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生率及死亡率高.早期不易发现,当就诊时多数已属于晚期,治疗效果较差,预防CRC的发生尤为重要.近几年关于CRC预防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结合最新国内外文献,本文将主要对CRC一级预防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22.
背景:骨桥蛋白(OPN)是一种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参与细胞信号转导,促进细胞黏附和迁移。近年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浆OPN水平升高,患者结肠黏膜中可检出OPN表达。目的:了解OPN在IBD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化半定量方法检测53例溃疡性结肠炎(UC)、62例克罗恩病(CD)和15例源自结肠腺瘤患者的正常结肠组织标本中OPN的表达。结果:OPN广泛表达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渗出细胞。UC组和CD组结肠上皮细胞的OPN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11.84±0.98和10.04±1.37对12.64±1.45,P〈0.05),结肠黏膜固有层渗出细胞的OPN阳性细胞百分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20.31%±4.50%和12.69%±3.06%对3.85%±0.66%,P〈0.001)。UC和C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结肠上皮细胞和固有层渗出细胞中的OPN表达量均无相关性。结论:OPN在IBD患者结肠黏膜上皮和同有层中的表达不一致,结肠上皮细胞中OPN表达下调可能与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有关,而黏膜固有层渗出细胞中OPN表达上调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DSBC)是临床常见的问题,针对1例DSBC患者,通过检索当前最佳证据,为临床合理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全面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ACP online、NGC(1998~2010.6)、PubMed(1950~2010.6)及CBM(1994~2010.6),查找与ERCP及DSBC有关的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并对所获得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8篇文献。当前证据表明,预切开术可提高DSBC患者插管成功率,对有经验的内镜医生而言安全有效,并能减少操作时间;胰管占据技术较预切开容易掌握,可提高插管成功率;但上述两种方法均有可能增加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根据以上证据,结合内镜医生的经验和患者及家属的愿望,我们为该例患者实施了针状刀预切开术,再行选择性胆管插管获得成功。结论当前证据显示,预切开和胰管占据均可提高DSBC的插管成功率,但应用时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内镜医生的经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空肠通透性的影响。方法54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8)、TBI组(n:18)、TBI+拉贝洛尔组(n=18);每组伤后3、6、12h时间点各分为3个亚组(13=6),参照Feeney’s方法建立大鼠TBI模型。在各时间点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行大鼠活体内空肠通透性评价,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测定血浆肾上腺素、肠道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肠黏膜组织形态变化。结果TBI组大鼠在建模后各时间点血浆肾上腺素水平、肠道TNF—a.水平和肠道通透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TBI+拉贝洛尔组大鼠血浆肾上腺素水平和肠道TNF-a水平在建模后各时间点较TBI组大鼠明显降低(P〈0.01,P〈0.05),建模后6、12hTBI+拉贝洛尔组大鼠的肠道通透性较TBI组降低(P〈0.05)。结论拉贝洛尔能降低大鼠TBI后空肠通透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25.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缺血性肠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肠道血流不能满足代谢需要导致大肠的特定肠段非感染性的炎症。IC病因多样,小血管病变、休克导致的全身血流灌注不足、缩血管药物的使用、腹部血管手术、便秘等可导致IC。老年人高发,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数患者表现为急性的痉挛性腹痛、腹泻、排便急迫感和便血。结肠镜及活检病理检查在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大多数患者为一过性的非坏疽型的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即可痊愈。但部分患者重度缺血出现结肠全层坏死、穿孔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26.
腹膜假性粘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是一种少见的疾病,献认为多为继发性病变。笔曾收治1例原发性PMP。现报道如下,并结合本例做献复习。  相似文献   
27.
缺血性结肠炎内镜特征及与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结肠黏膜供血相对或绝对不足而致的结肠缺血性疾病,易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严重者可致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及感染中毒性休克.由于本病在临床上较少见,早期不易被发现.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近年来对本病的认识逐渐深入,病例报道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28.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发病情况及有关因素。方法:对44例肝硬化并发SBP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并发 SBP的发生率为 10. 16%,致病菌以 G-菌多见。结论:肝硬化并发SBP 临床特点是起病不典型,腹水进行性增加。腹水细胞计数和/或细菌培养是 SBP的诊断依据。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可防止肝硬化腹水发生SBP。  相似文献   
29.
克罗恩病临床特征与处理对策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分析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随访其预后,评价目前的处理对策。方法 按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收集2002年~2007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的CD住院病例,随访治疗情况和预后。结果 共纳入66例CD患者,男女比例2.47∶1,年龄12岁~76岁,平均(32 ± 17)岁。临床表现中胃肠道症状以腹痛的最多(80.3%),其次为腹泻(54.6%)和瘘管形成(31.8%),全身表现以发热(80.3%)和营养障碍多见。60.6%患者发生并发症,34.8%患者发生一种以上并发症。7.6%患者有肠外表现。86.4%为活动期患者,以回结肠受累为主(57.6%)。与静止期患者相比,活动期患者有明显腹痛(P=0.011)、便血(P=0.008)、发热(P=0.001)、贫血(P=0.020)、体重过低(P=0.010)和CRP增高(P=0.033)等表现。诱导缓解治疗药物主要为单纯氨基水杨酸制剂(33.3%),氨基水杨酸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36.4%),或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7.6%)。经内科治疗6.8%患者临床缓解,62.7%有效,28.8%无效,1.7%死亡,55.9%复发。21.2%行手术治疗。42.4%患者既往有手术病史,9.1%多次手术治疗。结论 CD活动期患者并发症多,肠外表现少,异型增生率低,癌变率低,手术率较高,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30.
脂联素(Adiponectin,AP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激素蛋白,具有维持机体代谢平衡、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