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 用改良小夹板镶嵌中药膏剂的方法比较石膏固定和小夹板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的165例(石膏固定102例、小夹板固定63例)和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的116例用改良小夹板镶嵌养筋正骨膏复位固定分为三组,比较三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 改良小夹板的方法早期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与石膏固定和小夹板固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远期效果一样(P〉0.05).结论 改良小夹板镶嵌养筋正骨膏治疗科雷氏骨折比石膏固定、小夹板固定的早期疗效较好,能尽快减轻症状,使骨痂提前形成,减少后期并发症,这一方法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意义探讨智能电话随访系统在肺结节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过程基于全程管理平台,结合智能机器人随访功能,设计肺结节随访话术和流程。结果/结论肺结节全程管理智能电话随访系统每日成功拨通量约为人工的7.5~10.0倍,完成随访量约为人工的9.5~14.3倍,极大提高随访效率,提升随访效果,实现肺结节患者的优质随访。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miR-135a通过靶向调节SP1对人骨肉瘤(osteosarcoma,O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人正常成骨组织和OS组织,培养正常成骨细胞(h FOB1.19)和OS细胞(MG-63),Real-time PCR法检测miR-135a和SP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SP1表达。转染miR-135a mimics和inhibitor,MTT法和Brd U-ELISA法检测OS细胞增殖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Bax、BCL-2和Caspase 3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35a与SP1的靶定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miR-135a对OS细胞中SP1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miR-135a对OS细胞中JAK2/STAT3表达的影响。结果 OS组织和细胞中miR-135a表达均显著降低,SP1表达均显著升高。转染miR-135a mimics可降低OS细胞活性,减少Brd U阳性标记率。同时,miR-135a mimics增加OS细胞Bax和Caspase 3的表达,减少BCL-2的表达。miR-135a mimics降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荧光强度,结合位点突变后荧光素酶活性升高。上调miR-135a显著降低SP1的表达并降低JAK2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miR-135a inhibitor作用均与mimics相反。结论 miR-135a可通过靶向调节SP1抑制人OS细胞增殖,诱导OS细胞凋亡,并下调JAK2/STAT3活化。  相似文献   
34.
颈椎病动物模型发病过程中颈椎骨密度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颈椎病发病过程中颈椎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探讨骨质疏松与颈椎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4—06/10在河南中医学院骨伤学院骨伤实验室完成。2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固定于特制的蹲坐低头支架上,2次/d,2.5h/次,上、下午各1次。对照组自由喂养,不作蹲坐低头处理。于造模开始0,2,3个月行颈椎X射线和骨密度检查,并在3个月时行椎间盘病理检查。结果:模型组骨密度在2个月时减低(t=28.334,27.456,P&;lt;0.05),在3个月造模成功时增高(t=32.556,33.005,P&;lt;0.01)。结论:在颈椎病发病过程中,颈椎骨密度先减低,后增高;骨质疏松参与了颈椎病的发病,是颈椎病发病的始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患者40例(40只眼),以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于治疗后2周、4周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矫正情况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视力获得了明显矫正,其中,第2周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为(0.34±0.14);第4周随访时,最佳视力矫正为(0.47±0.14)。且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也获得了明显的改善,第2周随访时,患者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为(322±91)μm;第4周随访时,患者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为(276±48)μm。同时此次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对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肯定。结论: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治疗后,患者视力将获得明显的改善,同时黄斑中心凹厚度也将减小。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但此次调查受时间限制未能分析其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因此临床上仍需加强重视,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 评价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1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结果 18例患者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6~18个月),疗效参照美国骨科协会的标准:优11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占88.89%.结论 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复位效果佳,稳固性好,费用低,痛苦小,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口服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简称药物流产)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易被早孕妇女接受,但其缺点是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长,甚至大出血、休克。如果药物流产后不及时有效的处置,孕妇断断续续性出血后,造成贫血或增加感染和并发症,仍是困扰临床医师及计划生育专科医师和早孕妇女的严重问题,因此在药物过程中,必须有效监护观察和及时正确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图像分析步入大数据时代,如何从海量的医学图像数据中挖掘出有用信息,对医学图像识别带来巨大的挑战。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新领域,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不能有效地挖掘到医学图像中蕴含的丰富信息,而深度学习通过模拟人脑建立分层模型,具有强大的自动特征提取、复杂模型构建以及高效的特征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深度学习方法能从像素级的原始数据中逐级提取从底层到高层的特征,这为解决医学图像识别面临的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首先阐述深度学习方法,列举深度学习方法的三种常见的实现模型,并介绍深度学习的训练过程;随后总结了深度学习方法在疾病检测与分类和病变识别两方面的应用情况,以及深度学习应用在医学图像识别中的两个共性问题;最后对深度学习在医学图像识别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展望.  相似文献   
40.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LIM矿化蛋白1在成骨细胞分化、成熟中有重要作用,与颈椎病的发生有很大联系。目的:观察六白菖砂粒剂对家兔颈椎病模型外周血清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LIM矿化蛋白1的影响。方法:将50只成年健康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蹲坐低头位制作颈椎病动物模型。颈复康对照组每天以颈复康0.25g灌胃,六白菖砂粒剂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天分别以0.5g、0.25g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予同等容量的蒸馏水灌胃。与4周、12周测量动物颈椎骨密度,12周时取椎体检测离体骨密度,并检测外周血清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LIM矿化蛋白1因子水平。结果与结论:六白菖砂粒剂高剂量组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LIM矿化蛋白1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颈椎病模型对照组和六白菖砂粒剂低剂量组(P<0.05);颈椎病模型对照组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LIM矿化蛋白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颈复康颗粒对照组和六白菖砂粒剂高剂量组(P<0.05),而与六白菖砂粒剂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六白菖砂粒剂是通过提高家兔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LIM矿化蛋白1水平对颈椎病产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