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交锁髓内钉断钉与骨不连的力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断钉和骨不连的力学机理,探讨其临床意义和预防方法。方法:将静力外带锁髓内钉远端的圆形锁孔改为长形锁孔,近端改为尾翼状,在粉碎、横断、斜型骨折模型上测量髓钉与锁钉间的剪力和骨折断端间的压力并与静力固定比较。临床随访、分析86例股骨和胫骨骨折静力交锁钉固定的相关并发症。结果:静力固定必然产生髓钉与锁钉间的剪力,其大小约等于正压力;改良交锁钉消除了髓钉与锁钉间剪力对骨折端的应力遮挡;86例中,骨延迟愈合、骨不愈合和断钉分别为7例(8.14%)、3例(3.49%)、2例(2.34%)。结论:骨不连是应力遮挡和血供障碍的必然结果;钉-钉间剪力、骨不连又是造成断钉的重要原因。预防方法是使用动力交锁内固定。  相似文献   
32.
冲击波治疗投掷伤8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对投掷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门诊治疗86例投掷伤患者,其中肱二头肌损伤36例,肱三头肌损伤19例,三角肌损伤17例,背阔肌损伤14例。采用冲击波骨科治疗机治疗,冲击电压6.0—9.0kV,冲击能量0.030-0.120mJ/mm^2,冲击次数800—2500次,焦点压力6.5—20.5MPa.根据症状缓解情况治疗1-4次,每次间隔2—5d。结果术后随访6-12周,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优37例,良24例,可18例,差7例;有效率91.9%。结论冲击波是治疗投掷伤的一种无痛、快速、高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背景:前期实验证实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不仅孔隙率、孔径、机械强度等性能符合人工骨材料的要求,并且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势,具有明显的促进细胞贴附、增殖作用。 目的:进一步探讨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情况及成骨特点,评价其性能。 方法:将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随机植入成年新西兰白兔1.5 cm的桡骨缺损及一侧臀肌内,并设立不植入任何材料的空白对照组。观察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植入后动物局部反应,检测血钙值;植入后6,8,12,16周取骨缺损处标本作X射线、骨矿含量、大体标本及组织形态学观察,臀肌处标本仅作组织形态学观察,分析不同时期组织反应、骨缺损修复及材料降解情况。 结果与结论: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植入后无明显的局部不良反应,血钙值无明显变化;骨缺损内骨矿含量在植入6~16周内升高幅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X射线、大体标本及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的成骨方式主要是骨传导成骨,至植入后16周时骨缺损基本修复,而空白对照骨缺损断端仅有少量骨修复,形成骨不连;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植入后即开始其降解过程,12周以后材料周围出现较多吞噬有材料颗粒的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16周时仍有部分材料未降解吸收。结果证实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成骨能力,可以在体内逐渐发生生物降解。 关键词:脱钙骨;骨替代材料;聚乳酸;降解;生物相容性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5.003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应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方法 ,处理老年髋臼骨折患者出院后康复过程中的护理问题并归纳整理干预措施,为促进老年髋臼骨折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和科学康复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西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患者122例,针对出院后的护理模式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64例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髋臼骨折术后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应用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方法,对患者在生理领域、健康相关行为领域、社会心理领域及环境领域进行个性化的干预。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后1、3和6个月门诊随访。对护理问题的改善成效评价采用Likert 5分法,从认知、行为、状况3方面来评价;采用Modified Merle D′Aubigne Postel Score量表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并统计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患者的疼痛、神经肌肉功能、身体活动、自我照顾4个护理问题均明显改善(P 0.05);干预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术后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运用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方法,可以在老年髋臼骨折术后院外康复的关键时期改善患者护理问题、加快恢复关节功能,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要求,明显提高老年髋臼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清理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镜下选择性、有限化微创清理术。手术内容包括刨削或射频汽化增生的炎性滑膜组织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oss Ligment)磨损、游离体取出、软骨打磨成形、增生髁间棘切除、部分骨赘切除、半月板部分切除、髁间窝成形。结果随诊45例。平均18个月(6-24月),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关节功能改善。结论关节镜微创清理术可有效缓解OA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并测试其相关性能。方法将脱钙骨、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B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制备的材料进行比较。结果研制的BPCB材料孔隙率为55.20%、孔径为227.33μm、压缩强度为5.52MPa、弯曲强度为19.61MPa。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相比,模压增强法制备的材料强度更高。结论BPCB材料的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均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的直接诱导作用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IL-8表达的影响及通过核因子KB(NF-κB)的调控机理。方法 肺微血管内皮(PMVEC)细胞生长至80%以上融合度时用于实验。加入LPS以100ng/ml浓度刺激细胞分别至0、0.5、1、2、4、6、8h,或LPS分别以1ng/ml、10ng/ml、100ng/ml刺激细胞至1h或6h为检测时相点,每组6个标本。至预定时相点离心收集培养液上清,行IL-8 ELISA检。用原位杂交试验检测培养液上清中分泌的IL-8及  相似文献   
40.
目的:脱钙骨和聚乳酸都是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骨替代材料,观察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的体外相容性。 方法:实验于2004-05/2006-12在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完成。①材料制备:将人成骨细胞与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薄片复合培养。实验分为两组,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组和盖玻片组。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组每孔中加入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薄片1片,盖玻片组加入盖玻片1片。②实验评估:相差显微镜逐日观察成骨细胞的生长及贴附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接种后第2,4,6,8天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及附着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法分析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对成骨细胞生长及增殖的影响。 结果:①成骨细胞的生长及贴附:细胞接种24h后,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组和盖玻片组成骨细胞均完全贴壁。培养第2天,两组均开始出现细胞增殖;培养第4天,两组的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多,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周围的细胞继续保持数量上的优势;培养第6天,两组的细胞数量均迅速增多,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周围和培养孔周缘的细胞已连接成片;培养第8天,两组整个培养孔内的细胞均汇合成片,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别。②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及附着: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附着于材料表面和孔隙的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并向孔隙内部长入,细胞形态以多角形为主。③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对人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除接种第2天外,各时间点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组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盖玻片组(P〈0.01)。结论: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在体外能明显促进人成骨细胞的贴附和增殖,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