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2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患儿,女,因早产后生活能力低下10 min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26+1周,试管婴儿。其母患妊娠期糖尿病、慢性高血压。孕23周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怀疑产前感染,应用头孢曲松抗感染,未规律应用地塞米松。患儿先兆早产,阴道分娩出生,生后Apgar评分1 min 8分,5 min 9分,出  相似文献   
32.
患儿(36周胎龄出生),男,2个月,因咳嗽、呼吸困难入院。入院后发现患儿存在持续性高血压、蛋白尿和惊厥持续状态,影像学提示主动脉及大分支广泛钙化,腹主动脉、右肾动脉局部管腔变窄伴血流速度增快。患儿新生儿期因湿肺、肺动脉高压住院,期间曾发现高血压、蛋白尿。进一步行全外显子组基因高通量测序,发现患儿ENPP1基因存在源自父母的复合杂合突变:c.130C > T(p.Q44X)和.c.1112A > T(p.Y371F)。c.130C > T为无义突变,可造成蛋白质从44个氨基酸之后的部分缺失,为一级致病性突变形式;c.1112A > T为错义突变,为已报道的与特发性婴儿动脉钙化症(ⅡAC)相关的致病性突变。因此确诊为ⅡAC。给予膦酸盐及降压、止惊、呼吸支持等对症治疗,血压维持在正常高限,动脉钙化未恶化。对于持续高血压伴广泛大血管钙化的小婴儿,应注意ⅡAC的可能,尽早行影像学及基因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33.
<正>2009年,笔者有幸参加了悉尼大学儿童医院为期1年的DCH(Diploma in Child Health,儿童健康文凭)继续教育项目培训,从学习中得到以下几点对目前儿科继续教育工作的启迪,供有兴趣的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34.
病例:患儿女,14d,因发热1h入院。1h前出现发热,体温38.5℃,无呛奶、吐奶、拒乳,无咳嗽、流涕。系孕41w自然分娩出生,生时顺利。母孕期无合并症,未接触放射物质、化学试剂。居室1年前装修。查体:体温38.3℃,反应可,心、肺无异常,肝肋下1 cm,剑下未及,脾肋下未及。外院血常规WBC 44×109/mm3,N56.7%,L16.7%,M27.3%,Hb12.2g/d l,初步诊断:发热待查。第2天,体温降至正常,但面色苍白,皮肤呈花斑样,胸片示右肺纹理稍增多,行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结果均无异常,查血常规WBC 52.4×109/mm3,RBC 400×1012/mm3,Hb13.6g/d l,PLT 329×109/mm3,…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体重增长的院内相关因素.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51例VLBWI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出院时体重是否达到纠正胎龄第10百分位数分为迟缓组和非迟缓组,分别为104例和47例.结果 两组之间胎龄、出生体重、恢复出生体重日龄、体重下降百分比、日平均体重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后第1、2周迟缓组摄人热量、胃肠内摄入热量、多种氨基酸和总入量均低于非迟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龄(OR=0.140,95%CI 0.051~0.385,P=0.000)、出生体重(OR=1.016,95%CI 1.006~1.026,P=0.002)、第1周多种氨基酸量(OR=47.565,95%CI 1.386~1632.621,P=0.032)和第1周胃肠内热量(OR=23.643,95%CI 1.211~234.877,P=0.042)是影响体重增长的危险因素.结论 VLBWI生后应保证足够的热量、多种氨基酸和总入量,小于胎龄儿和有严重并发症的患儿更应加强营养,合理应用胃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的病例分析。结果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的比例为28·5%,出生体重和胎龄越小,其比例越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则达到69·2%。呕吐、腹胀和胃潴留发生的开始时间多在肠道喂养后第1周内。胎龄、出生体重较小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时以胃潴留和腹胀多见,而较大的早产儿则以呕吐多见。结论在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开始肠道喂养后约1周内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应严密监测喂养不耐受的症状。  相似文献   
37.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在新生儿科多用于危重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为治疗提供有效的静脉通路。但当个别患儿肘部血管不适宜置管而又需长期静脉输液时,我们在充分考证后,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于 2005年6-7月共进行了3例经大隐静脉穿刺置入 PICC导管,全部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体重增长的院内相关因素.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51例VLBWI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出院时体重是否达到纠正胎龄第10百分位数分为迟缓组和非迟缓组,分别为104例和47例.结果 两组之间胎龄、出生体重、恢复出生体重日龄、体重下降百分比、日平均体重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后第1、2周迟缓组摄人热量、胃肠内摄入热量、多种氨基酸和总入量均低于非迟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龄(OR=0.140,95%CI 0.051~0.385,P=0.000)、出生体重(OR=1.016,95%CI 1.006~1.026,P=0.002)、第1周多种氨基酸量(OR=47.565,95%CI 1.386~1632.621,P=0.032)和第1周胃肠内热量(OR=23.643,95%CI 1.211~234.877,P=0.042)是影响体重增长的危险因素.结论 VLBWI生后应保证足够的热量、多种氨基酸和总入量,小于胎龄儿和有严重并发症的患儿更应加强营养,合理应用胃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体重增长的院内相关因素.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51例VLBWI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出院时体重是否达到纠正胎龄第10百分位数分为迟缓组和非迟缓组,分别为104例和47例.结果 两组之间胎龄、出生体重、恢复出生体重日龄、体重下降百分比、日平均体重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后第1、2周迟缓组摄人热量、胃肠内摄入热量、多种氨基酸和总入量均低于非迟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龄(OR=0.140,95%CI 0.051~0.385,P=0.000)、出生体重(OR=1.016,95%CI 1.006~1.026,P=0.002)、第1周多种氨基酸量(OR=47.565,95%CI 1.386~1632.621,P=0.032)和第1周胃肠内热量(OR=23.643,95%CI 1.211~234.877,P=0.042)是影响体重增长的危险因素.结论 VLBWI生后应保证足够的热量、多种氨基酸和总入量,小于胎龄儿和有严重并发症的患儿更应加强营养,合理应用胃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住院期间营养及体质量增长状况.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VLBW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4年1月1日以前入院者为A组,以后入院者为B组,共151例VLBWl入选,A组54例,B组97例.第1、2周B组总热量、胃肠内热量、多种氨基酸摄入量和液体入量(包括口服和静脉)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周B组体质量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均数比较发现,开奶时间分别为(63.3±23.5)h和(27.4±14.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出生体质量日龄、开始应用胃肠外营养日龄、是否合并败血症和应用胃肠外营养人数占本组总人数比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开奶时间和第1周胃肠内热量是影响体质量增长的相关因素(P均<0.05).结论 VLBWI在生后应保证足够的热量、多种氨基酸摄入量和液体入量,对于有严重并发症的患儿更应加强营养的补充,尽早胃肠喂养,积极合理应用胃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