c)的表达,减少脂肪堆积,实现调脂作用,并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肝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37.
正孙建明教授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浦东新区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教授从医数十年,临证思维活跃、不拘一格,临床注重辨证。现将孙教授运用经验方清淋方配合苦参软膏治疗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经验总结如下。HPV感染与女性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以及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宫颈癌患者中,HPV的感染率为88.4%~99.7%[1]。由于HPV与宫颈癌密切相关,HPV的预防以及治疗十分重要。现代医学对HPV感染的治疗常面临着诸如转阴性难、易反复等问题,而采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治疗对  相似文献   
38.
        80%的女性一生中都可能会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其中大多数是一过性的感染,能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所清除。高危型 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筛查的普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诊断技术的提高等,多数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然而,由于对高危型HPV感染和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和治疗适应证掌握不严格,出现了不必要的筛查和不必要的阴道镜活检等过度诊断,对不需治疗的患者实施了治疗、简单治疗复杂化等过度治疗现象。本文针对高危型HPV感染和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过度诊治问题进行讨论。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39.
家中物品及时消毒地面、桌面、开关、门把手、热水壶、马桶、床头柜等用含有效氯250~500毫克/升的84消毒液擦拭,15分钟之后用清水擦洗干净,每天至少1次;毛巾、衣物、被罩等织物,用含有效氯250~500毫克/升的84消毒液浸泡1小时;水杯、茶杯、餐具、小玩具等可用漂白粉、高猛酸钾浸泡15~30分钟,或用水煮沸15分钟,用后随时消毒,再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从超市买回来的东西,被病毒污染的可能性很小,没有消毒的必要。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系统全面的阐述人诺如病毒(human noroviruses, HuNoVs)体外培养研究的历史、发展及现有体系各自的优缺点和发展方向。方法 以“human noroviruses”、“in vitro"、“culture”、“cofactor”作为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检索词,提取实验性体外培养研究论文中的结果和数据,共参考文献33篇。结果 人诺如病毒可在具有B细胞特征的淋巴瘤细胞系和单层人肠上皮细胞系中实现有限的增殖。结论 需进一步改进现有培养体系,突破因不能体外培养导致的诺如病毒基础研究瓶颈。同时,探索诺如病毒复制所需的辅助因子,并研究两者的共作用机制或许是诺如病毒体外培养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