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糖尿病患者是卒中高危人群,是卒中防治工作的重要目标人群。既往研究提示卒中防治知识的正确认知可明显减少卒中就诊延误、提高卒中救治效率。目前有关糖尿病患者卒中防治知识认知特点的研究较少。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卒中防治相关知识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6年12月-2017年9月,选择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5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卒中防治相关知识(如卒中的发生部位、常见危险因素、常见警示症状、急救处理、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及可预防性等),以及期望的卒中相关知识获取途径。采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卒中相关知识得分的可能因素。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35份,有效应答率87.0%。结果 调查对象对卒中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为5.3%~80.7%。在可干预卒中危险因素中以高血压知晓率最高〔80.7%(351/43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知晓率最低〔10.3%(45/435)〕;在不可干预因素中以年龄知晓率最高〔65.8%(286/435)〕,种族知晓率最低〔5.3%(23/435)〕。对常见卒中警示症状的知晓率为13.1%~76.8%,以对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的知晓率最高〔76.8%(334/435)〕,对抽搐的知晓率最低〔13.1%(57/435)〕。76.6%(333/435)的调查对象在面临突发卒中症状时选择“拨打120,呼叫救护车”。15.4%(67/435)调查对象知晓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但其中仅43.3%(29/67)能正确回答溶栓时间窗(<4.5 h);57.7%(251/435)的调查对象可正确识别卒中受累部位为脑;64.4%(280/435)调查对象认为卒中可以预防。卒中相关知识期望获取途径的前3位分别为社区医师指导〔74.0%(322/435)〕、专家讲座〔53.8%(234/435)〕和电视〔38.6%(168/435)〕。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有卒中病史或卒中家族史患者对卒中防治知识的知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脑血管病史或卒中家族史及糖尿病病程是调查人群卒中相关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人群的卒中防治知识水平不足,尤其是低文化程度、低收入、无脑血管病史、新发糖尿病人群更为明显。社区医师指导的卒中健康教育活动可能是改善糖尿病人群卒中防治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源CT扫描时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结合CT肺动脉造影(CTPA)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急性肺栓塞患者12例,应用双源CT进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先行CTPA,再用双能量扫描模式行肺灌注扫描,得出肺灌注图像及两种能量状态的融合图像,将CTPA上所示段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的位置、数目、类型与DEPI中肺灌注位置、数目、形态进行对比。结果当段、亚段肺血管为完全充盈缺损时,相应的肺灌注图像主要是肺段或亚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分别占84.4%(16支血管,7例)和63.6%(7支血管,5例)。而当部分充盈缺损时,肺灌注图像以不均匀灌注缺损为主,16%表现为无灌注缺损;相反,4个肺段区显示灌注缺损,而CTPA未见异常。结论双源CT肺灌注成像表现与CTPA上肺动脉栓塞程度、部位有关,两者联合有助于提高急性肺栓塞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4.
5.
右侧隐匿性旁路伴发快慢综合征误装永久心脏起搏器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 ,5 4岁 ,反复心悸 1年 ,并晕厥 2次于 1999年 8月 10日收入院。近一年来患者常感心悸、无明显诱因 ,维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可自行缓解 ,心悸发作时往往伴头昏、黑蒙 ,发生晕厥2次。其前并未服用 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之类的药物。在当地医院住院 ,心电监护中发现心悸发作时呈窄 QRS心动过速 ,心室率达 2 10 bpm,律齐 ,发作终止后出现窦性停搏 ,窦房阻滞 ,RR间歇最长达 5 .3s,而且 RR长间歇连续出现 ,ST段明显下移 ,10~ 2 0 s后恢复窦性心律 ,心室率 6 0~ 70 bpm,ST段恢复正常。当地医院诊为“冠心病 ,病窦综合症”,植入 Medtr…  相似文献   
6.
<正> 心肌缺血以心肌血的供需失衡为其基本病理变化,病因、诊断及治疗等方面仍存不少问题。近年来,有关混合性心肌缺血的新概念,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性和硝酸盐的耐药性令人颇感兴趣,现将这方面的发展和概念总结如下: 心肌缺血的发病机制通常认为,稳定性心绞痛与冠脉的固定性损害有关,不稳定性心绞痛还有多种因素的参与: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和血管痉挛,而变异性心绞痛则多因血管痉挛所致。然而,心肌缺血的发生与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sCD40L对再狭窄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成功接受普通支架置入术的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92例,分别于支架术前,术后1,5,15d和180d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sCD40L。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结果:支架内再狭窄率23.9%(22/92)。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前和术后血清sCD40L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再狭窄患者(P均<0.01);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后高水平sCD40L持续至术后6个月,而无再狭窄患者术后5d则恢复至正常。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术前血清sCD40L>3.96μg/L为截断值,计算术前sCD40L诊断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和阳性似然比分别为72.7%、90%、69.6%、91.3%、85.9%和7.27。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校正混杂因素后,术前sCD40L是术后再狭窄独立预测因子,OR=1.92(95%CI=1.39~2.64,P=0.013)。结论: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前、术后血清sCD40L水平增加提示sCD40L可能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支架术前血清sCD40L是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前sCD40L有可能用于临床支架放置前危险分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尿微量清蛋白(MA)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08例高血压病患者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正常清蛋白尿组和微量清蛋白尿组间hsCRP浓度,并分析MA与hsCRP的关系。结果微量清蛋白尿组患者的收缩压、脉压、纤维蛋白原和hsCRP明显升高。UAER与收缩压、脉压、体重指数(MBI)、血清肌酐(SCr)、纤维蛋白原和hsCRP分别呈正相关(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脉压、血清肌酐和hsCRP与UAER呈独立相关。结论MA是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敏感指标。hs-CRP是MA独立的危险因子,提示炎症反应可能与早期肾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尿微量白蛋白(MA)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108例高血压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hsCRP浓度及其他其生化指标,比较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间hsCRP浓度,并分析MA与hsCRP的关系.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收缩压、脉压、纤维蛋白原和hsCRP明显升高.UAER与收缩压、脉压、体重指数、血清肌酐、纤维蛋白原和hsCRP分别呈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脉压、血清肌酐和hsCRP与UAER呈独立相关.结论 MA是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敏感指标;hsCRP是MA独立的危险因子,提示炎症反应可能与早期肾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