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0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 毫秒
261.
目的系统评价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NKI、VIP、CBM、Wan Fang Data、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查找有关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RCT试验,检索时限为2000年4月(临床应用)—2014年11月。由两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采用RevMan5.3进行系统评价。评价指标:临床疗效、平均心率、最低心率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患者453例。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3个RCT表明参仙升脉口服液可明显提高窦性心动过缓临床疗效;分别有4个、1个、3个RCT显示参仙升脉口服液可显著提升患者动态心电图中平均心率、24h总心率数、最低心率;1个RCT显示参仙升脉口服液组显著缩短心电图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与窦房传导时间(SACT);1个RCT未发现参仙升脉口服液组心电图PR间期和QRS波时限的差异。各研究中不良事件及安全性指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可能对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临床疗效提高、心率提升等有效安全。但由于纳入试验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期待更多设计合理、方法科学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相似文献   
262.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来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祖细胞(EPCs)血浓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双抗夹心ELISA检测法检测冠心病患者通心络胶囊前后VEGF水平.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冠心病患者服药前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培养7 d后,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进行EPCs鉴定.测定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VEGF和EPCs水平作为对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PCs浓度显著下降(P<0.05);与服用通心络胶囊前相比,服药后VEGF和EPC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具有正向调节冠心病患者VEGF和EPCs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3.
目的探索经皮“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术(PTST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观察PTMTMA和传统心肌化学消融术两种方法无水乙醇注入剂量、术后即刻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下降程度、3个月心脏超声参数改变以及临床随访中主要临床症状的转归变化,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26例患者LVOTPG均下降≥50%;3个月心脏超声室间隔厚度、左房内径、压力阶差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胸痛、胸闷症状明显减轻,“室早”明显减少,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两组无水乙醇注入量无明显差别,临床疗效也无差别。结论PTSTMA是HOCM心肌化学消融术的一种补充方法,近中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64.
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在盐敏感性高血压所致肾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切除小鼠左侧肾脏、皮下包埋醋酸脱氧皮质酮(DOCA)和饮用盐水制备盐敏感性高血压小鼠模型,DOCA-盐高血压小鼠分为模型组和CCR2受体阻断剂组,分别皮下注射溶媒和特异性的CCR2受体阻断剂RS504393,对照组小鼠仅左肾切除和给予正常饮用水。检测动脉收缩压、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8-异构前列腺素排泄量、肌酐清除率、肾小球纤维样硬化指数、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压升高、24 h尿白蛋白和8-异构前列腺素排泄量增加、肌酐清除率下降、肾脏有较明显的肾小球纤维样硬化和肾小管间质损害,并伴有明显的单核/巨噬细胞浸润(P<0.05)。RS504393能显著抑制上述异常变化(P<0.05),使各项肾功能和肾形态学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但RS504393对血压无影响。结论 CCR2受体阻断剂可抑制DOCA-盐高血压所致肾脏损害,CCR2受体介导的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在盐敏感性高血压诱导的肾脏损害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5.
临床实习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而带教老师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师承作为带教方式的一种,是独具特色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贯穿于研究生整个学习期间。尤其对于中医内科研究生来说,师承无疑对学习名老中医临床思维、学术经验至关重要。要发挥师承在研究生生涯中的作用,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一名心内科中医临床大夫,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66.
系统评价不同中成药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进行用药排序。全面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建库至2022年10月9日涉及中成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对纳入RCT使用R软件gemtc及rjags包进行网状Meta分析。共纳入74篇RCTs, 7 192例患者,涉及11种不同中成药(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芪苈强心胶囊、麝香保心丸、血脂康胶囊、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心脉隆注射液、养心氏片、芪参益气滴丸、益心舒胶囊)。网状Meta分析疗效评价结果显示,(1)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注射剂优选心脉隆注射液+常规西医,口服药选用麝香保心丸+常规西医、芪参益气滴丸+常规西医、芪苈强心胶囊+常规西医;(2)改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流速的比值(E/A)...  相似文献   
267.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1日有关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得到相关文献,使用RevMan 5.4和Stata 14.0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涉及2 879例病人,其中试验组1 456例,对照组1 423例。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29,95%CI(1.25,1.34),P<0.001];试验组心率减慢时间[WMD=-3.08,95%CI(-3.66,-2.51),P<0.000 01]、发绀缓解时间[WMD=-2.00,95%CI(-2.72,-1.28),P<0.000 01]、水肿消退时间[WMD=-2.23,95%CI(-2.51,-1.96),P<0.000 01]短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细胞比容[WMD=-17...  相似文献   
268.
中药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等严重心血管不良反应,准确评估风险十分重要。该文介绍了心脏安全药理学评价策略和心脏类器官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和类器官在中药致心律失常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前景。相较于传统动物模型,hiPSCs和类器官模型具有更好的参考性和预测性能,能更准确地模拟人体心脏反应。研究者已成功生成多种心脏组织模型,模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评估中药对心脏的影响。hiPSCs模型通过将成人细胞重新编程为多能干细胞,再分化为心脏细胞,可以获得个体化的心脏组织,更准确反映个体差异和药物反应。这为中药心脏毒性风险评估提供了指导。综合心脏类器官模型和心脏安全药理学策略,如心电活动监测和离子通道功能评估,可全面评估中药对心脏的影响。此外,结合CiPA方法,即全面体外心律失常评估策略,可提高评估准确性。将CiPA方法应用于中药研究,揭示潜在风险,为中医药临床应用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综上,心脏类器官模型和心脏安全药理学评价策略为中药心脏毒性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工具。结合hiPSCs模型、综合评估方法和CiPA策略,可准确评估中药对心律失常的风险,为中医药临床安全用药和产业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269.
<正>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全世界约2 600万人被影响[1]。研究发现,1年内心衰患者的病死率男性为43%,女性为36%,5年内心衰患者病死率男性为75%,女性为62%[2]。因此,心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健康威胁,其预测研究也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心衰患者需要进行持续监测和调节,国内外多年实践证明,早预警、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和预防心衰逐渐成为专业指南中强调的策略[3-5]。临床预测模型(clinical prediction models,CPMs)是一种针对患者发病风险的预估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