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目的:讨论并分析强化甲状腺手术过程中喉上神经损伤的防护对减轻喉上神经损伤可能性的作用。方法98例肿瘤外科住院甲状腺手术患者,在甲状腺手术过程中针对传统的手术方式进行强化,对喉上神经的损伤展开有效的预防和保护。结果手术后,在临床上进行周密的观察和验证,98例患者中出现2例喉上神经损伤的状况占2.04%,1例表现为音调低钝,不能发高音占1.02%,3例出现饮水呛咳。结论把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强化和改进,再加上手术过程中的积极防护,对于降低喉上神经的损伤率有非常大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后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烧伤后湿疹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31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后湿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 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50例行腰椎单节段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的患者,其中25例实施ERAS管理(ERAS组),25例实施传统围术期管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CRP,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引流量,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围术期疼痛情况,采用腰椎JOA评分评估手术前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VAS评分、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CRP、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1、2、3 d VA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节段经椎间孔融合术围术期采用ERAS管理可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血液丢失,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对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失血量进行分析,探讨PFNA内固定围手术期失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PFNA内固定治疗的6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的显性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进行统计分析,并依据性别、年龄、骨折类型进行分组,分析围手术期失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62例患者总失血量为(775.8±129.6) ml,显性失血量为(120.6±42.0) ml,占总失血量的15.5%,隐性失血量为(655.2±109.1) ml,占总失血量的84.5%,隐性失血量显著高于显性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组(20例)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分别为(773.3±131.5)、(122.5±44.1)、(650.8±114.2) ml;女性组(42例)分别为(777.0±124.7)、(119.7±40.2)、(657.3±107.7) 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35例)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分别为(813.1±107.5)、(117.7±49.7)ml;非高龄组(27例)分别为(727.4±114.3)、(124.4±36.6) 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隐性失血量为(695.4±74.1) ml,高于非高龄组的(603.0±65.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14例)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分别为(578.1±82.3)、(68.5±23.1)、(509.6±63.1) ml,低于不稳定组(48例)的(833.5±84.1)、(135.8±35.0)、(697.7±79.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围手术期失血主要来自于隐性失血,年龄及骨折稳定性是影响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6.
37.
一台日本东芝产Asteion/VRCT机使用已一年 ,出现一次故障并已修复 ,现将处理办法介绍如下。故障现象开机后屏幕无显示。故障分析屏幕无显示电源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比较大 ,拆开主机机箱检查电源 ,电源无输出 ,可判断是电源坏。该电源是日本索尼公司生产 ,型号是APS -90 ,双列12孔输出 ,输出电压为 +3.43、+5.1、 +12、-12、+3.3。公司报价4.5万元人民币 ,且需订货。故障排除电源坏有两个可能 ,一是电源本身故障 ,二是负载短路造成电源故障。与CT机一起购买的工作站sgi内有同样型号的电源一只 ,为应…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内固定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内固定选择、手术技术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5-03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29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测量并收集其影像学指标,包括:术前股骨近端外侧壁厚度、尖顶距(TAD)、断端正位对位差、侧位对位差、髓内钉顶点位置和外侧壁分型。同时记录患者的Singh指数和AO/OTA分型。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易导致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 291例中49例出现内固定失败。单因素分析显示:外侧壁厚度、TAD、外侧壁分型和AO/OTA分型与内固定失败相关(P0.05),而性别、年龄、断端正侧位对位差、髓内钉顶点位置和Singh指数与内固定失败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AD、外侧壁分型和骨折稳定性是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AD过大,脆弱的外侧壁及不稳定骨折是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需谨慎使用,使用后需延缓下地负重时间。  相似文献   
39.
李信  黄永辉  陈奇  徐小峰  李大鹏  孙继芾 《骨科》2016,7(3):164-167
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管狭窄(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DLSS)减压术后下肢疼痛的恢复规律,并探索影响疼痛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科行腰椎管减压术治疗DLSS的153例患者。记录不同时间(术前、术后第1~7天、术后第1~12个月)患者的下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观察其变化规律。选择年龄、性别、术前腰椎稳定性、术前VAS评分、手术节段、减压术式作为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下肢疼痛缓解的相关因素。结果下肢疼痛在减压术后即开始缓解,虽然在术后第2天出现疼痛反跳,但通过脱水及营养神经治疗,VAS评分在术后第5天恢复到术后第1天水平。术后3个月后疼痛缓解达到最佳,之后不再有明显变化。年龄、性别、术前VAS评分是影响椎管减压术后下肢疼痛改善的相关因素,而病程、手术节段、减压术式及术前腰椎稳定性与下肢疼痛改善无关。结论手术减压治疗DLSS术后下肢疼痛的恢复遵循一定规律,年轻、男性及术前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实施腰椎管减压术后,其下肢疼痛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40.
采用设计资料综合分析及风险评估的方法,对某污水处理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该项目生产中可能涉及硫化氢、甲硫醇、氨、二氧化碳、臭氧、噪声、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风险防范的关键控制点为接触硫化氢的污水泵站内维护、检修等巡检岗位,应从岗位工程技术、职业卫生管理和操作规程、应急救援措施等方面加强规范管理,切实保护职工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