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sCD40L对再狭窄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成功接受普通支架置入术的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92例,分别于支架术前,术后第1、5、15天和180天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sCD40L。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结果支架内再狭窄率23.9%(22/92)。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前和术后血清sCD40L浓度均显著高于无再狭窄患者术前sCD40L浓度;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后高水平sCD40L持续至术后6个月,而无再狭窄患者术后5天恢复至正常。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术前血清sCD40L>3.96μg/L为截断值,计算术前sCD40L诊断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准确度和阳性似然比分别为72.7%、90%、69.6%、91.3%、85.9%和7.27。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校正混杂因素后,术前sCD40L是术后再狭窄独立预测因子,OR1.92(95%CI1.39~2.64,P=0.013)。结论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前、术后血清sCD40L水平增加提示可能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支架术前血清sCD40L是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前sCD40L有...  相似文献   
32.
【摘要】目的:探讨年轻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临床及冠脉病变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12例不同年龄AMI患者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40岁以下年轻AMI患者达14.56%,均为男性,发病与吸烟、血脂异常、肥胖有关.发病急、症状典型、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冠脉以单支病变,A型病变为主。40岁以上AMI患者男性仍高于女性,发病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有关,约30%症状不典型,冠脉病变以多支、复杂病变为主。结论:年轻AMI患者临床特点及冠脉病变与老年患者不同,应采取不同的防治方式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心肌缺血与抑郁程度的关系。方法:2002-01/2003-12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及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共193例。纳入标准:①年龄60~79岁,性别不限。②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单支或多支狭窄≥50%的患者。③静息血压≤180/120mmHg(1mmHg=0.133kPa)。排除心功能不全、慢性支气管炎、瓣膜病、心肌病及严重心律失常和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和施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实际纳入研究12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流行病研究中心抑郁度量表评估结果将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21例分为无抑郁组(64例),轻中度抑郁组(34例)和严重抑郁组(23例),观察不同组别之间在日常生活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心肌缺血发生状况。结果:无抑郁状态组以单支冠状动脉病变为主,轻中度抑郁组单支,双支和3支病变比例相近;日常生活中轻中度抑郁组ST段下降次数[4.2±1.3)次],ST段下降持续时间[(35.8±9.2)min],ST段下降指数(3.28±0.9)min/h]均高于无抑郁组[(1.8±0.3)次,(16.6±4.2)min,(1.76±0.4)min/h]和严重抑郁组[(2.1±0.7)次,(17.8±5.8)min,(1.69±0.5)min/h](t=3.531,5.167,2.047,P<0.05);运动试验中心肌缺血阳性率与严重抑郁组相近,但明显高于无抑郁组(χ2=3.274,P<0.05);严重抑郁组以3支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识别动脉粥样斑块性质的价值。方法制作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对兔腹主动脉分别采用MRI扫描,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成功建立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MR图像T_1WI、T_2WI、PDWI序列中易损斑块呈高信号,FSE-PDWZ脂肪抑制信号消失,SE T_1WI增强扫描可见斑块略有强化;稳定斑块的影像学表现为斑块厚度增大,以等信号居多,增强扫描后斑块强化明显;与病理切片结果符合率较高,与IVUS的结果相近。结论MRI可以检测兔腹主动脉粥样斑块并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35.
动脉粥样硬化的若干进展赵快乐,吴京兰(江西医学院八九级南昌330006)1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在高脂血症,异常脂蛋白血症环境中,受到损伤刺激,经愈合和修复反应等多种因素作用而产生。其中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起着关键性作用。正常的内...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血管内超声(IVUS)识别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VP)的价值.方法: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给以球囊拉伤腹主动脉加高脂饮食8周,建立兔腹主动脉VP模型.15只兔成功建立VP模型后分别进行MRI扫描和IVUS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MRI和IVUS识别兔动脉粥样硬化VP的敏感性分别为83.8%和89.2%,特异性为90.6%和90.6%.MRI对VP检测阳性率结果与IVU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结论:MRI与IVUS相似,对识别兔腹主动脉VP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38.
hbFGF基因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bFGF基因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机制及效果.方法 体外分离、纯化、培养猪骨髓MSCs,制备、抽提、纯化质粒Pd-bFGF,通过球囊堵闭法建立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通过冠状动脉内给药方式灌注hbFGF基因到梗死部位.通过冠状动脉造影(CAG)、免疫组化计数及超声心动图观察梗死区血管计数、Rentrop分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梗死面积等指标,进而评价hbFGF基因联合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结果 A组、B组、C组均有促血管新生及心功能改善作用,A组的作用最强.结论 基因联合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9.
40.
介绍Brugada 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