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09篇
  免费   3751篇
  国内免费   2866篇
耳鼻咽喉   525篇
儿科学   698篇
妇产科学   423篇
基础医学   3446篇
口腔科学   802篇
临床医学   9417篇
内科学   4952篇
皮肤病学   611篇
神经病学   1864篇
特种医学   26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97篇
外科学   4945篇
综合类   21206篇
预防医学   7547篇
眼科学   880篇
药学   8066篇
  63篇
中国医学   8302篇
肿瘤学   1885篇
  2024年   261篇
  2023年   1013篇
  2022年   1093篇
  2021年   1066篇
  2020年   1304篇
  2019年   1441篇
  2018年   1593篇
  2017年   952篇
  2016年   1273篇
  2015年   1404篇
  2014年   3863篇
  2013年   2788篇
  2012年   3031篇
  2011年   3574篇
  2010年   3516篇
  2009年   3484篇
  2008年   3396篇
  2007年   3452篇
  2006年   3199篇
  2005年   3361篇
  2004年   3045篇
  2003年   2750篇
  2002年   2175篇
  2001年   2203篇
  2000年   2502篇
  1999年   2498篇
  1998年   2204篇
  1997年   2151篇
  1996年   2015篇
  1995年   1990篇
  1994年   1689篇
  1993年   1311篇
  1992年   1176篇
  1991年   1087篇
  1990年   898篇
  1989年   760篇
  1988年   482篇
  1987年   390篇
  1986年   317篇
  1985年   290篇
  1984年   244篇
  1983年   248篇
  1982年   221篇
  1981年   191篇
  1980年   130篇
  1979年   94篇
  1978年   45篇
  1976年   26篇
  1965年   31篇
  1964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正>肺切除术是非小细胞肺癌首选的治疗措施,其中微创肺癌根治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逐渐成为一线城市及中心城市胸外科的主流手术方式[1-2]。但胸外科手术难免对肺组织会产生牵拉、挤压,引起术后气道黏膜炎性物质渗出增多,肺通气及换气能力减弱,而影响患者肺功能的恢复[3]。因此,术后肺功能的快速恢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探索有效的肺功能恢复手段,对肺叶切除患者实施量化目标锻炼结合肺部功能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原发肿物超声特征与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217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是否发生转移分为转移组(101例)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对照组(116例)。计算术前超声表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率、误诊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统计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前超声对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1.1%(92/101)、94.8%(110/116)、93.1%(202/217)、93.9%(92/98)、92.4%(110/119)、8.9%(9/101)、5.2%(6/116)。转移组患者淋巴结收缩期最高流速和搏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阻力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原发肿物的部位、边缘、边界、内部回声、回声的均匀性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原发肿物的数目、大小、纵横比、与被膜接触面积、微钙化、内部血流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物侵犯甲状腺被膜、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原发肿物数目、大小、纵横比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原发肿物侵犯甲状腺被膜、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临床上针对此类患者,术前超声医生应更仔细地寻找淋巴结转移征象,外科医生应据此制定精准化、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在肌肉骨骼损伤康复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平衡能力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肌肉骨骼损伤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徒手肌力评定(MM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GU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步长、步宽以及步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肌肉骨骼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平衡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索新时期药学服务转型与药学志愿者服务模式的转型。方法:伴随着医院药学服务转型,探索该院药学志愿者服务的三阶段发展模式。结果:药学服务逐渐转型的同时,药学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药学服务模式,对合理用药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结论:互联网+时代的药学志愿服务是我院药事科的一项新举措。如何更好地发展信息时代的药学服务与药学志愿服务,是药学人员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5.
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related inflammation, CAA-ri)是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于脑血管壁引起的炎症反应,是CAA中较为罕见的临床亚型。以头痛、癫痫发作、认知和行为改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但无特异性。头部磁共振(MRI)提示单发或多发白质高信号病灶,磁敏感加权序列(SWI)上存在超过1处皮质或皮质下出血性病灶,包括脑出血、脑微出血、皮质表面铁沉积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1月至 2019年9月于我院按照2016年新修订的诊断标准诊治的6例很有可能的CAA-ri病例,发现5例患者在常规T2及FLAIR序列也能检测出微出血和皮质表面铁沉积病灶,提示如果患者病程较长、年龄较大、微出血负荷重者常规核磁检查即能发现病灶,这一特点是诊断CAA-ri的线索,临床医生遇到这一现象应该高度重视,可进一步行SWI检查验证。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的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78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及22例癌旁正常组织样本,运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CD10蛋白的表达,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其表达强度及分布比例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2%(36/78)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直肠癌组织中CD10蛋白表达比例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均无明显相关(P > 0.05)。结直肠癌组织中CD10蛋白表达强度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P > 0.05),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无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5),中晚期结直肠癌CD10蛋白表达强度高于早期肿瘤(P=0.033),周围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结直肠癌CD10蛋白表达强度高于淋巴结阴性病例(P=0.023),存在脉管受侵犯的结直肠癌CD10蛋白表达强度高于无脉管受侵病例(P=0.004)。结论: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表达强度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无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有促进结直肠癌发展和浸润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并分析氯吡格雷治疗对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01—2019-06期间收治的214例行PCI术的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PCI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采用PCR测定患者全血CYP2C19基因分布,比较患者CYP2C19基因型特征,分析其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再狭窄的关系。结果:214例患者CYP2C19*1、*2、*3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66.36%、29.21%及4.43%;快代谢型的频率为44.86%,中代谢型的频率为42.99%,慢代谢型的频率为12.15%。其中,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组患者快代谢基因型出现的频率为9.76%,中代谢型基因出现的频率为53.65%,慢代谢基因型出现频率为36.59%(P0.05);且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等位基因出现频率为36.59%,显著低于未发生组(P0.05),而*2等位基因及*3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51.22%及12.19%,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再狭窄与氯吡格雷抵抗有关(P0.05)。结论: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CYP2C19基因突变率较高,主要以中代谢及慢代谢基因型为主,且患者CYP2C19*2和CYP2C19*3基因突变是导致预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8.
39.
第十五式白猿托桃右式接上势,右腿蹬劲,身体后仰,左脚踏跳着地,左腿屈膝下蹲,右脚回收,足跟抬起,脚尖点地,成右虚步,同时右手外翻,屈肘回收,大臂贴于右肋间,手腕尽力右抒,指尖向西,掌心向上,左手变掌,掌心托右肘,眼看右手。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颅脑创伤(TBI)开颅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原因,探讨其诊治措施。 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脑外科自2016年5月至2019年7月行TBI开颅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2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发热原因及相应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TBI开颅术后23例患者出现非感染性发热,其中吸收热3例,中枢性发热3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例,无菌性脑膜炎7例,皮下积液2例,假性囊肿1例,脑脊液漏3例,药物源性发热2例,经治疗后好转。 结论TBI开颅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原因复杂,应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