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5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208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301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375篇
口腔科学   89篇
临床医学   881篇
内科学   604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185篇
特种医学   2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6篇
外科学   562篇
综合类   2250篇
预防医学   875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765篇
  6篇
中国医学   1043篇
肿瘤学   168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4篇
  1965年   20篇
  1964年   8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探究卡马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成人癫痫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骨密度的影响。方法92例成人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左乙拉西坦组与卡马西平组,各46例。左乙拉西坦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卡马西平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认知功能[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评分、骨密度(腰椎、股骨大转子、股骨颈)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VIQ、PIQ、FI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且左乙拉西坦组患者VIQ评分(101.2±3.1)分、PIQ评分(108.1±2.3)分、FIQ评分(105.2±1.8)分均明显高于卡马西平组的(95.1±2.8)、(94.1±2.0)、(93.5±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卡马西平组患者腰椎、股骨大转子、股骨颈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乙拉西坦组治疗6个月后腰椎、股骨大转子、股骨颈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与卡马西平治疗成人癫痫,左乙拉西坦更能明显提升患者认知功能,且对患者骨密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23.
该文报道2例由SLC6A8基因变异导致的脑肌酸缺乏综合征Ⅰ型(CCDS1)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2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岁10个月、8岁11个月,主要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落后、抽搐。均有一哥哥出现类似症状,患儿1母亲轻度智力低下。经家系基因分析发现X染色体上SLC6A8基因分别存在c.200G > A(p.Gly67Asp)和c.626_627delCT(p.Pro209Argfs*87)变异,变异均来自患儿母亲。这2个变异分别评级为可能致病性变异、致病性变异,既往未见文献报道。该研究拓展了SLC6A8基因突变谱,对精神运动发育落后、癫痫的男性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临床孤立综合征(CIS)患者急性期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等10 种细胞因子 水平对疾病复发和转归为多发性硬化(MS)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 年1 月至2017 年 8 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住院的急性期CIS 患者33 例,其中男9 例,女24 例,中位入组年 龄35 岁。使用Luminex 液相芯片法检测脑脊液细胞因子白介素(IL)-6、IL-4、IL-2、IL-10、IL-13、IL-17A、 IL-21、IL-23、干扰素γ(IFN-γ)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 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记录其复发、转归为MS 的情况。比较复发及未复发者脑脊液细胞因子的差异。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Cox 回归模型分析脑脊液细胞因子对CIS 患者复发及转归为MS 的预 测价值。结果 入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0.7~39.9 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3.4(17.6,29.1)个月。11 例(33.3%) 患者在随访期出现临床复发,其中4 例诊断为MS。另有2 例患者虽然未出现临床复发,但随访MR 发现 新发病灶最终诊断为MS。复发的CIS 患者首次发病时脑脊液IL-6 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的CIS 患者[1.9 (1.4,7.9)ng/L 比1.1(0.9,1.5)ng/L;Z=-2.904,P=0.003]。ROC 曲线分析显示,IL-6 在判断复发时最佳临界 值为1.37 ng/L。单因素Cox 回归结果显示,脑脊液IL-6 > 1.37 ng/L 不能预测CIS 复发(HR=1.54,95%CI: 0.40~5.92,P=0.533)。转归为MS 和未转归为MS 的CIS 患者首次发病急性期脑脊液IL-6 等10 种细胞因 子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本研究所观察的脑脊液IL-6 等10 种细胞因子可能不是 预测CIS 患者复发或转归为MS 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初步建立余甘子生品及盐制品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没食子酸和槲皮素的含量;对10批次余甘子生品及盐制品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没食子酸和槲皮素进行含量测定,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建议余甘子生品饮片中水分不得过10.0%、总灰分不得过3.7%、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0.26%、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39%、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39%、没食子酸不得少于2.0%、槲皮素不得少于0.03%;盐制品饮片中水分不得过8.2%、总灰分不得过7.2%、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0.3%、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38.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34.0%、没食子酸不得少于2.0%、槲皮素不得少于0.03%。结论初步建立了余甘子生品及盐制品量化质控标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索Ⅲ~Ⅳ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差异蛋白,同时筛选不同中医证型的血清差异蛋白。方法:收集Ⅲ~Ⅳ期DN患者70例(气阴两虚证19例,脾肾气虚证18例,血瘀证16例,湿热证17例),同时选择健康受试者35例(健康对照组),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各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并对差异蛋白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 DN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共有9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质荷比(M/Z)分别为2042.57、3291.28、4986.15、5312.69、5564.09、9861.47、10786.53、13392.89、17395.27;2)气阴两虚证与脾肾气虚证之间共有4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M/Z分别为2994.77、4986.15、7937.25、2758.91;3)气阴两虚证与血瘀证之间共有4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M/Z分别为4986.15、16982.62、6819.69、9947.36;4)气阴两虚证与湿热证之间共有3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M/Z分别为4986.15、11741.33、7001.54;5)脾肾气虚证与血瘀证之间共有3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M/Z分别为3448.22、8063.43、9787.21;6)脾肾气虚证与湿热证之间共有5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M/Z分别为2144.34、3992.01、8871.35、10568.32、14643.47;7)血瘀证与湿热证之间共有6个蛋白峰存在显著差异,M/Z分别为4233.15、5771.32、5987.18、8496.76、6651.25、13551.94。结论:Ⅲ~Ⅳ期DN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蛋白表达存在差异,该差异或可作为相关临床诊断的标志物,对探索DN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能够找到差异血清蛋白,可能反映"证"的实质内涵,对今后建立诊断决策模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筛选荔枝草治疗急性咽炎的有效部位,研究治疗急性咽炎的作用机制,为荔枝草资源的药食两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筛选荔枝草抗炎有效部位,采用氨水刺激喉部法建立大鼠急性咽炎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ELISA双抗夹心检测、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咽部组织蛋白表达研究乙酸乙酯部位对大鼠急性咽炎的治疗效果。结果 荔枝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氨水刺激建立的急性咽炎模型符合急性咽炎动物模型特征,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可显著改善急性咽炎大鼠的咽部病理形态学表现。不同剂量治疗组大鼠血清及咽部组织中IL-1β、IL-6及TNF-α炎性因子数量均下降,高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荔枝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可明显增加大鼠咽部组织IκBα蛋白表达,降低NF-κBp65蛋白表达。结论 荔枝草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对急性咽炎具有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咽部炎症病理改变的发生,能调节血液中炎症因子、抑制NF-κB表达和IκBα解离有关。  相似文献   
28.
<正>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在本院至今已使用5年多,其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而且保养维护方便,故障率极低,该仪器主要由采样单元、白细胞(WBC)检测单元、红细胞(RBC)检测单元、压力单元、水路单元等组成。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能提供24个参数报告,采用半导体激光器,通过鞘液机制包裹细胞,以流式细胞原理分析细胞使细胞计数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有了进一步提高;通过核酸荧光染色对有核细胞进行染色分类,有效地对疑问细胞进行提示;采用经典的小孔阻抗计数法分析红细胞和血小板,分析血红蛋白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LS)血红蛋白检测法,此方法汇集了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和氧合血红蛋白法两种方法的优点~([1])。现针对仪器各系统出现的故障具体介绍如下。1采样单元及故障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3-10诊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股骨粗隆间骨折157例,按照内固定失效与否分为A(内固定失效组)、B(内固定成功组)2组。观察指标:外侧壁厚度、外侧壁分型、尖顶距(TAD)、螺旋刀片头所在区域、正侧位X线片上远近端皮质对位差。结果 157例获得平均14.6(12~18)个月随访,24例(15.3%)出现内固定失效。11例髋内翻,2例退钉,2例内固定切割,18例复位丢失,4例股骨颈短缩。A组外侧壁厚度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AD30 mm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86,P=0.003)。2组螺旋刀片头所在区域及正侧位X线片上远近端皮质对位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Ⅱ、Ⅲ型外侧壁骨折占87.5%,而B组仅为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305,P=0.001)。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股骨近端外侧壁的厚度过小,Ⅱ、Ⅲ型不稳定外侧壁骨折,以及TAD30 mm可能是发生内固定失效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GC)后骨密度(BMD)及骨钙素(OC)的变化。方法 20例正常对照为A组,将7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分为四组,B组(2 -6个月)19例、C组(7 - 12 个月)21例、D组(13 - 18个月)17例、E组(超过18个月)16例,所有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测定骨密度,检测血骨钙素水平。结果①A-E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无统计学差异,B-E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的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②B组腰椎L1骨密度较A组减少(P < 0. 05),C组腰椎L1-L4骨密度较A组减少(腰椎L1、L3,P <0.01;腰椎 L2、L4,P <0. 05),D组腰椎L1-L4、股骨颈、大粗隆骨密度较A组减少(腰椎L1-L4、大粗隆,P <0. 01;股骨颈,P <0.05),E组各部位骨密度均较A组减少(腰椎L1-L4,P <0. 01;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粗隆,P<0. 05);③B组、C组骨钙素水平较A组降低(P <0. 05),D组、E组骨钙素水平较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单纯钙剂组及不规律或未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组的各部位骨密度均较规律应用钙剂+活性维生素D组减少(P <0.05),不规律或未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组与单纯钙剂组比较,仅大粗隆骨密度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早期发生血骨钙素降低,长期应用可致骨密度减少,腰椎骨密度减少最为显著,钙剂联合活性维生素D治疗可防治糖皮质激素相关性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