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269篇
  免费   11477篇
  国内免费   4532篇
耳鼻咽喉   363篇
儿科学   3815篇
妇产科学   748篇
基础医学   4873篇
口腔科学   297篇
临床医学   46751篇
内科学   27834篇
皮肤病学   872篇
神经病学   5104篇
特种医学   65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7篇
外科学   11236篇
综合类   94059篇
预防医学   23426篇
眼科学   1104篇
药学   46349篇
  460篇
中国医学   33674篇
肿瘤学   3563篇
  2024年   1163篇
  2023年   3899篇
  2022年   4625篇
  2021年   6374篇
  2020年   7581篇
  2019年   8036篇
  2018年   3356篇
  2017年   7306篇
  2016年   7608篇
  2015年   8595篇
  2014年   16338篇
  2013年   15687篇
  2012年   18369篇
  2011年   19562篇
  2010年   17776篇
  2009年   16488篇
  2008年   17964篇
  2007年   17097篇
  2006年   15136篇
  2005年   16201篇
  2004年   14665篇
  2003年   15508篇
  2002年   11049篇
  2001年   9480篇
  2000年   7004篇
  1999年   4997篇
  1998年   4466篇
  1997年   3742篇
  1996年   2866篇
  1995年   2261篇
  1994年   1566篇
  1993年   977篇
  1992年   851篇
  1991年   781篇
  1990年   554篇
  1989年   573篇
  1988年   204篇
  1987年   149篇
  1986年   141篇
  1985年   116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开展常规心血管内科治疗的40例设为对照组,将开展心血管内科规范化治疗的40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结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LDL-C、LVEDD、LVESD指标水平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K、CK-MB、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各类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远近配穴针刺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用远近配穴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60min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治疗后第1个月内观察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症状积分均略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治疗后第2个月内观察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症状积分、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近配穴针刺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能够达到较好即刻止痛效应,且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白介素-15(IL-15)抑制剂对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健康SPF级 SD大鼠20只,制备ARDS模型后随机分为IL-15抑制剂组和对照组,抑制剂组经脑室注射IL-15中和抗体,再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测量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观察脑梗死区域内炎症反应情况。结果 抑制剂组脑梗死体积(P=0.01)、MAP2阴性脑组织相对面积(P=0.03)低于对照组,但2组神经功能评分(mNSS)无明显差异(P=0.09)。结论 ARDS背景下IL-15抑制剂可以降低脑梗死体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但未发现改善神经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究磁共振与CT检查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9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组,观察组开展磁共振检查,对照组开展CT检查,对比组间诊断准确率、病灶检出率及血肿厚度等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85.56%优于对照组66.67%,(P<0.05);观察组病灶检出率83.01%与对照组39.80%相比(P<0.05);观察组检出水肿厚度<1.5mm占6.67%、1.5~6.0mm占25.56%、6.0~9.0mm占30.00%、>9.0mm占37.78%与对照组12.22%、20.00%、47.78%、20.00%对比(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选取磁共振于CT检查均能获取相关诊断资料,但磁共振检查检出率更高,且对于血肿厚度反映更佳。  相似文献   
35.
本文通过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病因病机的分析,认为其病因为外邪或内伤引动肺络虚火,从阳化热,病机为“肺热”、“络瘀”;并结合其病因病机,探究归纳《温病条辨》中清络法和中药复方清络饮在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时的理论基础,为临床中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改善患者症状提供新方法,为肺络病证治体系构建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中青年与老年急性轻型脑梗死(AMC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1年预后情况。方法收集西安地区4所三级甲等医院AMC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的不同分为老年组(≥65岁)和中青年组(18~65岁),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随访1年的结局事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2组AMCI患者的1年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AMCI患者933例,其中老年组444例,中青年组489例。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既往脑卒中史、合并肺炎、高血压、心房颤动、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肌酐、尿素氮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AMCI患者1年残障风险显著升高(HR=3.39,95%CI为1.91~6.03,P 0.001)。结论西安地区中青年与老年AMCI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临床医师需重点关注老年人群AMCI,针对性地开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改善AMC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具有强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性、高病死率等特点;而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迅速、最佳救治窗口期短、病情危重等特点,其救治关键在于选择最佳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再灌注效率。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腔内介入治疗等临床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规范救治流程,本研究对心血管医务人员的岗前培训,首诊COVID-19筛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评估流程,以及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手术的适应证、手术管理策略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88例ACI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尤瑞克林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脑血管储备功能(CVR)、搏动指数(PI)、屏气指数(BHI)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血清NSE和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CVR和BHI高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ACI患者效果显著,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血管储备功能,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l)、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水平与脓毒症患者急性肺损伤(ALI)的关系.方法 选取脓毒症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现ALI分为ALl组(47例)和非ALI组(113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MGB1、sTLT-1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脓毒症ALI患者血清HMGB1、sTLT-1水平与相关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探讨脓毒症AL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观察HMGB1、sTLT-1水平对脓毒症患者发生ALI的预测价值.结果 ALI组氧合指数[pa(O2)/FiO2]低于非ALI组,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C反应蛋白(CRP)、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血清HMGB1、sTLT-1水平均高于非A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ALI患者血清HMGB1、sTLT-1水平与pa(O2)/FiO2呈负相关,与SOFA评分、CRP、NT-proBNP呈正相关(P<0.05).pa(O2)/FiO2、SOFA评分及血清HMGB1、sTLT-1水平均是影响脓毒症AL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HMGB1、sTLT-1水平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ALI的曲线下面积为0.910,联合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血清HMGB1、sTLT-1水平单独预测.结论 脓毒症ALl患者血清HMGB1、sTLT-1水平升高,可作为判断ALI发生的潜在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