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ANP与残肾功能关系。方法 收集24例无明显心力衰竭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检测血清ANP和肌酐水平,记录患者血压和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情况。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ANP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显著负相关(β=-0.421,P=O.041),而与血清肌酐水平显著正相关(β=0.518,P=0.01);血清ANT水平与透析间期增加体重/体重正相关,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ANT水平与收缩压显著正相关(β=0.509,P=0.011),与舒张压正相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ANT与残肾功能负相关。与收缩压正相关,检测ANP水平有助于评价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状态。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调查单中心肾内科门诊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基础状况,判断CKD患者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门诊就诊的CKD患者进行为期9个月的前瞻性横断面调查.结果 共有780例CKD病例入选.前4位CKD的病因分别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59.0%),高血压肾病(7.6%),狼疮肾炎(6.4%),糖尿病肾病(6.3%).病例平均年龄41.9岁.CKD各期的分布为CKD 1期47.8%、2期18.7%、3期14.0%、4期8.1%、5期11.4%.多因素回归提示年龄、蛋白尿、高血压与CKD患者的肾功能下降独立相关.结论 目前针对中国CKD患者最大规模的单中心横断面调查,有助于确定CKD患者的基本状况,为进一步纵向随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死亡19例,病死率为50.0%,3例呈"植物生存",治愈16例,轻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3例。结论早期发现,及时合理的治疗,对降低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死亡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4.
IgA肾病患者血清IgA1对足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血清IgA1对足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Jacalin 亲和层析和Sephacryl S-200 分子筛用来纯化蛋白,单体IgA1(mIgA1)热聚合为聚合体IgA1(aIgA1), 同步化的足细胞与患者和健康对照来源的aIgA1共培养,流式细胞仪评价细胞凋亡情况,Real time PCR 检测Bcl-2, Bax, Fas and Fas-L mRNA表达情况。 【结果】 IgAN患者的aIgA1可诱导足细胞的凋亡,其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0.5 ± 5.4)% vs (20.6 ± 4.5)%, P < 0.05];而健康对照的aIgA1可诱导足细胞的凋亡,凋亡率也显著高于对照[(31.4 ± 5.3)% vs (20.6 ± 4.5)%,P < 0.05];IgAN患者的aIgA1诱导足细胞的凋亡呈现时间和浓度依赖?与对照相比,IgAN患者和健康对照来源的aIgA1诱导足细胞Fas mRNA 升高2.4倍(P < 0.05),而Bcl-2 mRNA和Bax mRNA无显著性变化(P > 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血清IgA1可诱导足细胞的凋亡,其可能参与IgAN的进展。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的影响.[方法]实验组:20例慢性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规透析后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3 000 U/次,2~3次/周,时间3月,口服多糖铁及叶酸辅助治疗;对照组:15例慢性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规透析未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其他治疗同实验组.治疗前后测定所有患者的血常规、体质量指数(BMI)和血清瘦素水平等.[结果]①实验组治疗后血红蛋白从(82.2±4.2)g/L上升到(94.6±4.4)g/L(P<0.001),红细胞压积从(29.2±1.7)%上升到(34.1±1.8)%(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实验组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从(11.8±4.9)ng/mL降低到(8.9±3.5)ng/mL(r=0.614,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瘦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实验组治疗前血瘦素与BMI呈正相关(P<0.001),治疗后两者相关性消失(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瘦素与BMI分别呈正相关(P<0.001).[结论]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降低血液透析病人体内的高瘦素水平;②血液透析病人血瘦素与BMI呈正相关,但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使两者相关性消失.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韦司平联合苏诺抢救大剂量安眠药中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大剂量安眠药中毒的96例病人,给予韦司平(60~1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缓慢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7~14)d或意识转清后继续用药(5~10)d。同时,首次给予苏诺(0.8-1.2)mg加入50%葡萄糖液中静脉推注,然后,将苏诺(0.4-2.0)mg/h加入液体中持续点滴或静脉推注,直止苏醒。结果治疗组96例中,治愈率98.9%,苏醒时间2h-26h,平均5.4h;对照组42例中,治愈率71.4%,苏醒时间5.5h-96、0h,平均28.5h。结论韦可平与苏诺舍用,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比磷酸钙骨水泥与自体骨植骨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SanderⅢ型跟骨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磷酸钙骨水泥填充,对照组采用自体髂骨植骨填充。术后抬高患肢,早期活动除踝关节外的下肢其余关节。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7 d,甘露醇脱水消肿3~5 d,石膏固定3~4周。观察组术后4周拔除克氏针,进行患侧踝关节功能锻炼,并逐步完全负重下地行走。对照组术后8~12周拔除克氏针,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并逐步负重行走。术后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优良率观察组80.00%,对照组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负重行走时间及足部功能评分[(68.44±6.89)d、(85.69±5.41)分]与对照组[(88.27±7.87)d、(71.48±4.2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磷酸钙骨水泥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长期小剂量口服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Ⅱ型)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共入组90例患者,实验组46例,对照组44例。实验组口服罗红霉素150 mg/ d,每天1次,加上鼻窦炎口服液,10 ml/次,每天3次,连服12周。对照组:口服鼻窦炎口服液,10 ml/次.每天3次,连服12周。在治疗12周后分别观察患者的症状、鼻内镜检查、鼻窦 CT 检查的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鼻塞、流涕、头痛评分及鼻内镜评分和鼻窦 CT 检查都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 ﹤0.01)。嗅觉和咽干咽痛的评分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善。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86.96%,对照组为38.64%,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长期小剂量应用罗红霉素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应用分类树模型构建糖尿病肾病由微量蛋白尿到大量蛋白尿进展风险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临床资料完善的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256例,根据GFR分期及尿白蛋白定量诊断分为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组(183例)和糖尿病大量蛋白尿组(73例).记录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Exhaustive CHAID分类树算法建立糖尿病肾病进展风险的预测模型,采用错分概率Risk值、索引图评价模型的应用价值.结果 所建立的分类树模型包括3层,共11个结点,共筛选出4个解释变量:胱抑素水平、高血压病程、腰臀比、白蛋白水平;其中最为重要的预测因素为血清胱抑素水平和腰臀比水平.模型错分概率Risk值为0.141,模型拟合的效果较好.结论 分类树模型不仅能有效地拟合糖尿病肾病由微量蛋白尿向大量蛋白尿进展的风险预测,还可以有效地筛选变量间的交互作用效应.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CKD各期进展情况,构建初步的分级预后多状态Markov模型。方法:对272例CKD随访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建立包含CKD1期、CKD2期、CKD3期、CKD4期、CKD5期、死亡/终末期肾病期6个状态的Markov模型,探讨患者的分级预后。结果:平均观察年限2.0年。CKD1-2期转移的概率为9.2%/年,CKD2-3期转移的概率为10.9%/年,CKD3-4期转移的概率为13.2%/年,CKD4-5期转移的概率为16.1%/年,CKD5期-死亡/终末期肾病转移的概率为47.1%/年。以多状态Markov模型预期本队列今后50年处于CKD1期的平均时间为11.1年,处于CKD2期的平均时间为7.8年,处于CKD3期的平均时间为5.4年,处于CKD4期的平均时间为2.5年,处于CKD5期的平均时间为1.0年,预期平均寿命或肾存活期为27.8年。结论:应根据CKD不同分期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评估患者病情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