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5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烟酸HPMC缓释骨架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验研制烟酸HPMC缓释骨架片.方法用亲水性骨架材料HPMC与烟酸混合,湿法制粒,压制成缓释骨架片.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烟酸骨架片的处方.结果处方中HPMC的用量、粘合剂均对该缓释骨架片的释药速率有显著影响,而HPMC的粘度则影响不大.结论按最佳处方制备的缓释骨架片体外药物释放接近Higuchi模型,能维持药物在12h缓慢释放.  相似文献   
32.
癣立净涂膜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癣立净涂膜剂,考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处方各药物分类提取,得到复方的有效部位,采用聚乙二醇缩甲乙醛为成膜材料,制备成涂膜剂,并观察85例手足癣、体癣或股癣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癣立净涂膜剂质量稳定,临床疗效可靠,总有效率达93.83%。  相似文献   
33.
青藤碱微透析体外回收率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英丰  周莉玲  汪小根  王利胜 《中药材》2005,28(12):1064-1067
目的:1.考察浓度、流速对相对回收率(Relative Recovery,RR)的影响;2.考察探针之间的RR有无差异性;3.考察探针相对回收率RR与相对损失率(Relative Loss,RL)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进行RR及RL的测定.结果:1.在相同流速下,RR与青藤碱溶液浓度无关;2.在相同浓度下RR随流速增加成指数下降;3.探针之间的RR及RL有显著性差异;在相同条件下RR与RL近似相等.结论:流速相同时,浓度不影响RR,浓度相同时,流速对RR有显著影响;不同探针的RR不同,因此对每根探针都必须测定RR;可用RL代替RR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34.
运用PowerPoint进行中药药剂学教学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脑的普及运用,多媒体教学作为集图文、声音、动画、影像于一体的现代教学手段,以十分丰富灵活的表达方式,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而直观具体的印象,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日渐成为高校和中小学教学的主流.我校从1998年开始由传统教学过渡到多媒体教学,现在所有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中药药剂学也是我校最早采用多媒体教学,并率先制作CAI课件进行教学的课程之一.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对PowerPoint的合理运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结合中药药剂学教学的实际,谈谈应用PowerPoint教学的体会.  相似文献   
35.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普罗帕酮缓释片处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普罗帕酮缓释片的处方。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乳糖的用量为考察因素,体外累积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选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优化处方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乳糖的用量分别为31.19%~32.16%,8.67%~14.7%,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偏差均在6%以内。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可用于盐酸普罗帕酮缓释片的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准确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36.
目的:筛选补阳还五汤(BYHWT)中特异作用于神经元样PC12细胞的化学成分,为该复方的后续研究与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固相萃取、神经元样PC12细胞细胞膜固相色谱法富集补阳还五汤特异结合神经元样PC12的效应成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UPLC-MS/MS)鉴定特异结合成分,色谱条件为流动相甲醇-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进样量3μL,流速0.3 m L·min~(-1);质谱条件为雾化器压力和辅助气压力均为379.2 kPa,气帘气压力241.3 kPa,离子源温度500℃,喷雾电压-4.5 k V。结果:补阳还五汤特异结合神经元PC12细胞的化学成分可能为6-羟基山柰酚-3,6-二-O-葡萄糖苷,6-羟基山柰酚-3,6,7-三-O-葡萄糖苷和毛蕊异黄酮苷。结论:6-羟基山柰酚-3,6-二-O-葡萄糖苷,6-羟基山柰酚-3,6,7-三-O-葡萄糖苷和毛蕊异黄酮苷可特异结合神经元样PC12细胞,可能是补阳还五汤中发挥神经保护的效应成分。  相似文献   
37.
李周  王利胜  巴文强  张艳  王玎  廖卫国  范文涛 《中草药》2015,46(14):2076-2081
目的建立青藤碱、雷公藤甲素皮肤和血液在体微透析方法。方法以青藤碱和雷公藤甲素的回收率(R)为指标,采用增量法考察灌流液体积流量对R的影响,并综合考虑实际操作时需要注意的因素,确定青藤碱和雷公藤甲素微透析的体积流量和取样间隔;采用增量法和减量法考察灌流液质量浓度对探针体外R以及传递率(D)的影响,确定探针R和D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在体微透析减量法,考察一定时间间隔内皮肤和血液探针的D,并确定探针R的稳定性。结果增量法中,青藤碱、雷公藤甲素的皮肤和血液探针体外R在0.5~2.5μL/min,随着体积流量的增高而降低,综合考虑到实际实验时间和数据准确性,最后确定体积流量为1μL/min,采样时间间隔为0.5 h;体积流量为1μL/min、青藤碱质量浓度为10~40μg/m L和雷公藤甲素质量浓度为3~12μg/m L时,青藤碱、雷公藤甲素皮肤和血液探针体外R和D稳定且相等,说明药物质量浓度对微透析探针R影响小、在体微透析可以用探针D代替R;在体微透析减量法在10 h内测得的青藤碱和雷公藤甲素皮肤探针体内D分别为(41.27±0.87)%和(37.8±0.99)%,血液微透析探针体内D分别为(44.68±1.28)%和(51.35±1.15)%,说明青藤碱和雷公藤甲素在10 h内探针的D保持稳定。结论建立的青藤碱和雷公藤甲素皮肤与血液微透析方法可用于青藤碱和雷公藤甲素皮肤给药后皮肤和血液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38.
建立阿魏酸(FA)、川芎嗪(TMP)微透析探针的体内外回收率校正方法,考察影响回收率的因素,为进一步的体内微透析试验提供依据。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透析液中FA,TMP的含量,分别计算探针的回收率;利用浓度差法(增量法、减量法)分别考察流速、浓度、温度对FA,TMP微透析探针体外回收率的影响,并考察了探针体内回收率的稳定性。增量法和减量法在相同的条件下所测得的探针体外回收率近似相等;相同的条件下,FA,TMP探针体外回收率在流速为1~2.5μL·min-1均随着流速增加而降低,在25~42℃均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加;而在同一流速下,探针体外回收率与FA,TMP浓度均无关;此外,FA,TMP的探针回收率在4个浓度循环中的变化基本保持稳定,且均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表明浓度差法的日内重复性良好。脑探针在大鼠体内8 h内的回收率可维持相对稳定,但不同的脑探针回收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提示每次在体动物实验均需进行探针的回收率校正。微透析技术可用于FA,TMP的脑局部药代动力学研究,反透析法可作为体内同时研究FA,TMP探针回收率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川芎嗪在大鼠小肠的吸收动力学,考察不同浓度药物和黄芪提取物对其吸收速率的影响以及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运用大鼠在体肠循环实验,HPLC法研究川芎嗪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情况,并考察黄芪提取物对其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不同浓度川芎嗪(0.2,0.4,0.8 mg.mL-1)在大鼠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243 4±0.001 3),(0.185 6±0.003 1),(0.074 6±0.003 9)h-1,进行Newman-Keuls法检验,药物浓度不同时川芎嗪肠吸收速率常数有差异显著性;0.2mg.mL-1川芎嗪溶液加入不同量黄芪提取物(0.5,1,2,3 mL)后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246 4±0.004 6),(0.271 7±0.002 3),(0.289 4±0.001 3),(0.244 2±0.011 4)h-1,与未加黄芪提取物组进行Newman-Keuls法检验,川芎嗪吸收速率常数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川芎嗪在大鼠小肠的吸收速率随着浓度的逐渐增加而减小,其在小肠内的吸收机制除了被动扩散之外,可能有主动转运、易化扩散等因素;黄芪可促进川芎嗪的大鼠肠吸收,且黄芪浓度对大鼠肠吸收的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制备丹参酮ⅡA纳米囊,并评价其性能。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丹参酮ⅡA纳米囊,以包封率为指标,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与处方,并评价纳米囊的粒径形态。结果以乙酸乙酯-水(1∶2)、0.5 mL司盘-80、丹参酮ⅡA-壳聚糖(1∶5)、乙醇0.4 mL为最佳处方,在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300 r/min条件下乳化,然后超声30 s,即得纳米囊。所得纳米囊外观圆整,平均粒径(172±10)nm,包封率高达73.2%。结论乳化-溶剂挥发法适用于制备丹参酮ⅡA纳米囊,且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