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自1991年以来,我们对进入ICU治疗的18例重症胰腺炎,其中的16例(A组)行胃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TEN)支持,并与1984~1991年间按传统方法补液的20例(B组)重症胰腺炎进行比较,尽管两组的病情严重程度一致,但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  相似文献   
22.
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塞、心跳骤停两次达140分钟抢救成功一例报告青海省人民医院麻醉科马四清,吴灵慧患者,男,56岁,住院号376963,因上腹部疼痛半年住院。查体:体型偏肥胖、血压不高,物理检查除剑下压痛未发现异常体征,胃镜提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化验...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病人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1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在抢救中接受肺动脉漂浮导管的临床监测,将其结果与病人的转归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在给予容量复苏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呈明显高动力状态。其主要参数变化为心脏指数增加和体循环阻力下降。这两项变化在生存组和死亡组是一致的。但在抢救后的第3天,生存组心脏指数逐渐降至正常,降低的体循环阻力指数逐渐回升;而死亡组则无任何变化。结论:心脏指数的增加与体循环阻力下降有关。因此,改善组织灌注和逆转血管瘫痪状态是决定抢救成败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联合低热量肠外营养(PN)疗法对多器官衰竭(MOF)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多器官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PN) 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剂量为8u/d,皮下注射;对照组20例,只采用PN治疗,连续7天。监测所有病人的相关指标。结果所有病人在治疗前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免疫指标均明显降低,处于负氮平衡。应用rhGH后治疗组病人第8日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负氮平衡得到纠正(P<0.05),而对照组病人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P>0.05),仍处于负氮平衡(P>0.05);治疗组IgA、IgM、IgG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1),而对照组仅IgG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患者有6例(30%)出现血糖升高,而对照组仅有4例(20%),至15天时对照组病死率为45%,而治疗组仅为15%(P<0.01)。结论合理使用rhGH PN疗法,能有效纠正MOF病人的营养代谢障碍,增强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6.
23例西宁地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临床分析马四清孙东明曹梅香严宪才本文获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第2届全国中青年学术会议优秀论文3等奖作者单位:810007西宁市青海省人民医院ICU马四清男30岁主治医师为探讨西宁地区重症急性胰腺炎后发生...  相似文献   
27.
目的:以肺心病急发期氧动力学变化的特征来研究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MODS)的可能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病人行Swan-Ganz导管监测,以热稀释法测定心输出量、计算氧输送(DO2)、氧耗量(V·O2)及氧摄取(O2ext);结果:成活组及死亡组的O2ext均下降,但无明显差异(P>005)。第1天成活组的DO2和V·O2基本在正常范围,二者无相关(γ=0265,P>005),第2~3天时,成活组的DO2和V·O2继续升高,且出现了病理性氧供依赖(γ=0654,P<005),但当DO2超过720ml·min-1·m-2时,V·O2上升缓慢,相关关系消失(γ=01943,P>005),而死亡组无此种变化规律,且DO2与V·O2逐渐下降,与成活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并出现序贯性脏器功能损害。结论:肺心病急发期时O2ext已明显障碍,DO2减低致V·O2下降可能是导致MODS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高原特殊低氧环境,在高原(尤其海拔>4000m)易发生急性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如不及时治疗,预后极差。我们在格尔木市人民医院(海拔2820m)对8例急性高原肺水肿进行了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8例急性高原肺水肿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高原医学学术研讨会推荐的诊断标准[1]。其中5例合并高原脑水肿。年龄27~45岁,平均年龄(35±7)岁。均为汉族。发病时海拔高度在4200~4800m,其中7例是由平原地区5d内直接进入海拔4200m以上地区,1例是当地居民。8例均于进入高海拔地区72h内发病。(2)方法:患者经常规处理后均经右侧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29.
微循环作为循环系统的组成成分,承担着血液分配、物质交换等重要功能,由于微循环的特殊功能,对微循环的研究一直是医学的热点和难点。感染性休克是由各种严重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失控的结果,是导致重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性休克时除了用宏观的血流动力学和氧耗量指标来判断休克的严重程度外,更应该认识到微循环参数的重要性。高海拔缺氧环境下,不论是正常人或感染性休克时,微循环可能有其独特的变化特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不但应注重原发病,更应改善宏循环和微循环,保证组织器官足够的氧供。积极有效的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目标导向可能是改善微循环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高原肺水肿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动力学变化特点及治疗。方法 采用右心漂浮导管及热稀释法,对8例高原肺水肿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了氧动力学监测,并提出治疗方法。结果 监测开始时,右房压(RAP)、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肺内分流(Qs/Qt)明显增加,心输出指数(CI)、氧输送(DO2)、氧耗量(VO2 )、氧摄取(O2ext)、氧和指数(PaO2/FiO2)明显减低;监测结束时,RAPP、mPAP、PVRI、Qs/Qt明显减低(P<0.05),而CI、DO2、VO2、O2ext、PaO2/FiO2明显增加(P<0.05),8例患者全部存活。结论 高原肺水肿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氧动力学已发生明显紊乱,病情危重,治疗的关键是早期机械通气,提高养输送,改善组织氧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